本朝的科举在前朝的基础上做过一些改良。
秋闱第一场考的是四书五经,一共多道题,每道题的题干都随机选自四书五经中的某篇某段。如果对四书五经不熟悉,或考试时过于紧张以至于半天想不起题干的具体出处,那想要在第一场中获得好的评价,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虽然四书五经的内容十分庞大,但那也是有限的。从童子试到殿试,科考出题都离不开四书五经。后来的考官想要出一些前人没有出过的题,便很有难度。以至于前朝有阵子竟然流行过截搭题,就是从四书五经中选择两句完全不相干的话凑在一起组成一个题目。上半句可能出自《孟子》,说驱虎豹犀象而远之;下半句就可能出自《诗经》了,说穆穆文王。这是一句赞美文王的话。
考生答题的时候,需要把这两句毫不相干的话联系到一起去。
这不是难为人吗?
到了本朝,早期也出过截搭题。后来还是太祖看不下去了。朝廷科举是为了选人才的,靠这种截搭题能选出什么人才?不否认能做出截搭题的人,他们对四书五经非常精通,还很有急智。但朝廷需要的是大量能办实事的人才啊!
太祖不顾某些人的反对,强硬地改了规矩,截搭题就不多见了。
偶尔还是会有。但这种“截搭”往往都是精心安排的,上下两句话虽然出自不同的书籍、不同的段落,但是两句之间可以产生递进或者语意相反的联系。
沈昱拿到卷子后,习惯性地先把卷子从头到尾浏览了一遍。一共四道题,前三题都是写“文”,最后一题写“诗”。很好,每道题的出处都已经了然于心了。
第一题很有意思,竟然是个上下有关联的截搭题。
题目是:二吾犹不足,定于一。
这题乍一看很好理解,翻作白话文是:二,我仍觉得不足,安定于一。
表面的意思很好懂,但光读懂这两句话的表面意思根本没用啊,如果对四书五经不了解,考生连这道题究竟在考什么都不知道!但沈昱几乎是一眼扫过去就知道了它们的出处。“二吾犹不足”出自《论语》。“定于一”出自《孟子》。
前一句的大概语境是,鲁哀公问有若,饥荒来了,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说那就只抽十一分之一的田税。鲁哀公说,我抽了十分之二,还觉不够。有若就说,民富则君富,民都不富,你跟谁富去?这讲的是轻徭薄赋的主题。
后一句的大概语境是,孟子见梁襄王,梁襄王问天下如何才能安定,孟子说天下一统才能安定。那么谁才能一统天下呢?孟子又说,不好杀人的君王才能一统天下。孟子随后还用了旱天的禾苗为比喻,强调君王不嗜杀,民意就挡不住,老百姓跟随那位君王就如同水向下奔流一样势不可挡。这讲的是仁政。
一旦知道上下两句的出处,这个题目就很好理解了。轻徭薄赋、与民生息也是仁政的一种。唯有君王心怀仁心,天下才能安定。如果和时事联系上,本朝几代君王确实一直在施行仁政,今上登基后,在徭役税赋方面一直很谨慎。
因此,顺着这个题去写一篇“歌功颂德”的文,赞扬朝堂的诸多举措,歌颂皇上的仁心,这是觉得不会出错的。只要文采好,基本上这道题就彻底稳了。
但是,如果往深了想,本朝开国至今已有八十多年,“定于一”这个目标按说早已经实现了。天下早就一统了啊!这会儿再去强调定于一好像有点多余。
那么,这个定于一就要做引申意讲,是“天下归心”的意思。是政治上的中央集权,是经济上的利出一孔,是思想上的高度统一,是政令、法律的统一。
顺着这个方向写下去,文章的立意一下子就深了!
沈昱作为沈丞相的孙子,天然就站在了清流一派上。
让他去写通篇歌功颂德的文,没问题,他能写;但这样一来就担不起“清流未来领头人”的身份了!若是加深立意,没问题,他也能写;但这样一来又容易表达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如果主考官和其余的考官们都不喜这种主张,觉得年轻人性情桀骜、主张太过锋利,那么沈昱这次肯定拿不到什么好的名次。
“音奴为我忙前忙后,我若不奋力考出一个解元,都没脸见他了。”沈昱在心里这般想着,脸上却没什么紧张的情绪,眼中还含着怎么都消不去的笑意。
主考官的心意如何,实在不必在意。
小侯爷的心意才是最重要的。
世家对于今上来说始终如鲠在喉。出了余孽“第三子”的事情后,今上肯定会加快速度对付世家,舆论上应该很快会出现相关的导向……本届乡试说不定就是这场舆论的开端。沈昱愿意去做一枚“棋子”,为朝廷开启这场舆论之战。
“天下归心”的障碍是什么?是世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