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我为祖国献力量 > 第481章 加把劲(第2页)

第481章 加把劲(第2页)

如果真能实现,这样的系统将显著提升发动机性能,在空战中可能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然而,这也意味着需要对发动机进行改动。

“这套系统确实引人注目……”

杨韦合上笔记本,语气中带着遗憾:“但考虑到与俄易斯留里卡研发的AL31FN对接的问题,短时间内难以见到成果。”

许宁对此早有准备,他建议采取分阶段实施策略。

“我们可以先在俄制发动机上安装一个简化版的控制系统,采用基本的自动节流阀来改善进气条件;

虽然效果不如完整版,但也足以扩大发动机的操作范围,确保飞行安全。”

“等到国产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成熟并装配到飞机上时,再升级为全功能主动稳定性控制系统。”

杨韦停顿了一下:“你的系统要求飞发匹配非常高,即使涡扇10按时完成,恐怕也需要重新研发进气道……”

许宁的回答直接且大胆:“我们要彻底改!”

他接着解释道:“我们可以借鉴之前八三工程的经验,首先制造两架基于现有研发的原型机,用它们来测试飞机的基本结构、空气动力学和飞行控制系统。

等国产发动机准备好了,我们再推出一个改进了进气道的第二版研发。这样,我们只需要专注于动力系统和主动稳定性控制系统的试验,不会造成资源浪费。”

原本,许宁差点说出了“枭龙”项目的名字——那个在试飞阶段更换过进气道的经典案例,但他及时调整了措辞,毕竟现在讨论的这个项目还只是个概念。

杨韦对面坐着,一脸震惊。611研究所请许宁来协助十号工程,没想到他会如此投入,甚至提议改变整个项目的进度安排。

作为一个主要负责人,让外人这么深入地参与自己的项目确实不寻常,而提出造两版原型机的想法听起来也相当激进。

然而,许宁的方法有其合理性:第一版研发可以全面验证飞机性能,第二版只需完善细节,并不会带来过多额外成本。

如果最终成品真能实现主动稳定性控制,那将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杨韦不得不承认,自己被这个想法打动了。

看着他沉思的样子,许宁知道他在犹豫。于是,许宁决定加把劲。

“说到十号工程的第二版研发,年初时我与贵航的团队有过交流。”

这句话引起了杨韦的好奇,他抬头望着许宁,心中满是疑问。

贵航,作为咏都611所和132厂的支持单位,虽然熟悉,但现阶段仅能生产歼教7教练机,远不具备介入十号工程的能力。

“他们打算在歼教7的基础上开发新一代高级教练机,我提供了总体研发方案和仿真技术支持。若一切顺利,计划在这个项目中首次尝试dsi进气道技术。”

随着90年代的到来,航空工业吸取了过去几十年的教训,发展出了一套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验证方法。

除了极少数关键技术需要专门平台验证,多数新技术可以在已有型号升级过程中逐步引入,以分散风险。

由于许宁的努力,八三工程得以顺利定型,更重要的是,航空技术研发流程得到了优化,这一策略得以广泛采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