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卫姌轻轻哼了一小段曲,想着桓启真走了,浑身都要透出一股欢快愉悦来。
这夜,卫姌睡地正沉,房门被推开,有道人影来到床前,把外面透进来的淡薄月光遮住,就这样站着居高临下看了一会儿。卫姌脸上吹到冷风,迷糊睁眼,只见一个黑影逆着光罩在面前,张嘴要喊。
桓启及时捂住她的嘴,顺势坐下,目光牢牢盯着卫姌,脸色黑沉,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森森的寒意,“瞧我要走了,这两日快活自在着呢”
卫姌这时冷汗都冒了出来,朝房门口瞥去一眼。心想这样的动静,便是让婢子发现了叫一声便能惊动隔壁卫府的人。
桓启见她眼珠动了动,嗤地笑了一声,拿绸帕塞进她的嘴,连人带被裹起来,挟在腋下,走出屋去。门外守着两个侍卫,其中一个正是蒋蛰,他机警望着风,在桓启身后掩上门,一行人悄无声息穿过小院,来到两院相连的小门,平日这个时候门也落锁了,今日却敞开着。桓启一行过府,又锁了门。
卫姌一路被桓启打横抱着,冷风从被褥缝隙钻进来,没一会儿她头脸冰凉,手脚也生冷。眼见这是卫申府上,她奋力扭动起来,嘴里呜呜地喊。
桓启冷笑,脚下不停,很快来到大门处,早就有侍卫守着,外面停着一辆马车和侍卫三十几人。桓启抱着人上车,回头问了句,“东西可送过去了”
蒋蛰满头大喊汗,忙点头道:“都送去了。”
“走。”
一声令下,侍卫护送着马车从巷子离开。
看门的仆从将大门关上,心里还奇怪,下午的时候启郎君就已走了,入夜突然回来,轻装简行,身边只带着三十来人,进门就将守夜几个仆从看住,不许进去通报,然后就见桓启进了门,从小院后门去了隔壁,又带着人出来,塞上车就走了。仆从越想越觉得害怕,赶紧跑进去报信。
卫申被吵醒时听乐氏匆匆说了几句,他眼睛瞪圆,面色骤然涨红,乐氏赶紧给他抚背,从婢女手中接过一封书信,心中骂着那个不省心的逆子,还当他是认命老实了,哪知突然就杀了个回马枪,直接就将卫姌带走了。
“这……还留了封婚书。”
卫申大急,下床时连鞋都没踩准,口中骂着“孽障”就要往外走。
乐氏一面叫人赶紧出去追,一面又道:“你先别急,外面冷着呢,小心冻坏了身子。”
卫申指着她喝道:“都是你纵出来的混账东西。”
乐氏抹着眼泪道:“从小认字识礼不是你手把手教的怎么就成了我一个的错”
卫申不与她争辩,将几个得力仆从叫来,可一行人追出门,夜里寒风凛冽,门外黑漆漆的,早已无影无踪,再难追寻。
另一边卫府中,惠娘匆匆跑进杨氏房间,却见她并没有睡,坐在床上正抹着泪。
“夫人……”她焦急喊了一声。
杨氏道:“我已全知道了。”
惠娘讶然,府里仆役本就少,桓启带人行动又迅速,等人发现已晚了,杨氏这个院子是家中有意保持清净的,旁的事一般都不传到这里,没想到这回杨氏的模样却像未卜先知,已知道发生了什么。
杨氏擦去眼角泪水,道:“你们都当我是痴傻了,万事不知,陛下遣使来讨要玉度都瞒着我。”
惠娘更是一惊,想着是谁透露给她听。
杨氏又道:“朝廷积弱也非一日了,不然当初也不会仓惶南渡至此,这么多年不见强盛,越发不知所谓,依我所见,敬道本事不一般,听说大司马也有雄才,桓家已压过其他几姓,玉度叫司马家的人看上,又能有几家能护住她。”
杨氏与精明的乐氏不同,性子有些软,有时还糊涂,惠娘没想到她竟说出这番话,“这谁与夫人说的”
杨氏招手让她近前,“我只剩这么一个孩儿,只盼有人能护住她保她富贵一生,将这份婚书先收起来吧。”
第216章说话
正是寒冬腊月的日子,江夏多河水溪流,此时大半地方都已经结起了冰,深夜,急奔而过的马蹄声如绵密的雨滴,夹杂着车轱辘飞快转动,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县里早关了城门,桓启方才带人折返时就已打过招呼,此刻见到马车,军士与侍卫匆匆核对身份就开了城门放人离去。几个年纪军士不由窃窃私语,感慨如今桓家威势真是不同。
出了县城,入了官道,马车行得慢了些,但到底不比牛车安稳。卫姌方才被桓启裹挟着放入马车,厢内倒是宽敞,铺了厚实的褥垫,备有暖炉和食盒,还有一张小几子。
卫姌在城门前听见动静还挣扎扳动身子,却被桓启毫不费力地压制住了。
等出了县城,她心已凉了半截。
桓启松开手,面色冷漠,也不去看她,对外只吩咐侍卫行路小心,不可放松。随后就伸着长腿,依着厢壁休息。
卫姌身体手脚都被裹在被子里,此时终于得了自由,立刻便翻身爬起来,先将嘴里的绸布取出扔开,然后便去掀开厚重的帷帘。外面的冷风迎面袭来,如小刀一下一下刮在脸上。
她看着车外黑漆漆一片荒野,一时有些发怔。
“作什么死。”桓启忽然睁开眼,将帷帘一把拉下,语气生冷。
掀帘只片刻功夫,卫姌已冻得唇色发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