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秦始皇的功绩 > 第125部分(第1页)

第125部分(第1页)

胡亥如今已长成十七八岁的翩翩少年了,但依旧吃喝玩乐、逗逐猎奇、不学无术,典型的花花公子的德性。那么多的师傅都被他气走了,唯独赵高变着法儿逗他玩,很对他的心思才没被赶走。赵高巴结他固然因为他是始皇最喜爱的少子,但是以胡亥的智力,根本看不出赵高更深的用意,那就是凭借与胡亥的亲密关系,伺机控制始皇和大秦的天下。

公子扶苏离开咸阳去北部蒙恬军监军后,赵高喜出望外,便唆使胡亥时常进宫讨好始皇,始皇见这个不肖之徒变得知礼懂事了,高兴得不得了。以为是赵高教导之功,更对赵高加倍宠信。赵高见到胡亥,说明始皇出巡之意。胡亥高兴地说:“父皇要出巡,那太好了,我正可以玩个痛快。”

赵高一听,哭笑不得。这种不成气的东西除了玩乐,什么也不知道。不过,这样更好,赵高正巴不得嬴政的儿子都这副样子呢。于是,谄媚地说道:“小公子在宫里还没玩腻吗?何不跟随陛下一起出去巡游天下,那是何等的风光。”

“不,我不去。”胡亥连连摇头说,“在父皇身边,时刻要挨骂,我乐不起来。”

“公子之言差矣。陛下出巡,不单单是游山玩水,还要处理很多国事,哪有功夫顾着公子。公子放心,有老臣在,一定让您玩得开心,还不会挨骂。”

胡亥最相信赵高,他有的是办法糊弄皇帝,于是,高兴地说道:“好吧,我去向父皇请求。”

赵高在他身边又交待了几句,才放心离去。

始皇见胡亥请求随父出行,颇为奇怪。因为他每次出巡都没带公子们同行,即使年龄最长、卓有政绩的扶苏也没跟随。其他的公子也不愿意跟随他这样严厉的父亲出巡。始皇亲切地问道:“胡亥,你不留在宫中读书,为什么要随父皇出巡呢?”胡亥按照赵高所授回答说:“儿臣已长大,是该为父皇分忧的时候了。可是,儿臣不知天下之事,何以替父分忧。儿臣便想出去,一则陪伴父皇,二则熟悉一下天下之事。”

始皇一听,又惊又喜,说道:“皇儿真的长大了、懂事了、快去给你母亲告个别,准备一下,随父皇动身。”

十月癸丑日,咸阳城内一片深秋的景色,始皇巡行的车队再次驶离咸阳。陪同巡行的有丞相李斯、郎中令赵高、公子胡亥和一批文武官员。右丞相冯去疾留守咸阳。

浩浩荡荡的队伍出咸阳,经蓝田、商县、商南,过武关、沿丹水、汉水一路前进,十一月抵达云梦湖边的九疑山。

一路上,始皇不忘国事,每到驻驿地,便召见当地官员乡老,询问地方的乡情民意。可是,有李斯和赵高两个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高手在旁,他听到的只是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始皇已经习惯于这种颂德的声音,丝毫没产生怀疑,心情也显得非常愉快,抵达九疑山时,他游兴大发,吩咐停车。

“陛下,您想看看九疑山?”以往出巡,总是李斯跟随始皇左右,但是这一次却变成了赵高,他已不再驾车,专门陪伴皇帝。李斯则是跟在他们左右转悠。始皇点点头说:“朕听说虞舜死后就葬在此山,成为九疑山的山神。有些腐儒诽谤诋毁朕躬,动辄以虞舜为贤,好像只有他们敬重虞舜。朕今天不只是要游山,还要在山上祭祀,以示对虞舜的敬重。吩咐下去做好准备。”

赵高遵命,传下旨意,便与内侍一起搀扶始皇登山。九疑山并不太高,但是,因为这里的气候比西北偏暖,所以虽近秋冬,山上仍有苍翠之意。尤其是成片成片的苍松,山谷野花更让人感觉不到秋尽冬来。始皇到了山顶,却只看到两座土丘,不见祠庙。笑道:“都说楚对虞舜尊崇之至,怎么连座祠庙也舍不得修建?”赵高陪笑说:“是啊,这些人只是嘴巴说得好听,却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回头臣让少府拨款,让地方上修座祠庙,不知圣意如何?”始皇正要点头同意,李斯忙近前说道:“郎中令何必画蛇添足,楚人不修祠庙,那是因为虞舜不尚奢华,所谓,茅顶竹椽,泥土三防。虞舜的茅屋以竹作椽,屋前的三阶台阶用土筑成。楚人因此只留虞舜坟葬不修祠庙。”

