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明末边陲小县令 > 第1124章 慢人一步(第2页)

第1124章 慢人一步(第2页)

全国各地里剩下的其他工业区,还有少部分是省级财政支持的工业区,比如说浙江几乎用了全省财政打造的宁波工业区,又比如说江西的九江工业区。

至于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只有州府级别,甚至只是县自行搞的工业区,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临高工业区了,这个依托临海二九渔业公司这个全国最大的渔业捕捞、加工企业所建立的工业区,如今是整个琼州府全力支持,并为琼州府贡献了几乎所有的工商业产值以及超过百分之八十的税收。

华亭开发区,很不辛,就只是一个县级工业区,它甚至都没能获得来自于松江府的财政支持,至于江南道和中央的就更别指望了。

因为不管是中央还是江南道,他们的目标都是放在了上海,想要集中大力办大事,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有限发展潜力大,前景良好的上海,至于隔壁的华亭县,很不巧,就是成为了牺牲的对象。

华亭县的一众官吏们,自然是不甘心的!

上头不支持,他们就自己搞。

临高渔业工业区的例子就是全国绝大部分府县自行办工业区的最佳例子,哪怕是上头不支持,但是只要找对了路子,一样能够搞起来。

最重要的不是没有政策,而是要找对路子!

因为各地的官员们也是各显神通,根据自己的地方有的东西专门发展一个行业,比如说浙江湖州,他们有丰富的优质蚕茧资源,而且当地的丝绸本来就很出名,所以开始发展生丝产业,上海那边缫丝厂多而且技术含量高,成本低,和他们竞争压力大,所以湖州当地干脆是直接走高端路线,直接发展高档丝绸,错开竞争。

又比如某地发现辖区里有不找竹木资源,这就发展相应的造纸或者是竹木家具等产业。

临高渔业工业区,专精一行的模式,也是给众多地方上的小工业区极大的企业。

大而全他们是搞不来,但是依托当地的特产等优势,发展某一个行业还是有搞头的。

不得不说,其实很多地方工业区虽然规模小,不起眼,里头大部分也没几家上规模的企业,但是有一些还是活的很滋润,并且往往成为了当地的工业支柱以及财政龙头。

但是这些,和华亭开发区都没关系!

上头不支持,华亭县本身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资源,唯一的优势就是临近上海了。

但是靠近上海是优势,也是他们最大的劣势!

因为华亭开发区和隔壁的第二工业区一对比,但凡是不傻的企业家,都会选择去第二工业区建设工厂。

如此折腾了好多年的华亭开发区,如今也不过是小猫两三只,还都是本地的士绅们投资搞的,至于外来的投资商,人家直接就去上海了,根本不会去只间隔了几个公里之外的华亭。

不过企业虽然没几家,但是华亭开发区的人却是不少,毕竟距离第二工业区也就几公里,第二工业区里的工作人员超过十万之多,需要庞大的生活居住以及消费配套区域,当周边的区域住满人后,自然也就有大量在第二工业区工作的人跑到了隔壁的华亭开发区生活居住。

因此华亭开发区也是越来越热闹,但是这种热闹,却不是华亭县官员所愿意看见的。

纵然这些在第二工业区工作,但是在华亭开发区生活的民众也是能够给华亭开发区带来了一些消费,进而提供部分商业产值和税收。

依托这些,华亭开发区也还算过得去,收的税其实和其他的县级开发区之类的横向对比,那也算得上是中等水平了,但是,这依旧不是华亭官员们所希望看见的。

因为一开始的华亭开发区,是作为工业区来开发的,当地官员是希望吸引大量的中小企业,通过给上海的各大企业做配套,从而提供就业、税收等。

进而让华亭县从一个纯农业地区转型为一个工业城市!

但是现在这,被寄予厚望的华亭开发区,却是变成了生活居住为主的区域,看似人多也兴旺,但是却是很难给华亭县带来太大的经济增长动力。

更关键的是,税也是收不上多少来。

这里住的人虽然多,但是他们都是不给华亭县交税的,因为他们工作的地方是在第二工业区,他们的工作所贡献的税收,那是交给了第二工业区。

这也是让华亭县的一群官员们郁闷不已!

这辛苦闹腾好几年,最后还是给隔壁的第二工业区做了嫁衣,好端端的一个工业区,最后愣是变成了给第二工业区配套的生活居住区!

他们都有些不服气!

去年的时候,一度萌发了重新开发华亭开发区的勇气,但是最后还是没成型。

没办法,口袋里没钱!

那些商人们又是不愿意来,在这些商人的眼中,华亭开发区是一个适宜居住的大型生活区,至于在这里开公司办厂之类的,别开玩笑了!

而且,连个府级财政补贴政策都没有,在隔壁就有一个上海的情况下,他们犯不着跑到华亭来折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