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读后感1000字 > 第328部分(第1页)

第328部分(第1页)

亚农民党的一个杰出的领导成员)一起在9月30日写给帕韦利奇的一封信中最后拒绝了后者对该党提出的建议。实权现在都集中在德国公使卡舍手里,他不信任马切克那一伙人,并且谴责同他们合作的那些新计划。可是,如果德军的控制比以前更强的话,那么他们这时却也更遭到人们憎恨,因为他们把弗拉索夫将军统率下、受过德军训练的两师俄罗斯逃兵调到了克罗地亚,而这些所谓哥萨克人到这里便乱砍乱杀。

1943…1944年冬季和1944年夏季,帕韦利奇煞是可怜地抓住他那仅剩的一点权力不放:他把总理的职权委托给斯塔切维奇的一个年长的追随者曼迪奇,并且觉得自己不得不让亲德分子布达克担任外交部长。随着罗马的陷落和罗马尼亚的转向,整个巴尔干半岛都期望盟军会随时到来。大多数克罗地亚军队还准备欢迎他们。事实上,在9月初,最后的国防部长沃基奇计划在萨格勒布对德军反戈一击。德军风闻到这个阴谋,因此强迫帕韦利奇逮捕了他最后残存的同僚中最重要的人物;萨格勒布的局势现在确实变得荒唐可笑了。11月里,帕韦利奇的一个特使的确带着一份关于克罗地亚权利的备忘录去到卡塞塔的盟军司令部,但是象其余的意图一样,这个最后的尝试也是毫无结果的。形形色色的法西斯难民这时都集结在萨格勒布周围。这种阴惨的景象一直持续到1945年5月4日最后一批德军撤走和帕韦利奇通过迂回的路线终于逃到南美洲为止。这时,比较悲伤地离开克罗地亚的是马切克,因为他直到这时始终想同他的人民共命运。

巴奇卡和南斯拉夫巴纳特(南斯拉夫人将两处通称为伏伊伏丁那),即多瑙河北岸那片平坦地区的历史,在1941年至1944年间是比较平静无事的:这类地形是一支占领军所容易控制的。快到1941年底时,巴奇卡的一部分塞尔维亚人变得倔强起来,同时匈牙利军队在诺维萨德大屠杀中大施暴行作为报复。此后,许多伏伊伏丁那的塞尔维亚人都往西南撤退到波斯尼亚,在那里成了游击队主力部队中的一个师。至于巴纳特,希特勒曾向霍尔蒂暗示,它在适当的时候也要归还给匈牙利,虽然他的宠儿安东尼斯库曾经要求把它并入1918年落在罗马尼亚手中的古代巴纳特那部分领土。可是,实际上,它象塞尔维亚本土一样,完全被德军占领着,而且由于它拥有相当多的日耳曼族人,它是由当地的日耳曼人进行管理的。当奈迪奇政府在贝尔格莱德组成时,它任命了当地的一个日耳曼人泽普·拉普为巴纳特地区的副总督。选定这个人是得到巴纳特和塞尔维亚日耳曼社团领导人泽普·扬科博士同意的,而且实际上还赋予他可以在巴纳特地区随意任命他所喜欢的人员的权力:他的地位类似于阿尔特加耶尔在克罗地亚,或德国元首在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地位,但是他还处于拥有一个归他统治——也归德军统治——的特区的有利地位。

在塞尔维亚,1941年4月下半月和5月全月是一个难以形容的混乱时期。德国当局力图巩固他们的地位。只有一小批塞尔维亚法西斯分子组成了他们的党兹博尔,并在年长的廖蒂奇领导下支持德国当局。因为塞尔维亚人是一个不甘心失败的民族,而且他们居住的地方,其重要部分都是山峦起伏的荒野。此外,日耳曼族人和乌斯塔沙克罗地亚人所宣布的政策听起来象是要灭绝塞尔维亚人,这就使他们具有奋不顾身的勇气。一小股一小股战败的兵士带着他们所能保存的武器,逃进了塞尔维亚西部的舒马迪亚山区。德拉扎·米哈伊洛维奇上校在那里带着一批杂凑的追随者于1941年5月11日到达了腊夫纳…果拉高原。形形色色的切尼克人集团,内战期间曾不时骚扰这个国家的各种武装队伍(过去曾获得卡拉盖奥尔盖维奇政权的支持),都期望他来领导。这显然是由各派具有政治侵略野心的军官的那种大塞尔维亚沙文主义激起来的,他们以前都把野心集中在搞什么黑手或白手的组织上。切尼克人的正式头领是一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雄科斯塔·佩查纳茨,他这时在东南边陲的累斯科伐次地区扯起了旗帜。其他一些军人集团则撤退到最险恶的门的内哥罗群山中去,受到意大利人不那么奏效的控制。