始皇一听,毕竟还是李斯有学问,说得在理,便命内侍们在土丘前摆正祭祀,赵高却暗恨李斯卖弄。

始皇对着土丘躬身稽首,算是行了祭祀之礼,李斯、赵高等人则是跪拜叩首,以示敬重之意,祭祀完毕,始皇下山。

巡行队伍由云梦湖乘船顺江而下,途中始皇又弃船登陆,游览庐山。庐山有大禹治水时留下的石刻记功,始皇亦命李斯刻石颂功,以与大禹媲美。

从庐山上下来,继续顺江而下,至会稽郡始皇登陆,巡视会稽郡郡治吴中。会稽郡守与属下官员百姓出城十里跪迎,争相称颂始皇帝功德。始皇下车,接见地方乡老,细心询问郡情,得到的答复自然又是百姓归心、安定太平之类的颂德之声。

吴中百姓一半被官府所迫,一半出于好奇都在沿街跪迎,观看始皇的车队。项梁和项羽叔侄也夹在人群中。当车队仪仗经过时,他们都看傻眼了。始皇的出行,车马如梭、戟甲如林、宫监如云,这种气势、规模是任何诸侯无法相比的。项羽情不自禁,脱口而出说道:“原来嬴政做皇帝这么有派。日后,我一定取而代之,过过做皇帝的瘾。”项梁吓得赶紧捂上他的嘴巴,把他拉出人群,说道:“侄儿有此大志,固然可喜,可是,当着那么多人说这种大逆的话,你不要命了。”项羽却挣开他说道:“怕什么,侄儿也是条真龙,这就去联络吴中子弟,准备起事。”项梁慌忙劝阻道:“时机未到,不可莽撞。你要做出头鸟,只会身首异处,成不了大业。”

项羽才罢休,叔侄结伴而去,做着起事前的准备。

始皇驻驿吴中城内会稽郡衙。已任南海尉尉佗奉诏已来多日,准备向皇帝述职。

始皇当晚召见尉佗,尉佗禀奏多年经略南海的情况。经过多年的努力,尉佗的计划一步步得以实现,秦军没费一兵一卒,终于把势力渗透诸越之地。尤其是始皇发刑徒五十万戍边,同越人杂居而处,尉佗推行同化通婚政策,短短几年,使中原文化遍及关中、南海、桂林等三郡。照此下去,用不了几十年,诸越与中原便会融合为一体,再也没有中原人和南越人、西瓯人之分。始皇对尉佗的政绩非常满意,正欲褒奖,尉佗却跪地请罪说:“臣在南海执行陛下的《焚书令》不力,请皇上降罪!”始皇一怔,旋即恍然大悟,笑道:“你不说,朕差点忘了。的确有人上奏朕说南海地区没有如实执行《焚书令》。当时,朕被《焚书令》引发的各种风潮搅得头昏脑胀,唯独南海是一片平静之地,甚至在执行《焚书令》之前,也没有发生以文乱法的事,尉卿不说,朕也知道其中的原因。”尉佗倾然道:“陛下圣明。的确,南海与中原之地不同。在中原,诗书礼条诸经和百家之说被尊奉至圣,或为不可质疑的圣人之学,所以才有儒生以文乱法、诽谤朝廷新政的事件发生。但在南荒,中原之学本就缺乏,要是将这点中原文化精髓尽皆除去,臣的同化政策如何推行?恐怕连中原人也会被当地人同化,成为化外蛮夷。”始皇笑道:“尉卿所言,朕早已想到,所以不曾降罪,不了了之。其实,任何事情过与不及都不是好事,譬如儒学,朕也不是反对,而且敬重儒学之士。可是有些腐儒,顽固不化,硬是拿书中的古礼古制诽谤当今,这就是过头的表现。”尉佗磕头谢恩。

始皇在吴中歇息数日,便由尉佗陪同南行,准备渡钱塘江登会稽山。可是,到了江边,因为风浪太大,无法渡船,只得西行一百多里地,从富春江渡水。

会稽山南北走向,纵穿会稽郡的中部。相传大禹当年在会稽山主峰大会诸侯,始名“会稽”,即“会计”的意思。

始皇登会稽山,有望祭大禹之意,在山顶以望南海,表示不再南行巡视,就此北上。

从会稽山下来,始皇又在江浙一带巡游,憩阼湖、互邻县、游会稽、渡红乘。转瞬已到早春二月,风和日丽、百花盛开。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在南方度过了冬天。他对江南之游非常满意,此刻游兴正浓,决定改变由此取道回咸阳的既定计划,而由江乘渡江,沿海滨北上。李斯劝谏说:“陛下保重龙体要紧。此时北方正值乍冷乍寒的早春季节,沿海更是潮湿阴冷,极易染病。臣以为还是就此回京为上。”赵高也难得地附和李斯,劝阻始皇北上,理由也是为主上的身体担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