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采澜也没想到自己一片好心,怎么反而成了拆散苦命鸳鸯的“恶霸”了呢?把小红找来问了问,人家无可无不可的,反正也是愿意的,于是只好苦笑着点了头,懒得再去做恶人了。
于是小莲开始着手准备小红的嫁人事宜。姚采澜看看忙碌的小莲,这姑娘也满十八了,也该打算打算了,索性一并解决了吧,便赶紧放出风去。
姚采澜之前直接问到小莲头上吧,这姑娘只会脸红脖子粗的不说话,那真是一个字都不说啊,打死也不说。姚采澜也没办法了,可能小莲是真的还没看上某个人吧。
没几天,纪尚才和她家里的就提着东西上了门,为他家二儿子求娶小莲。他们家老2叫二虎,姚采澜是认得的,办过好几回的差使了,人忠厚,头脑还挺灵活,又能干,比他老子有前途。
姚采澜忙找来小莲一问,这姑娘虽然还是脸红,好歹没说“让姚采澜看着办”之类的话,而是绞了半天的手帕,低声哼哼了一句,“奴婢想要当面问问他。”
这个没问题啊。
姚采澜于是又安排了一场十分正常的相亲。俩人也是谈了足足有一个半个时辰,等听墙角的人都等的不耐烦了,该干嘛干嘛去的时候,俩人这才出来了,眼睛都是亮的,脸蛋都是红的。
姚采澜还是改不了自己的老毛病,跟小莲说还是再处上一段再说吧。小莲也是各种忧虑加不放心,跟姚采澜一拍即合。小莲自己又跟纪家私下里商量了,纪家也同意了,答应明年再办喜事。
姚采澜家里这些事刚料理的差不多了,柳夫人那边也传来了喜讯,她生了个大胖小子。
这个消息是随着柳家的回礼一块来的。姚采澜去了一趟大名府,回来自然得给柳家送点大名府的特产表表心意,也拉拢拉拢感情。便把王小六又淘换来的一个紫檀木座钟派人给送去了。论起稀罕,没有什么能比得上这东西了。
柳夫人是个通情达理的,从来都不是占人便宜的主,她的回礼也很让人惊讶,居然是一小篮子紫嘟噜、水盈盈的葡萄。哟,在这个季节,在这个地方,有这个东西可太稀罕了,真不知柳家从哪儿弄来的。姚采澜也没舍得吃,给三个孩子分了分。孩子们高兴坏了,可解了一回馋。尤其是铁锤,吃的口水流了一胸脯子。
石头疼自己的兄弟,在他那一份儿里留了一半要给铁锤。小惠本来就一直光看着那好看的颜色发呆,如今见了石头那样,也跟着学,整个盘子都推过去要给铁锤。
姚采澜心里热乎乎的,儿子的品性好,又爽快又大方,自己早就知道。可这半路杀出来的姑娘还真不错,才多大的年纪,就这样舍得眼前的好东西,还真是可人疼啊。
不过,她不顾铁锤的无限怨念,还是两个人否决了“孔融让梨”的感人建议。铁锤太贪吃,可别吃坏了肚子啊。
然后石头就一溜烟的端着半盘子葡萄跑了,估计是给小树献宝去了吧?
姚采澜也挺为柳夫人高兴的,这个儿子对柳夫人来说十分重要,这下可算是能在柳府彻底站住脚跟了吧。姚采澜把针线笸箩摆出来,打算绣个福禄寿三星报喜的大红肚兜作为满月礼。
手里边分着线,姚采澜心里一边想着那一篮子冒着新鲜气儿的葡萄,又想到天快冷了,白菜、萝卜、土豆又该多买上一些存到地窖里边了。想到年年入了冬桌上惨淡的菜色,姚采澜心有余悸。
除了那几样菜蔬,要不就只能吃腌菜了,菜干,腊肉,腌肉,咸鱼,肉干,熏肉,泡菜。。。
要是有一座暖房该有多好啊。姚采澜又一次遗憾的叹了口气。这个想法自打她把屋子铺上地龙开始就不知在脑子里琢磨了多少遍了。没办法,美食太诱人啊。
其实暖房这个东西其实并不是个稀罕物。姚采澜杂七杂八的书这几年也看了不少。著名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就曾写道:“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据说西汉时温室栽培萝卜、芹菜、芋头、韭菜、葱蒜等蔬菜的新技术,比欧洲要早1000多年呢。
显然,这是只是书上所写的。在现实生活当中,就是暖房的影儿也没见着一个。姚采澜也是有心打听过的,貌似京城皇亲国戚家里有这种东西,问题是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建造的啊信息闭塞害死人啊。
想想也知道,那种东西,耗费无数炭火,才能产出一把把的绿油油的东西来,一般人家谁那么“败家”啊。
姚采澜就非常想“败家”一回。
可是,最要命的是,玻璃呢?你往哪儿淘换这玩意去?用水精?全家上下不吃不喝也买不着那么大的水精啊。
不过,就是普通农家也都会再屋子里栽上一盆蒜苗吧。要不,就用纸窗试试?姚采澜决定做一把试验。
自己住的这正院的一溜儿房子已经全都铺上了地龙,是姚采澜在临去大名府之前匆忙布置下的。二妮家的李双喜是个人才,不仅木匠活儿干的漂亮,建筑之类的画图都难不倒他。因此,这活就是他领着几个泥瓦匠干的。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