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七十年风雨人生路 > 第106章 转折启新程(第2页)

第106章 转折启新程(第2页)

为此,我找到了县委的一位副书记,请他帮忙将家属调到县直机关幼儿园,让河套财政出资补贴部分资金,在县城购置一套100平米左右的房子,即便是在顶层,我也没有异议。

同时,我还向县委书记罗书记请求将在老家河口镇任党委秘书的三弟甄荣由教师借用关系的临时编制转为正式调动的行政编制,解决长期借用的问题。

经过一番努力,先后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1994年9月开学之前,我将家搬到了县城新居。

小美、小洋也转至县城小学读书。县机关幼儿园与我家仅隔一条马路,站在家中便能望见校园。幼儿园和城关小学在同一院落,共用一个大门。家属为方便照顾孩子,两个孩子放弃就读县实验小学,选择了城关镇小学。

每日母子三人,又如同在河套那般,同来同往。

而我在河套过起了单身生活,好在每个周六能按时回县城,也过上了县城机关干部工作日上班,非工作日陪伴家人儿女的日子。

这是我成为国家干部以来,首次享受这般生活。

这次思维的调整,将家迁至淮上县城,安排家属子女在县城上学,调动三弟的工作人事关系至行政机关等等。

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变化无常。有时候,坏事也可以带来好的结果。倘若当初明确在河套担任党委书记,或许我不会有这般筹谋。

回想起1994年,对于我而言,应当是值得铭记的一年。

这一年,在工作方面,虽说新来的韦大忠书记与我的配合并非尽善尽美,但我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找准位置,明记角色,心装使命,勇于担当,不卑不亢。

每次求同存异都以我的忍让为前提,但总体来说还算和谐。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都能保持一致。

这一年,为了开发小东湖,我们积极争取到农业开发资金两千多万元。

那是一段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日子。为了争取这笔资金,我和分管镇长苏铎醒同志各方奔波求助,在河套、淮上、两淮之间上下求索。写报告、跑部门,不知付出了多少努力。

当得知资金终于获批的时候,我们兴奋得像孩子一样。

动用数十台推土机,在沉睡荒芜的小东湖洼地上推挖鱼池,场面壮观至极。那轰鸣声仿佛是一首激昂的交响曲,奏响了河套发展的新篇章。

在河套历史上,这是前所未有的壮举。小东湖千亩鱼池的开发,不仅改变了河套单一的经济结构,还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新的增收途径。

同时,我们首次提出了靠旅游发展经济的战略思想。河套镇的南端坐落着国家重点水利工程三河闸,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河套旅游发展的大门。

三河闸横跨湖面南北,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巍延长堤的南端。古堰长堤将108个弯逶迤向北延伸至淮上,连接着淮上县城。

河套镇就坐落在这长堤南端,拥有着历史赐予的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我们漫步在长堤上,感受着微风的吹拂,眼前的美景让我们陶醉。那清澈的湖水,那古老的长堤,那郁郁葱葱的树木,都仿佛在诉说着河套的历史和故事。

我们看到了这里的潜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于是,我们首次提出开发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设想,计划开辟快活岭等旅游景观之地,并把这些设想写成了可行性调研报告。制定了近期、短期、长远的规划。并在人代会上作为题案,交于人民代表审议通过。作为河套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这一设想为后来河套镇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响亮的口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我们还在蔬菜基地上争取了千万元的国家投资项目资金,打造了百亩精细大棚蔬菜,千亩优质高效蔬菜基地。

那是一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土地。我们看着农民们辛勤地劳作,看着那些嫩绿的蔬菜茁壮成长,心中充满了喜悦。

这些举措进一步调整和改变了河套的经济结构,提高了农业的种植水平和集约经营管理水平。这一年的工作,在河套镇历史上具有破天荒的意义。

在工业上,新上马了一批项目。电子原件厂与香港合资,化工厂和9395厂合资,为河套的工业经济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那忙碌的工厂,那运转的机器,那来来往往的工人,都让我们看到了河套的未来。

在社会事业建设方面,扩建了河套中心马路,修建了五条镇区水泥路,使得镇区道路相互连通,既便利了居民生活,又美化了镇区环境,全镇面貌焕然一新。

1994年12月底,在全镇党员冬季培训班上,当我讲授党课“关于加强在镇办企业内引外联工作中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内容到第一部分时,县委组织部来电通知我前往县委谈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