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县南门外不远有座亭子,下午时分,赵博安正在这里等待,不久一支车队从东边驶来,他略有些激动的来到道边。
车队中奔出一骑,来到近前,正是赵前。
“宗主,一路都很安全,没出事。”
“好,三郎他们出发了?”
“他们比我早走一天。”
车队行驶过来,嬛嬛掀开马车前边的帘子,望着赵博安,微笑道:“夫主,娘在后边车里。”
嬛嬛身边露出两个小脑袋,虽然大半年没见,灵儿倒也没认生,说道:“爹。”
赵博安点点头,摸摸两个孩子的头,旁边的儿子不记得他,说什么也不开口。
“我先去拜见阿母。”
“快去吧。”
来到后边,高氏已经下车,正在活动手脚,旁边是盼儿和冯氏。
盼儿欢声道:“大兄,我们都来了。”
冯氏行了一礼,轻声道:“大兄。”
赵博安还了一礼,又对高氏行礼道:“阿母,路上辛苦了。”
“也没多辛苦,几年没出来,一路都是赵家的村子,我看着高兴,累了也有歇息的地方。”
“天色不早了,先回衙门吧。”
“好。”
赵博安骑马走在高氏车旁,陪着说话,临近傍晚,有不少人急着回城。守门的兵丁早已得到吩咐,把百姓阻挡在外,让车队先行入城。
高氏看着外边的人群说道:“这样耽误别人进城了。”
“一会我让他们晚一刻钟再关门。”
“那就好,没想到有这么多人。”
自从燕国灭亡,平阳郡到太原郡的道路通畅,杨县处于交通线上,来往的商队开始变多,加之县里免去过境税和商税,城里略微繁华了些。
晚上家人都安歇以后,赵博安回到卧室,才有时间和嬛嬛说些体己话。
“这次出来不用着急回去,先待半年再说。”
周围无人,嬛嬛胆子也大了起来,说道:“想我了?”
“对!想你和孩子。”
“夫主,我也想你,可是我们都出来,家里怎么办?”
虽然嬛嬛一直没说流言的事,但也有点担心,赵博安安慰道:“家里没事,现在赵家一千多户,七千多人,把他们团结在一起的是我,没人能撼动我的位置。”
“哎!因为这事,我和弟媳兰氏都有隔阂了。”
“这次出来你没邀请她?”
“她怀孕了,在兰村待着呢。”
“你不用操心二郎,他不久也要出来做官。”
“真的?”
“恩,我都打点好了,就等上面任命,赵家要有更多的人出来做官,窝里斗算什么本事。”
放下一桩心事,嬛嬛一拍双手,说道:“我差点忘了,临出发前,吕先生让我告诉你,赶紧盖学堂。”
今年秋季正是两年一次招收幼童的时候,包括乞活军在内,大概要招收六百多人,原打算把预备家丁移到赵家堡兵营,学堂学子也不太多,那样挤挤也能放下,但现在还有黄河以南的流民后代,实在是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