与此同时,南斯拉夫共产党正在制订计划。它本身当时既不很大也不很强。可是,从1937年起,它已经由一个特别能干的克罗地亚人总书记(通称铁托)改组过了。铁托多半是在萨格勒布进行工作。后来,由于克罗地亚成立了乌斯塔沙政权,他就在1941年5月初转移到贝尔格莱德去。他的最得力的政治助手大概是塞尔维亚人兰科维奇和斯洛文尼亚人卡德尔。后来,他那支军队的参谋和司令员大多数是曾经在西班牙同弗朗哥进行过战斗的南斯拉夫人。在德军进攻贝尔格莱德和德军入侵俄罗斯这段期间,南斯拉夫共产党的任务成为当时和以后热烈争论的问题。他们的最粗暴的敌人攻击说,他们完全没有开展什么活动,而那个共产党员记者戴迪耶尔则在他的日记里宣称,他曾于1941年4月12日在贝尔格莱德收到过党的第一张战时传单,呼吁“南斯拉夫所有优秀的儿女起来保卫祖国,抵抗希特勒”。

随着1941年6月22日德军对俄国发动的进攻,一股激情席卷了南斯拉夫,其激烈程度可以同三个月前引起贝尔格莱德政变的那股浪潮相比拟,不过规模则要庞大得多。俄国再次成了南斯拉夫人的希望,他们从7月起到德国人在11月反攻时为止,一直以一种还说不上是连贯的或系统的反抗行动来对抗德军。起初,塞尔维亚战士们本能地同米哈伊洛维奇或其他一些切尼克人的司令们联合在一起,因为切尼克人基本上是塞尔维亚人,而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属于正教教会。共产党从一开始就组织得最好;它希望领导这股伟大的抵抗俄国的敌人的浪潮。9月里,铁托在离腊夫纳…果拉不远的乌日采附近设立了他的军事总部,并要求同米哈伊洛维奇举行一次会晤;这两个人在斯特鲁加尼克第一次会面,并比较含糊地同意合作去对付占领军。麻烦的是共产党军官的军阶问题,他们大多是前皇家陆军中的军士。但是愿意全力以赴的倒是共产党领导人,而不是切尼克人的头领,这就使得共产党人的运动具有一种可以吸收大批新兵的热忱和吸引力。1941年9月24日进入乌日采的正是铁托的游击队。在这个小市镇里,还有一个轻武器兵工厂,装备这些起义者的问题可以对付过去。这个厂既供应切尼克人,也供应游击队员。不久以后,德国人于10月21日在克腊古耶伐次镇屠杀了大约七千名塞尔维亚人,作为对游击队活动的报复。六天以后,铁托又在布拉伊奇会晤了米哈伊洛维奇,但是后者虽然当时接受了铁托的建议,11月初却把他的一批追随者从预定要向克腊累伏的德军进攻的联合爱国部队中抽了出去,并打算把乌日采从游击队手里夺走。德军正在准备进攻起义军的首次战斗,他们的任务由于切尼克人和游击队发生这样的冲突而大获方便。

