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争霸全世界q群群号 > 第173章 英美矛盾(第2页)

第173章 英美矛盾(第2页)

相比俄国20多万吨的钢产量,大汉的钢产量受到铁路、战争刺激,不断扩张,去年达到80万,今年铁定超过100万。工业技术虽然可以无限复制,但产能最终还是受到劳动力制约。钢厂可以不断兴建高炉,可铁矿呢,煤矿呢,这些都需要劳动力,在劳动力供应上,大汉恰好有无可匹敌的优势。所以比任何其他国家都更有扩张的潜力,遇到合适的时机,疯狂扩大规模。

这场战争再打两年,大汉估计就能赶英超美了。

建宁七年年中,连英德也撑不住了,给大汉下了一些军事订单。德国人力资源比法国丰富的多,但也只有4000多万人,义务兵役制把青壮年都抽调去打仗了,谁去挖煤,谁去挖铁?产能虽然在扩大,更多是压榨原本的生产力,工人没日没夜的加班而已。

英国人甚至不如德国,人力资源此时还比不上法国,煤铁资源倒是丰富,还有殖民地的产能供应。但英国承担的也多,不但要装备已经超过百万的英国大军,还要向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军队提供武器装备。他们还要建造战舰,继续维持海军优势。

这反而缓和了跟大汉和没美国的矛盾,因为美国的钢铁、军火有了新的市场,英镑比法郎更好赚啊。

到了年底,这场战争形势开始发生变化。各国都摸索出了突破堑壕的办法,大规模使用胡蒂尔战术,集中火炮攻击一点,掩护精锐部队进行突破。但是武器弹药的消耗也更大了,有大汉在背后支撑的俄国反而展露了优势。因为俄军以前庞大的常备军数量,让他拥有比其他国家更多的精锐突击力量。这一点上,义务兵是不可能跟职业兵相比的。

俄国一边对登陆的英军采取防守姿态,一边猛攻薄弱点奥匈军队。选择奥匈作为突破口而不是其他,是有原因的。进攻奥匈,俄国可以两面夹击,一面从俄属波兰,一路从保加利亚方向。如果进攻另一个薄弱点奥斯曼帝国,进攻方向就得调整到亚洲,不利于结束这场欧战。

俄国的意图是,先打爆奥匈,逼奥匈退出战争,这样法俄对德国形成夹击之势,德国必然选择停战。英国独木难支,只能接受俄国成功控制保加利亚甚至更进一步,彻底控制海峡的局面。

法国人为了配合俄国,在西线开始发动大规模反击,牵制德军兵力,不让德军增援奥匈帝国。

各方似乎都看出,今年就会分出胜负,纷纷想尽各种方法发力。英国不断从殖民地武装军队,澳大利亚、新西兰几乎大半青壮都进入了军队,加拿大也有三分之一从军。英军总兵力达到了300万人,一次一次尝试突破俄国建立的多瑙河防线。

法军榨干了人力,也只有250万军队,德军稍强武装了400万人。

俄军最恐怖,成功武装了600万人。

俄国自己是不可能有这个实力的,但法国以越南殖民地作抵押给俄国提供了财政担保,法国无限制支持俄国的扩军计划,因为法国自己实在是扩不动了,现在只期盼俄国这台蒸汽压路机能狠狠压过匈牙利平原,攻陷维也纳。

法俄的计划实现了一半,俄国压路机确实成功开进了匈牙利平原,却没能碾压维也纳。因为就在奥匈崩溃之前,德军不得不紧急增员。持续进行旋转门攻势,一再扑向法国北方的德军被削弱了。施里芬计划宣布破产。

结束战斗的希望破灭,双方军队的士气都到了濒临崩溃的阶段,此时链条从最细的部分断裂。

不是俄国。

而是奥斯曼帝国,前线的奥斯曼青年军官们发动了兵变,调转枪口返回伊斯坦布尔,建立了青年革命政权,宣布退出战争。

第二个崩溃的是保加利亚,保加利亚的军队是俄国一手训练的,军官都毕业于俄国。军队中充满亲俄情绪,虽然因政治原因,这次站在俄国对立面,可军队中的亲俄派实力强大,终于有几个师阵前倒戈。

保加利亚军队的倒戈虽然规模不大,却造成了巨大的防线漏洞,加上奥斯曼帝国退出,英国在巴尔干的战局呈现崩溃状态。

刚刚在匈牙利受阻的俄军索性大规模撤退,调整方向猛攻英军,英军几乎以崩塌的状态向港口撤退。

战争就此结束,以俄国在保加利亚策划军事政变绑架保加利亚大公开始,又以俄国在保加利亚军队中策划军事政变,突破英军防线结束。

当溃败的英军上百万人沦为俄军俘虏,士气完全丧失的残余部队收缩在港口等待撤退之时,终于通过中立国瑞士,提出停战建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