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乎了又如何?既然她来到了这一世,那便努力到她咽气的最后一刻。
燕都连下了数日雨,宋家祖母出殡那日早上,天空已放晴,只是路上泥泞,一行人送完葬回来,已如在泥地当中打滚了一翻。
从皇帝下旨到宋家祖母入葬,不过区区六日,是以宋家祖母能得风光大葬,墓却修得简单,比不过那些同等诰身,已归天命的命妇的大墓,规格甚简,倒也给宋家得回了一些简朴持家、宠唇不惊的名声。
宋小五的身份,本应不该出面抛头露脸送祖母,但她素衣简发,隐于宋家女眷当中,从出门到入墓,送了老太太最后一程。
宫中燕帝得此消息,冷笑了数声,冷嘲道:&ldo;听起来这孝心可嘉。&rdo;
不过狠起来,她也不会当自己是宋家女就是。
小王叔唯她是从,她做的任何都是好,同样的事他行来就是小肚鸡肠,没有天子之风,当真是可笑。
这厢宋小五回来一身泥泞,麻衣膝盖以下一片乌糟,陪她一道送葬的德王与世子也没好到哪去,她一回来有事要吩咐,没顾换衣裳,道等下回王府再换,他们也就没换,跟随宋韧等宋家人前去前堂,与前来送葬此厢辞行的亲朋戚友道别。
一家人身上最干净的就是一路被父母兄长抱于手中的北晏了,北晏今日安静乖巧无比,父兄一长,姑姑端来温水,她便双手去捧,接来杯子小心翼翼地送到母亲嘴边,&ldo;母妃,喝水水。&rdo;
宋小五摸摸她的小脸,低头喝了一口。
此时,此前被她送回来的老莫叔老莫婶被下人搀扶了进来。
此次,宋小五要送他们离开,在此静坐下来,想的都是这些年来这两人对她的偏爱,那些偏爱当中不乏愚忠与自身命运与地位的不得已攀附,但确切受好的是她,得到了偏爱的也是她不假。
见二老进来,她眼睛格外柔和。
&ldo;小娘子。&rdo;被她以闻姑姑前来郑重传叫相请,两老路上已经哭了一路,之前他们离开德王府也哭了一场,但那时候的哭是他们老了,不能再服侍他们的小娘子,但这场哭,他们是痛彻心腑。
之前宋小五已给他们认了一养子,是德王麾下一位忠肝义胆的属下,此人断腿残耳,因掩扶兄弟而负伤,后又因任务伤了一只眼,德王不再让他做事,宋小五观察良久,让他带着妻儿认了老莫叔老夫妻作养父母,然后悄悄离了德王府,去了燕都的近郊生活。
这次老夫人过逝,老莫叔夫妻带着子孙回来送殡。
宋小五之前已和过门来请安的莫家义子说过了她的打算,她打算让老夫妻这次回去后收拾家什,远离都城,隐姓埋名,抛弃过往重新立根立家,彻底不再提起有关于都城的任何事情。
见两老过来已哭得奄奄一息,想来已经得情,宋小五叹息了一声,把小娘子放入了莫婶怀中。
老莫婶抱着小郡主,更是失声痛哭,呜咽道:&ldo;小娘子小娘子,您就让老婶死在您身边罢。&rdo;
她老都老了,去什么异地他乡呢,那不是她的家。
老莫叔在旁拿衣袖掩着老眼,呜呜地掉眼泪。
&ldo;婶奶奶不哭……&rdo;北晏拿着小手绢给老莫婶擦眼泪,擦了几下,大眼睛当中泪花闪闪,&ldo;莫哭,莫哭了。&rdo;
老莫婶更是哭得呜咽不止,小厢房一时之间,只剩两老上气不接下气的哭泣声。
但他们记得他们小娘子是不喜哭泣之人,哭了半晌怕遭了她的讨厌,忍住了眼泪,又再三低声恳求,让他们留下,让义子带着孙儿远遁就是。
&ldo;那是我给你们的家,你们不守着,谁守?&rdo;
宋小五叫退了身边人,让今日皆来了的闻杏杨柳都退了下去,此翻叫老夫妻俩过来,一是道别,二是给他们一些傍身之物。
把东西拿了出来,宋小五把北晏抱回了怀中,放到地上,跟小女儿道:&ldo;小娘子,代母亲与莫公公和莫奶奶作别。&rdo;
&ldo;是。&rdo;北晏应下,跪下举手作拱,&ldo;北晏代母,与公公,奶奶作别!&rdo;
老莫叔老莫婶当下扭过头,再行呜咽不止。
与两老告别,又与父母说了几句话,宋小五没在宋家多留,就与德王带着儿女回了王府。
当晚,老莫叔老莫婶与义子义孙回了近州,不多日,举家南迁,自此之后,再无他们音信。
数百年后,一庞大的木姓家族有一子孙因自身兴趣所致,大修祖谱,追根溯源,发现自家祖先由莫姓改姓而来。
这一年的秋末,举国丰收,唯独德王封地晏城收获了了,又遇上百年一遇的沙尘暴,沙尘盘旋于晏地上空,近月不去,晏地百姓投走他乡,眼看封城已成危城,命在旦夕,德王向上请求回封地坐镇。
皇帝不舍,道不愿皇叔回危城受难,愿意留皇叔在都城颐养,派朝中大臣前去晏城帮皇叔解救封地,待封地恢复往日繁荣,皇叔再回去不假。
德王被气得在朝廷大哭了几日,每日都表述晏地用先皇赐他之职,他生是晏地之王,死亦是晏地之鬼,不愿皇帝为他为难,还折耗国之栋才。
两叔侄在朝廷斗智斗勇,惺惺作态,你来我往了好几回,在得知晏地冶练兵造之才已经投诚,在往燕都的路上,又留下了德王世子的那位老师,把晏地的五万护城军砍到了三万,燕帝才松口让这一家子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