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蕙兰在挑东西,弯腰的时候瞅着孩子们都在跟前,就闪了个神,结果一晃眼栓子大喊大叫,我吓得拔腿就往跟前跑啊,就看见栓子挡着他姐姐,用脑袋把那人给撅个跟头,我就用弩箭对着他,传虎拿了我们买的东西送回马车,就这一点功夫就被盯上了,可把我吓死了,因为这事传虎把人送到衙门去,据说还解救了好几个官家千金呢,拐了好多女孩子和男童呢。”
“真的呀,我的天啊!你们可真是幸运了,秀雅没啥事吧。”李母也急的站了起来。
“没事,就是吓着了,当时就被栓子把人给抢了回来,要不我说你孙子长大了,懂事了,没白疼呢。”巧兰提起这事都觉得挺骄傲的,儿子反应很快,当时处理还算可圈可点,关键是拦住了人。
相爷听了也一个劲点头,“栓子好样的,做的不错。”
“那当然,我爹娘给我说了,男儿大丈夫就要保护母亲姐姐妹妹,这是我做爷们的责任和担当。”栓子得意的拍着胸膛,一副很臭屁的样子。
“嗯,值得表扬,你的功课做完没?你煜哥要来青山县接手县太爷的位置了,你要是偷懒,他可是狠手段,你可要小心哦,别怪爷爷不提醒你。”相爷得意地笑笑通知了这个消息。
“啊,我大哥要来了呀,哎呦喂!我活不成了。”栓子歪倒在李母怀里装死。
“哈哈哈!煜哥要来呀,哎呦太好了,可有人替我收拾这个兔崽子了,在船上一直玩啊,抓都抓不住呢。栓子你大哥要来了,你等着被拾掇吧。”巧兰高兴地手舞足蹈。
儿子太聪明也是很累的,因为你不会教,害怕教错了孩子长歪了,你会的孩子都会比你还精通呢,你说不出个一二三来无法说服他,所以这就很难教了,这也是巧兰感觉到力不从心的原因,八股文她根本就不懂,孩子糊弄他也不知道啊。
栓子撅着嘴坐起来,“好吧,我去补功课,我大哥什么时候来啊,我也想他了,我给他带了礼物嘞。”
“咦,你啥时候买的,我定做的玉佩?”巧兰给李煜也定做一块质地很好的羊脂玉佩,也是感谢人家教导了自己儿子,拿栓子当弟弟看,没少调教,这就是当亲戚处着了,不在意这点小钱啥的了。
“不是那个啦,我没有那么不要脸好吧,那是你们送的,又不是我送的礼,我给我大哥选了一个匕首,还有他一直想要的一本古籍,那次去城里书店选墨锭的时候,我看见的就买了,不过是个拓本。”栓子很得意的笑了。
“真的呀,你眼睛够利的呀,不错,你哥没白疼你,好样的孩子。”巧兰眯着眼笑着夸奖孩子,作为母亲,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要有一颗感恩之心,不能把别人对你的好视为理所当然,这样长期以往肯定要把孩子养歪了。
“嘻嘻!太爷爷,我拿给你看啊。”栓子一激灵坐了起来,跑去箱子里翻箱倒柜了。
“哦,是真的么?你瞧仔细了没?”相爷也很感兴趣的坐在那等着了。
“嗯,我看了好几遍,应该不会错,您帮我掌掌眼,我记得我哥就想要这个来着,在京城没找到,可惜我也没找到正本,只有拓本了。”栓子跟着相爷不光跟着读书了,也跟着学了不少古董方面的知识,包括男孩子的礼仪教养,和君子六艺的启蒙等等,全方位的世家子的标准,教导栓子的。
相爷拿了书仔细的看了半天,才露出笑容,“恩,确实是拓本,这回眼光不错。”
“传虎得了一些好玉石,我瞧着家里人多,就给孩子们都订做了一些玉饰,也给琪哥和煜哥订做了玉佩,都是一块玉上面掏下来的,您瞧瞧,这个图案怎么样,这是我自己画的,把他们的属相放了进去,你觉得怎么样?”
“嗯,不错画的好构思也好,不错,老太婆你收起来,回头煜哥来了你给他,这么好的玉一点瑕疵都没有,也很难得。”相爷也不客气就收下了。
第912章送礼
巧兰见相爷不推辞也是十分高兴的,相爷来李家这么久,也就收了她和李母的东西,李母送的是自己做的衣服鞋袜,照顾老人十分妥帖用心,相爷给李母脸面和尊重,对巧兰是时间磨出来的那份情义,其他人的礼物再也没收过一件,好在李家人也没啥送的,也不讲究那个,平时给俩家那边送礼也都是不值钱的吃食啥的。
村长几次送礼相爷看都没看,里长也来过,都是微笑待客客气疏离。
“栓子,走了,回屋做功课去。”相爷拉着栓子回屋了。
“奶奶,煜哥怎么回来这呢?我知道县太爷任期要满了,还不知道他要来啊。”巧兰问起这事来。
老太太笑了笑说道:“主要是你爷爷觉得煜哥的婚事不用着急,还是需要到地方锤炼两三年才好,爷们大丈夫要先立业么?京城有些人动作不断,烦得很,你爷爷一琢磨就把人弄来了,想着给煜哥也增加点履历,这里条件好各方面都是极好的,在一个青山书院耗费了你爷爷这么多年的心愿心血,不能随便选个人把这里给弄砸了,李家那边也觉得合适,就推荐了煜哥过来,皇上还很给脸面,就应了,令已经下了,过些时候就能过来了。”
“哦,这样说来还是爷爷想的周到,好不容易这里又这样的安稳和富庶,换个贪官来一把全搂走,我们老百姓可要哭了。煜哥来就太好了,他来了好好干上几年,咱们这也就稳当了,再来人想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巧兰一琢磨确实如此。
青山书院逐渐起来了,名声质量在稳步提升,青山县也成了大家嘴里的香饽饽,肥肉,如今还不是根基深厚的地步,急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接班人过来,平稳度过这几年的时间。
不然前期大家辛苦筹谋全都会化为泡影了,这也不是相爷和县太爷他们愿意看到的,所以青山县两家不会任由别人随便插手的。
老太太笑着点头,“是呢,正是因为这些考量,所以才来的。”
“哦,那煜哥的婚事怎么说呢,不是说要先成家在立业的说法么?成了家是不是就显得更成熟一些了?”巧兰说的是在朝堂的讲究了。
“你爷爷说了,等到冠礼在定亲也合适,他心里已经有了属意的几家大家闺女,品行家教都是十分严格的,名门望族之女。”老太太偷偷跟巧兰耳语。
巧兰认同的连连点头,“奶奶,对的,您跟我爷爷想的太长远了,太对了。我哥娶了我嫂子蕙兰,你看各方各面都不一样了,带着我哥都能一起扶持进步,和我娘关系也处的好,坦荡荡的做派,特别好,这样的教养是不一样的。娶妻当娶贤。”
巧兰是认同这个道理的,妻子的好坏和教养真的十分重要,不说远的,就说帮衬丈夫里外应酬,这能力和交际敏锐度就是一大助力了;再说孩子启蒙,真正启蒙是做爹娘开始的,当孩子刚开始有认知的时候,一举一动的教导都是做爹娘的来教,而在古代的父亲,多半都是三岁以后才插手管教,他们时间也不多,白天不进后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