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定不辱使命!”三人齐声说道。
李复看了看殿下众人,说道:“若无其他要事,今日便散朝吧。”
群臣齐声高呼:“恭送圣皇!”
李复起身,在警卫连的簇拥下离开了金銮殿。
大臣们这才缓缓直起身来,彼此对视一眼,神色各异。有的长舒一口气,仿佛解脱一般;有的则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思考着接下来的任务。
吏部尚书匆匆离去,准备着手统计人力之事;户部尚书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也赶忙往户部衙门赶去。
文思哲脸色阴沉,脚步沉重地走出殿门,心中不知在想些什么。
冷渊、张大彪和冷一则凑在一起,低声商议着兵部的事务。
其他大臣也各自散去,整个皇宫逐渐恢复了平静,但一场变革的风暴已然在这朝堂之上悄然掀起。
御书房内,檀木书桌宽大而厚重,上面整齐地摆放着文房四宝和堆积如山的奏折。四周的书架上摆满了古籍经典,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墙壁上挂着名家的字画,增添了几分文雅之气。
李复不禁想起曾经李伯纯在此处理事务的情景,那时的他或许只是贪图享乐,才导致了如今的局面。
此时,警卫连的战士们手持钢枪,身姿挺拔地分别在御书房门口、窗边等各处站岗。他们目光炯炯,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仿佛一尊尊不可撼动的雕塑。
李复走到书桌前,坐下,深吸一口气,开始翻阅起那些亟待处理的奏折。
李复翻开面前的奏章,只见一份份奏章中所述之事纷繁复杂。
有地方官员上报,因战乱导致农田荒芜,今年的粮食收成大幅减少,请求朝廷拨发赈灾粮款,以解百姓饥饿之苦。
又有边境守将急奏,邻国近来在边境频繁调动兵马,似有侵犯之意,请求增派援兵,加强防御。
还有官员弹劾某位大臣贪污受贿,中饱私囊,致使民生工程停滞,百姓怨声载道。
更有一些奏章是关于教育改革的提议,认为应当广设学堂,培养人才,以振兴国家。
此外,也有关于商业发展的建言,希望朝廷能够减轻赋税,鼓励贸易,促进经济繁荣。
李复看着这些奏章,眉头紧锁,“难怪历史上的皇帝都不高寿,每天都是这些事情,那不得累死!”
随着李复全神贯注地处理着一份又一份奏章,不知不觉,窗外的阳光已渐渐西斜,天色渐暗。
他揉了揉发酸的眼睛,伸了伸僵硬的腰,这才惊觉时间已至傍晚。
“这一天竟过得如此之快。”他喃喃自语道。
李复正准备起身活动一下,却发现屋内光线昏暗,他下意识地想去按台灯的开关,手伸到一半却停住了。
“这皇宫还没通电。”他皱起眉头,心中涌起一丝无奈。
此时,身旁的太监小心翼翼地说道:“圣皇,奴才这就去点蜡烛。”
不一会儿,几支蜡烛被点燃,昏黄的烛光在屋内摇曳,映出李复略显疲惫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