从这时起,这场悲剧性的争吵成为南斯拉夫历史中一个突出的主题:它确实导致了这类争吵中最激烈、最狂暴的争吵。双方都有爱国者和暴徒,但是他们之间也有某些明确的争论点。米哈伊洛维奇的动机是:(一)由于克腊古耶伐次大屠杀,以及德国和乌斯塔沙的报复政策,担心这是灭绝塞尔维亚人的先声;(二)害怕发生革命性的变革。这第二个动机意味着他是赞成恢复卡拉盖奥尔盖维奇政权的,因为这个政权的性质是亚历山大国王规定的。这个国王要使这个政权,或者说故意听其成为既是塞尔维亚人对其他南斯拉夫人施行极端集权的专制政治,又是一种腐败的、在社会上消极的体制。当游击队占领一个市镇或一个乡村时,即使为时很短,他们也建立起一种全然不同的组织,一个往往为农民所尊重的农村委员会;它的命令看来都很公正,并且是以这样一种思想为基础的,即地方的管理主要应为当地那些穷苦居民谋利益,而不是为那些善于剥削别人的人谋利益。游击队那个口号:“法西斯主义必然灭亡,人民必然获得自由”,看来并没有什么复杂的意义。南斯拉夫农民并不是带有极其个人主义色彩的,农村自治组织这种主意也未必会使他们感到惊慌,因为许多村落本来就象——或者事实上已是——一个个大家庭了。至于游击队之所以可怕,那就在于他们那种“一旦发现敌人就以各种方式加以袭击”的不调和的政策,这便导致德军进行骇人听闻的报复,死了一个德国兵,就枪毙数以百计的老百姓,烧光村子,有时候还把妇孺都活活地锁在教堂里。由于铁托的战略极其富有机动性,在袭击附近的敌人交通线时,暂时控制一个村子,等到敌人进行反击时,又把他的人马分散开。这样,这个村子里的居民除非也参加游击队,否则就毫无防御能力了。米哈伊洛维奇和他的切尼克人既然一味担心德国人进行报复,而对游击队有所疑忌,他们在军事上无所作为的同时,就谋求政治“和解”了。到了1941年8月底,奈迪奇终于同意在贝尔格莱德主持一个表面上顺从德军的塞尔维亚“民族自救政府”。人们说他自己也认为是一个贝当式的爱国者,只想赢得时间以保存他的民族。当然,他和米哈伊洛维奇有着好多共同之处,并且彼此各按需要互相利用。至于切尼克组织的正式头领佩查纳茨则公开支持奈迪奇。

因此,到了当年年底,德军在进攻塞尔维亚游击队时既得到了奈迪奇的帮助,又得到了形形色色切尼克集团的帮助,从而把有的游击队赶进了新帕扎尔州,但更多的是赶进了黑塞哥维那和波斯尼亚。在波斯尼亚,乌斯塔沙的种种暴行竟然为游击队准备下了一场欢迎。1942年1月,游击队在波斯尼亚东部顶住了德军和乌斯塔沙的又一次联合进攻。

在塞尔维亚人第一次起来抗击德军的同时,门的内哥罗人也起来抗击意大利人。1941年7月12日,门的内哥罗的分离主义者(“绿派”)在意大利人的支持下,在策丁耶召开了一次国民大会,但是下一天,大多数人民都起来反对他们,使得意大利的占领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意大利军事长官皮齐奥·比罗利将军因此同当地的切尼克领导人斯塔尼西奇和久里西奇达成了协议(后者是米哈伊洛维奇的私人朋友),并通知他们,如果他们不干扰意大利驻在策丁耶、尼克希奇和波德哥里察这几个城市的驻防军,他就可以把山区让给他们。战斗时进时退,以游击队为一方和以切尼克人及意大利人为另一方的冲突,同门的内哥罗那种野蛮的部落世仇混在一起了。1942年2月,游击队“以门的内哥罗人那种典型的浮夸”宣布,解放了的门的内哥罗是苏联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此的反应使得皮尔齐奥·比罗利和那些切尼克头领们能够于1942年春季在赤色分子所谓敌军的第三次攻势中起来攻击游击队,并把他们赶了出去。米哈伊洛维奇暂时把他的司令部迁至门的内哥罗的上利波沃。最后,在6月里,铁托本人率领打败了的门的内哥罗和其他一些游击队从黑塞哥维那转移到波斯尼亚西部。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的山区暂时落到了切尼克头领们的手里,他们有时并不受米哈伊洛维奇的控制。少数几支游击队留了下来,隐藏在各处。一些市镇和主要交通线依然掌握在德国或意大利军队的手里。

