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朝华还没有等到关于兀鹰提亲事情的后续消息,却是先等来了族长夫人的千秋大寿。而此次谢老夫人却反常地提出让谢朝华姐妹一起前去,这是十分少有的事情。
虽然说以往每年此时,谢氏宗族中的各府女眷都会前去给族长夫人请安贺喜,可自家府里却可说一直是历年来女眷去的最少的一房。
大伯谢坤房里虽然讨了几房姨娘,可前几年他一直在外,长房其实就秦氏一个女眷留在京里;而二房父亲谢琰这里,有了新姚公主这位妻子自然是不会再有其他妾侍的,而这唯一的女眷身份却又特殊,也不便前去。
话说回来,就算公主不在意身份去贺寿,可这样的贺寿怕也是会荒腔走板变了味,让人敬谢不敏的吧。所以每年新姚公主也十分识趣,总是会找些不去的借口,而谢朝华姐妹则为了让新姚公主这样那样的借口显得真实一些,也变得不方便前往。
而谢老夫人每年此时又十分凑巧都会犯个头疼咳嗽的毛病,故而前些年,偌大个谢府也就变成只有秦氏一人前去贺寿请安。
说起来谢老夫人是一直存着让自己这房出头的心思,而她多年来的确又是花了许多功夫,甚至是牺牲了自己的儿女,可她却一直鲜少同别府的女眷们往来,这其实是很不同常理的,且不说自家亲戚,单在文武百官之间,女眷们时常往来也是一门官场上的学问,不少被人称道的贤内助其实就是因为她们在这上头帮上自家老爷不少忙的缘故,要知道枕边风可谓是消息最可靠跟及时的来源之一。
可谢老夫人在这点上头却是异常的清高,在谢朝华的记忆中,老祖宗一直是少同别府甚至谢府女眷来往,说起来反而是大伯母秦氏在这上头做得十分到位得体的。
厢房内。
谢朝华正低头思索着谢老夫人此举的用意,就听见谢老夫人道:“瞧瞧这朝华丫头,就算故意要逗我高兴也别这么着啊。”
谢朝华回过神来一瞅,只见谢老夫人正拿着棋子轻轻敲着棋盘,一脸戏谑调侃的神色。她在往棋盘看去,却见一处活棋被自己胡乱下了一子后却硬生生地把活眼变成了一个死眼。她索性丢了手里的棋子,展颜娇笑道:“老祖宗,朝华是识时务,这局棋是输定了,还不如趁早乖乖弃子投降的好。”
谢老夫人呵呵点头笑道,“投降可以,却也不能没个说法,这输棋可是要挨罚的。”
“哦?老太太想出什么主意来罚朝华丫头了?”一直在旁的秦氏此时笑着开口问道。
谢老夫人瞅了她们一眼,微微一笑,道:“今年族长夫人的大寿,谢氏宗室各家子女都要携礼去贺寿,我们府里的寿礼么……”她看了眼一旁早就坐得有些不耐烦的谢朝容,才又缓缓接着道:“就罚朝华丫头到时候在宴上献曲一首作为贺礼了吧。”
这话令得在坐的秦氏和谢朝容都感到十分意外,谢朝华抬头看向谢老夫人,却见她神色如常,好似只是随口一说,只是事到如今,这样的局面之下,谢朝华也只能应承了下来。
春末,屋里已有些暑气,谢朝华从老太太那边回来后也不待在屋子里,让翠儿将还剩下一些的茶叶取来,自己则在庭院廊上点起了一个青铜炉子,炉子上放着一个紫砂罐,里面装了些上好的珍珠龙眼和晒干后的杏花花瓣,她人斜歪着靠在软垫上,拿着小扇懒懒地扇着。
极轻的脚步声,是翠儿捧着茶叶走了过来。
这时候,紫砂罐里的水开了,清甜的水,滚烫滚烫,冲着干干脆脆的茶叶,谢朝华端起茶杯闻了闻,涩涩的,却又带着股特别的清甜和芳香。这茶是老太太当日给得,据说有清热去火的功效,这茶谢朝华倒说不上有多喜欢,她中意的只是冲泡这茶的过程。
一旁的翠儿忽然问:“老太太今日有没有跟姑娘提起你的终身大事?”
“为何突然这么问?”谢朝华有些惊讶,转头看向翠儿。
“我是无意中听见苏嬷嬷跟李大娘说的。”李大娘是谢朝华屋里的粗使婆子,不过平日里兴许是苏嬷嬷与李大娘年纪相当的关系,两个人碰见倒也时常会聊些家长里短的,翠儿接着道,“苏嬷嬷跟李大娘说让她早做打算,姑娘说不得年前就要出阁的。说是近日有大臣跟皇上向谢家求亲,苏嬷嬷说整个谢家适嫁的小姐不超过五个,算来算去姑娘可能性最大。”
谢朝华笑吟吟道:“翠儿是希望我出阁的日子尽快来,你也才好寻婆家吧。”
翠儿急得脸涨得通红,啐道:“我是担心姑娘,生怕姑娘到时候嫁得不如意。姑娘却只会拿我取笑。我若是存着这心思,叫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谢朝华轻轻拉起她的手,柔声道:“我要是嫁人,定是要嫁自己如意的,不然还不如一辈子都不嫁人的好。”
翠儿叹了口气,抚盖上谢朝华的手,淡淡笑道:“姑娘哪能一辈子不嫁人呢,就算姑娘肯,家里老太太,老爷又有哪个会肯得。可见这说得是小孩子家的话了。”
隐约有乐声飘来,曲调生硬,弹奏者很显然技艺笨拙,又疏于练习,这府里除了谢朝华,还会有谁会摆弄琴?
翠儿凝神细听,转而笑了笑,道:“这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二小姐怎么会练起琴来了。只是她弹得跟姑娘比却是差远了。”
谢朝华有些心不在焉道:“弹得好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