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兰英犹豫了下又开口,“报社和杂志社征稿有稿费,咱们这里只有毛巾茶缸,太有差别了,要是这样,咱是不是也可以给稿费。”
“给稿费不现实,他们提供的是消息,格式句子很难适合播音,还要老赵改,不好界定。”茅站长首先否定。
赵祥龙接着话茬往下说:“站长,我觉得奖励物品的方法没错,不过,物资可以丰富,不仅限于毛巾茶缸这些,粮票、布票甚至自行车票都能作为奖励。”
“这个想法不错,”茅站长站起来,背着手走了两个来回,下了决定,“就这么办,征稿广告,祁香贝这个事情就你负责,跟林晖商量个合适的空档,广而告之,征稿的内容老赵把下关,小石,你打个报告,向上申请各种物资票据,就照着赵祥龙说的,以粮票、布票、自行车票为主,祁香贝在广播的时候先不要提票据的事情,等小石申请下来再说。”
“是”,大家异口同声答应着。
茅站长端起茶杯离开,“散会。”
大家陆续走了,会议室还留下石兰英和祁香贝。
祁香贝是想把刚才脑子里灵光一闪的想法记下来,石兰英纯粹是有话说。
“香贝,不愧是高中生,年轻,脑子转得快,能解站长燃眉之急。”她靠在祁香贝身边,轻声说。
祁香贝合上本子,微微一笑,“石姐,你这是抬举我呢,这不是大家一起讨论的结果吗?再说,也算不上燃眉之急呀。”
“小嘴真会说话,”石兰英坐下来,勾起嘴角,眉毛轻轻挑起,“哎,你跟那个武装部的小伙子处得怎么样?”
祁香贝啧地一声,咬咬下唇,“石姐怎么突然关心我的个人问题了?”
“哎,这不是好奇吗?说说呗,处得咋样?”石兰英一副八卦的样子。
祁香贝垂下眼眸,掖了掖耳朵后面的头发,“挺好的,过年就回他家见父母,我这正找合适的机会跟站长请假呢。”
“这么快!”石兰英小小惊讶了几分,“你了解人家吗?我可听说他是外地人,家里情况怎么样可不好说。”
“这个我倒不担心,他是我三哥的战友,两个人认识多年彼此很了解,我三哥还去过他们家,也算熟悉。”祁香贝说。
“哦,怪不得”石兰英总算知道点内情了,“那你可得早点跟站长请假,要不然过年工作排上你,可就不好了。”
“谢谢石姐提醒,这半天我就找站长。”
说是这么说,实际上,祁香贝是过了三四天才找到机会请假的,主要是会议上茅站长刚布置了工作,她紧跟着请假不太好,反正离计划出行的时间还有日子,晚几天说不会有影响。
她先跟赵山川拟定了稿子,随后跟林晖商量好合适的空档,正式播出了广告,这是广播站第一次正式面向全县全社会征稿,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下班走在路上,祁香贝都能听到周围的人谈论这个话题,真有人跃跃欲试,打算投稿呢。
广告连续播出一周,最后一天初见成效,就那一天收到的稿件都是以前一周的量,赵山川神情激荡,忙得不亦乐乎,嘴里嚷嚷着,“站长,稿子真丰富,太好了”,随后就问新编辑啥时候能招来。
茅站长已经面试了好几个,可惜都没看上,最后看到一个投稿人的稿件突然相中了,回信过去,才知道是下面公社初中的老师,找她过来谈了谈,很满意,直接定了下来。
当新编辑见着祁香贝的时候,直接扑过来拥抱她,你当是谁,正是祁香贝以前的高中同学李佳。
“哎呀,香贝,我写稿子的时候还想,你能不能认出来我的字,想不到居然成这个结果。”李佳很兴奋,她工作的公社离家远,调到县城虽然不能每天回家,可近了不止一星半点。
祁香贝愣了一下,随即扬起笑脸,替她高兴,“你文采一直很好,做编辑再合适不过,恭喜你。”
李佳拉着祁香贝的手,回忆起高中时光,本来有些模糊的记忆,在她的叙述下,拼成了全景,竟渐渐清晰。
这边,祁香贝朋友相逢,话说得热烈,那边,邵鸿远正低头写资料,话务员说有他电话。
“喂,你好!”邵鸿远接起来说。
只听见里面的抽气声,“我不好。”
啪地一声,邵鸿远下意识地挂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