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王在她的眼里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不由笑了起来。
见他笑得傻呼呼的,一如当年,宋小五菀尔,收眼抱着儿子往祖母的院里走去。
为了保持这份感情的单纯度,她不断在调整自己的脚步,但值得。
宋小五走后,因时辰还未太晚,宋家的媳妇们没有立即离开婆母的房间。
因宋家宋张氏的管家方法,宋家没有分家,但都是分房住的,各房的小事都是自己处理,就是用膳,宋家也只有每月初一十五一家人一道用两天,另外的时间都是各家管各家的,宋韧张氏身为父母,不好自己也分成一道,是以他们带着老师祖跟着大郎他们这边一道吃饭,长子孝母,天经地义,但也因此,大郎这一房长房是要跟父母这边亲近得多,不能天天侍候公婆,郑氏和白氏只能自己多往婆婆面前跑几次,尽尽孝心,是以她们刚才被婆母叫来了就马上过来了,这下小姑子去了也没走,想侍候婆婆洗脚入睡后再走。
两个弟媳妇不走,应芙就更不会走了,正好她也有话要跟她们要说。
不过侍候婆母洗脚入睡的时候她没有提事,之前就已惹婆母不快了,再提她怕婆婆跟她分心。
等婆母入睡后,三人一道出了门离去,应芙就跟婆母住一个院子,住的另一边主厢房就在对面不远,但她没有马上回去,而是说要送两个弟媳出门。
宋家妯娌和睦,大嫂是个大方大度之人,对弟媳妇们也是爱护有加,有什么好的都往她们房里送,这下提出要送她们,郑氏白氏福身道了谢,推拒了两句还是应了。
说起来,郑氏跟着四郎一直随着大郎转战青州各地为民排忧,她跟长嫂理应要比三嫂跟长嫂亲近一些,但郑氏不知为何老跟大嫂隔着一层,反倒是回了家中后,三嫂跟长嫂一见如故,感情上比她要亲近得多,郑氏见状也有意讨好过长嫂,长嫂起初有诧异但也欣喜地接受了她的亲近,但郑氏还是忙,又无法老是跟随在长嫂身边,长嫂有事叫她过去商量就过去,于是这妯娌之间一度热络的感情又因她几次的不便前去赴请又隐隐淡了点下来,四郎劝了她一句鱼与熊掌取其一,安心做她自己的事,好好管着他们的小家就行,她便不多想了,一心一意带着自己作坊下的女工做事,如今也看开了,对三嫂和长嫂之间的感情也没以前那么羡慕了。
当然郑氏不羡慕,也是婆婆跟她说过,宽慰过她,让她安心做好自己的事,家里分房而治就是为着大家都方便去做自己的事的。
这时长嫂送她们出门,走到一半郑氏听长嫂提起她娘家前日来人的事,问她所为何事,郑氏没有掩瞒,道:&ldo;就是想让四郎跟家里说说话,求个一官半职的。&rdo;
&ldo;求的什么官职啊?&rdo;白氏好奇地问了一句。
&ldo;没问,&rdo;郑氏摇头,老实道:&ldo;我给拒了。&rdo;
&ldo;唉,官职哪是那么好求的,&rdo;应芙叹了口气,&ldo;我这边也是,我们家的家风你们也是知道的,我跟弟妹一样,娘家人只要有求的就推了,现在都不知背后怎么个道我不近人情了。&rdo;
&ldo;那也不能答应,&rdo;白氏摇头,&ldo;我家就不求,都知道我家三郎的性子。&rdo;
白氏说着就掩嘴笑了起来:&ldo;呀,我说错了,我哥倒是想求个县令的职,气得我爹来信骂他不肖子。&rdo;
白太守护江东有功,碍着他与宋家有亲,他又是个跟宋韧一样见风使舵、口腹蜜剑的厉害人,绝不是什么正人君子,而且白氏是地方望族,族下人数众多,怕这亲家俩站在朝廷上连手把朝廷搅和得一团糟,控制不住,皇帝没敢把他调回来,但怕有折这功臣的心,就把白氏的哥哥调到了吏部为官,还是身居要位的主事之一,白氏大哥在地方上干得风生水起,不愿意回京来,被他爹撵了回来也是满腹牢骚,没少跟妹夫和妹妹抱怨,而三郎对圣上心里也是意见挺多,这大舅子和妹夫一碰面,简直不要太合拍。
&ldo;说起来,我嫂子这次也想来,不过一听说是我们自家人聚一聚,她就没来了,她还想见见妹妹呢,自打上次见了妹妹一眼她就念念不忘,把妹妹当神仙人儿呢。&rdo;白氏自打双胞胎儿子身体好了,她身子也缓了过来,看什么都乐观,说起什么事都带笑。
她当她现在得的一切都是她的福报,很是与人为善。
她年纪本小,这乐天的话说来很有几分天真烂漫,应芙喜欢她这个心地善良柔软的三弟妹,但听她这话一出,还是觉得她过于天真了,心里有着几分不以为然。
什么神仙人儿?要真是神仙人儿,怎么连当娘的都怕着她,一点情都不敢求。
第154章
应芙自从知道小姑子于家里人的重要性,那是一句不好的话也不会说,但有时候她还是觉得婆家人太把人供着了。
大郎也太把他过去在她那里受过的恩惠太多当事了,他是家中长子,家中本就是要大力栽培他的不是?怎么就全成了小姑子的功劳?
就算是小姑子的功劳,那她自嫁他帮他的也不少,她父亲和他们应家帮过他不少,这亲戚之间本就亲扯着亲,情扯着情不好说,怎么连求个情都不许求?这不是求了就说会答应啊,怎么回是她的事,但总得让人有个张口回人家的机会罢?
这是面子问题啊,世家大族历来如此来往,一点情面都不可以管的,那是她德王妃,她也大可以如此,反正有眼里一心只有她的德王为她兜着底,可那不是他们宋家,他们宋家不是当朝皇叔德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