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你说我从军怎么样?”
春华不敢回答,他知道,世子也不需要他回答。
现在朝廷内忧外患,皇上自从登基,就没有过一个好消息,天灾人祸并行,各地诸侯纷纷起义,现在从军,立军功,无疑是积攒势力的最佳方式,而且李家有老侯爷的威望,李宴青从军,本身就有优势,从前不过是夫人不允许世子以身犯险,军功确实让人升迁快,可是那也是拿命在博。
从前李宴青没有要守护的东西,他可以不急,但是现在,他必须快速强大起来,参军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一阵风吹过,天上的乌云也散开了一条缝,皎洁的月亮在乌云后漏出半张脸,照在李宴青脸上。
张家这边,经过十几天的连夜行走,已经到了安徽境内,快到中原地区了。
庆幸的是,一路都没遇到追自家的人,虽然一直赶路辛苦些,却也还好。
三月的天,已经渐渐暖和了,路两旁的树木都发出了新枝丫,翠嫩嫩的,地上的小草也争先恐后的从地里钻出来,染绿了整片山林。
为了以防万一,张家的车辆并没有走官道,而是走的乡村小路,崎岖难行,故而行进的速度有限。
但是走小路也有走小路的好处,路上几乎没有人,偶尔才能碰到赶牛车出行人,也不担心自家的假路引被发现。
从家里带的干粮和零食已经不多了,路上每路过一个镇子,张家都会进镇里休息一下,在补充一下食物和水,到目前为止,情况都还算不错。
临近中午,车子恰巧走到一片河流和山川中间的平坦草地上,安安见了,就想下来野炊,走了这么久,大家都神经紧绷,也该放松一下了,情绪一直紧绷,人容易生病。
汐娘和李壮对女儿提出的要求就没反对过,问过了张老爷子和张老太太,也都同意在这里休息一下。
“嬷嬷,我们做叫花鸡吧,你看行不行!”安安从车上跳下来,跑去找掌管做饭大权的莫嬷嬷。
“行啊,正好今早我们在村里买了两只鸡,让张青和春生挖坑做灶,我烧点水,先把鸡毛处理一下。”莫嬷嬷是行动派,说做就做。
安排好想吃的,安安叫上谷雨和银杏,三人一起去不远处的山脚下采花。
经过这十几天的熟悉,安安才知道,原来银杏今年才十五岁,比自己还小几个月呢,家里娘亲生自己的时候就过世了,爹娶了后娘,又生了弟弟,自己在家里完全是透明的存在,为了要聘礼银子,在自己十三岁的时候就嫁给了王春生,后来也没回过家。
彼此熟悉了,都以对方的小名互称。
三月的风都是暖的,安安脱去张老太太给缝制的大棉袄,只着了一件棉背心,就到处跑,张老太太时不时的就问一下冷不冷,担心外孙女冻着。
山脚下的草地里,不知名的各色小花热闹的开着,虽没有家中养的花漂亮娇贵,但是别有一番有生命力的美丽。
几人在草地里嬉笑打闹,累了就直接躺地上休息,看湛蓝的天空,和飞过的雄鹰。
大人看着几个孩子嬉笑打闹,自从离家以后低沉的气氛都一扫而空了,充满了活力,好像他们不是为了活命被迫搬家,只是一次简单的远游。
张青和王春生对野外挖灶生火这事特别擅长,小时候调皮,总喜欢背着家长,偷溜出去抓野鸡,然后自己和点泥土,给鸡包起来用火烤上,即使没有任何调料,也是极其美味的一餐。
两人拿着铁锹,几下子就挖好了一个坑,再稍加修整,用泥土和石块垒起来,刚好把铁锅放上,还要留一个通气孔,一个简单方便的灶台就做好了,等泥干一些,就可以用了。
弄完灶台,张青和王春生一起过去找李壮,李壮在河里用制作的简易叉子在叉鱼,两人来一起帮忙。
莫嬷嬷这边,把鸡毛处理干净,用调料给鸡身上裹上一层,再用棉布缠好,最后将刚才挖的黄土和成的黄泥包在布上,确认没有遗漏的地方,就可以放进坑里烤了。
张老太太和汐娘在准备其他的菜,用河里的水把米淘洗干净,装在陶罐里放火上蒸煮。
再洗些肉和菜干,一起放铁锅里炖煮,一顿饭就做好了,手里菜有限,能保证大家都吃饱就不错了。
等李壮几个人回来的时候,竟然还真让他们捉到了两条鱼,每只能有二斤左右,莫嬷嬷直接处理好了,这顿饭又加了鱼汤。
做好饭,阿泽叫安安几人回来吃饭,安安三人也挖了点野菜加餐,有鸡有鱼,还有肉和青菜,竟是不错的一顿饭。
众人吃饱喝足,原地休整,今天也不急着赶路,晚上就在这里过夜。
难得的惬意时光,每个人都很享受。
半夜时,张青在外边火堆旁坐着,他负责守头半夜,女眷在马车里睡觉,男人在火堆旁盖着被子睡,后半夜李壮会起来替换张青。
变故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今晚的月亮很圆,视线好,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张青起来撒尿时,看到后边隐隐绰绰的有四五个人的样子,也没拿火把,在往自己这边跑来。
出门在外,遇到陌生人是比遇到野兽更凶险的事。
顾不得解决内急,赶紧回来把李壮和王春生都摇起来,把发现的情况说了,几人都顿时清醒,回车里把其他人也都叫醒,连同阿泽在内,男人都拿出准备好的长刀,站在地上等那几个人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