铁托到1942年10月初才到达了比哈奇的一个合适的作战中心。这时候,游击队已经控制了波斯尼亚的一大部分并且占据了西北方的利卡高地。铁托决定在比哈奇召开一次南斯拉夫各族人民代表大会;大多数代表是来自各个解放区的共产党人,不过也有其他地区的代表,以及代表几种其他观点的人士——事实上,这次大会是由来自贝尔格莱德的一个年长的克罗地亚民主主义者伊万·里巴尔博士主持的。1921年当议会在贝尔格莱德开会,通过取缔原来的南斯拉夫共产党的议案时,主持会议的就是他。南斯拉夫全国反法西斯解放委员会(A。V。N。O。J。)于1942年11月26日和27日举行了两天会议。它被认为是解放区政府的中央机关,其职能是协调许多地方性的新组织的活动,使共产党官员在解放以后可以通过这些新组织去进行政治教育。它还公布了一个六点纲领,其中第二点保证私有财产和个人的首创精神,第三点是在举行民主选举以前不作一切激烈的变革。但是,第六点最重要:“民族解放运动完全承认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马其顿以及所有其他地区的民族权利。……它保证南斯拉夫各族人民的民族权利得到维护。”在经历过民族与民族间的大屠杀后,铁托提出的成立真正的南斯拉夫联邦的这种希望,越来越吸引了观点极不相同的男女到他的运动中来。苏联控制的“自由南斯拉夫”电台在英国广播公司继续为米哈伊洛维奇大唱赞歌的时候,广播了比哈奇大会的消息。

伦敦的南斯拉夫流亡政府最初继续由西莫维奇将军担任总理,但是在所有的流亡政府中,这个流亡政府大概是最惹是生非的了。它的克罗地亚成员显出了他们的好斗本性,它的塞尔维亚成员则发泄了他们对克罗地亚人的仇恨,从而把贝尔格莱德的最坏的传统保持下去;他们的习惯和偏见为他们那些具有较强的沙文主义的外交人员和军人所利用。在米哈伊洛维奇同伦敦建立了无线电联系以后不久,斯洛博丹·约瓦诺维奇教授当了总理,米哈伊洛维奇晋升为陆军上将,并担任了军政部长(1942年1月)。由于他是在南斯拉夫领土上独一无二的部长,因此他就成为彼得国王在那里的唯一代表,好多塞尔维亚人都深受这一职务的威望的影响。英国广播公司出于礼节与策略,不得不尽力支持这个流亡政府,而它那些代表就利用他们的地位,使用自己的密码发出英国人不可能会同意的反克罗地亚和反共的电文。在米哈伊洛维奇将军决定采取步骤按兵不动,或直接同意大利人、间接同德国人断断续续地合作以反对那些从他自己的各项标准说来是根本的敌人——共产党人以后,他们还利用英国广播公司来描述这个将军的那些英勇作为。或许应该再说一遍,米哈伊洛维奇对许多切尼克领导人的控制是徒有其名的——他根本没有铁托那种中央集权的组织——而且象黑塞哥维那那个机警的塞尔维亚律师耶夫杰维奇等那些人都是自作主张地同皮尔齐奥·比罗利进行谈判的。

1943年1月22日,轴心国军队发动了一次较为猛烈的攻势,德军称之为“白色行动”,其目标是攻击两个月前才在比哈奇宣布成立的那个尚在萌芽状态中的国家。铁托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是,他既没有飞机又没有可以对付德国空军的高射炮。在这“第四次攻势”中,米哈伊洛维奇和那些重要的切尼克人队伍,同某些乌斯塔沙军队一起,第一次公开地“作为轴心国司令部联合部署的大规模行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作战。铁托决定在讷雷特瓦河畔迎敌,于是切尼克人和游击队就在科尼奇展开了一场长时间的、极端险恶的战斗,游击队遭到了惨重的损失。最后,切尼克人被打垮逃跑了。游击队员都是“进步的”,而且(一有可能)总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切尼克人则具有优雅的传统,蓄着浓密的胡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