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计,帮我称五十斤白面,五十斤黑面。”付晓晓一进门就吩咐小伙计帮自己拿面。
“来了,这就帮您称。”小伙计麻利的帮付晓晓称好了粮食。付晓晓这边交了钱,小伙计还贴心的帮付晓晓把粮食都搬上牛车放好。两父女午饭都没顾得上吃,就买了几个包子对付了一顿。付老爹也是归心似箭,赶紧回家好让牛歇歇。
一到家父女俩就把石磨先从牛车上搬了下来。付老爹把牛牵回牛棚忙着给牛喂食喂水。
“先喝点水。”王氏见父女俩忙得满头都是汗。回屋拿了些水出来给父女俩喝。
“谢谢,娘,我是真渴了。”付晓晓接过水就喝了一大口。
付老爹喂完了牛也过来喝水。
“事情办得怎么样了?”王氏问道。
“晓晓定的锅三天后再去取,今天刚好有现成的石磨就买回来了。”付老爹回道。
“这石磨太重了,我和爹怕把牛给累坏了,就买了点面回来了。摆摊的事今天就没去问。”付晓晓说道。
“等下次去取锅的时候再问也不迟。”付老爹说道。
“对了晓晓,你让娘给你买的豆子和鸡蛋娘已经给你买来了,你看看够不够。”等付晓晓把买来的面拿到厨房里,王氏终于想起来女儿让自己买东西的事儿了。
“豆子够用些日子了。鸡蛋先用着,过几天再买。”付晓晓见王氏买了这么多豆子很高兴。豆子能做很多东西,等自己有时间了再研究研究做些别的吃食。这大庆朝是有豆腐和豆花卖的,但这豆浆还没见人喝过。
接下来这几天,付老爹照例的每天都去地里除草,自家的田地也得仔细的伺候着,自家的旱田种了粟米,水田种了水稻,现在水稻正是灌浆的时候可不能马虎了,农家人一年的粮食能不能丰收可就要看这时候了。杏花村村民每年的这个时候,家家都得去地里看着。
这几天付家一日三餐都是煎饼果子,终于在全家连着吃了三天的煎饼果子后,付晓晓掌握了面和豆面的比例。付晓晓计划弄两种面糊糊,一种是黑面和豆面调的糊糊,一种是白面和豆面调的糊糊,白面的要比黑面的贵上一文钱,至于价钱黑面的就先定三文钱一个,白面的就定四文钱一个。
“这三文钱会不会太贵,一个烧饼也才两文钱。”王氏怕付晓晓定的价高卖不出去。
“娘,这鸡蛋可是一个煎饼果子里要放上一个,而这豆芽也是新吃食,连镇上的酒楼里都没有。再说这酱料里我也用了很多香料,这都是本钱。”付晓晓说得也是事实,就光这豆芽他家就是独一份儿,更别说她这酱料在大庆朝是绝对找不出第二家的。这酱料味道这么好,在这调料匮乏的大庆朝不存在卖不出去的事。
“娘,这是我刚做出来的白面煎饼果子,您拿去给爷爷奶奶,还有大伯二伯家送点吧。”付晓说道。
“行,娘和常轩去分头送。”王氏看看了付晓晓手中的煎饼果子,连着吃了好几天,她也想换换口味了。拿上煎饼果子就和付常轩出门了。
付晓晓又拿出一些黄豆找付老爹一起磨豆面去了,这几天把先前磨的豆面都用得差不多了。
第二天付老爹和付晓晓依约去取铁锅,到了镇上,付晓晓提议先去小摊上看看。镇上的吃食摊子早早的就已经摆上了。父女俩转了两圈才看见一个官差在这里巡视。
“请问这位大人,要想在这儿摆小吃摊子,都需要办什么手续?”付晓晓上前询问。
“是你们要摆吃食摊子?”官差瞄了眼付老爹和付晓晓。
“是,是小老儿想在这儿摆个吃食摊子。想在这儿讨口饭吃。”付老爹见官差发问,忙上前回话。
“在这里摆摊每个月要交二百文的摆摊费。费用是每月一交,这里是归官府管的,只要交了费,就放心在这里摆摊吧,没人敢来找你们麻烦。”官差看了一付老爹一眼说道。
“请问官爷,我们要去哪里交费?”付老爹又问道。
“从这里直走,走到头就到了。”官差给父女俩指了路。
“谢谢官爷了,谢谢了。”道完了谢,父女俩朝着官差指的方向走去。
果然走了不久,就见路边有一个房子,里面有人在走动。付老爹上前叩了叩门。
“有事就进来吧。”一个穿着官差服的男子看见有人叩门,就出声叫人进来。
“大人好,我们是来租摊位的。”付老爹将来意道明,
“租摊位做什么的?”官差打量了父女俩一眼问道。
“小老儿想卖些自家做的吃食。”付老爹回道。
“可以,这里的摊位费一月两百文。不挑位置,先来先得,后来的就排后面。你们来得晚只能往后面排了,这价钱都是一样的。想租就交钱签文书吧。”官差介绍完就催促付老爹签文书,大有不买别在这儿磨叽的意思。
“官爷,这是两百文,麻烦你起草文书吧。”付晓晓马上把钱交了。本来还想挑挑位置的,没想到这里一视同仁,从前往后排,想挑也没得挑。
官差接过付晓晓递过来的铜板刚好两百文,就去起草文书去了。怕两人不识字还特地给两人念一遍。付晓晓又看了一遍和官差念的差不多。就让付老爹签了。上面除了租金和租期外就写了一些注意事项,主要就是这条街由官府管理,不许闹事要服从管理之类的,没什么特别的。
付老爹不识字就按了手印,这租约就算是成了。一共两份,一份官府留着,一份给了府老爹,付老爹让付晓晓收了起来。官差给付老爹发了一个号码牌。就让人领父女俩去看摊子了。还真的是从街头往后排,付家的摊子排在小吃类的最后边,还好这摊子也是分类排的,付家的位置虽然是离街口有点远。但也不算是很偏,比付晓晓预想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