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日月明的意思是什么 > 第一百四十五章 科举1 新科举145(第1页)

第一百四十五章 科举1 新科举145(第1页)

“什么是‘仁’?仅仅只是不忍之心吗?不忍之后又如何呢?”越来越转向正南的阳光令皇极殿上越来越明亮,面向阳光方向的王战声音朗朗,已经偏于古铜的面容上光彩照人,“朕以为,掬上一捧泪,然后却无所作为,即便不是假仁假义,也只是小仁小义。对于亿万百姓来说,让他们平安喜乐才是真正的‘仁’。”

农历七月十五,皇帝召开的临时大朝会上,经过了田赋新政、商税矿税、藩王自食其力、贤臣小人等等论辩后,类似问难的对答一直在持续。

殿上饱读诗书、通晓圣贤微言大义的大臣们,面对皇帝,平生第一次升起了心力交瘁之感:“天启”之后,皇帝真是圣人转世吗?怎么有如此之多的想法?没有任何寻章摘句,却让人完全无法反驳。其磐石般的事实所导出的大义大势非任何机巧所能应对,字字句句如同煌煌天道。大势覆压之下,任何不涉百姓民生实事的空谈都是那么虚弱无力。

他们第一次觉得自己的官场智慧不够用了,以往听上几句似乎不找边际的话就能知道对面之人暗藏的意思、七拐八拐的心思,如今面对皇帝明明白白的言语却有了跟不上思路的感觉。

“平安喜乐,说起来只有区区四字,简单无比,可百姓真实的喜乐从哪里来?朕以为,喜乐分为几个层次,最低的层次,吃饱穿暖,无人欺压;再高一些,一旦受欺压,求告有门,法制公平;又高一些,那便是国富兵强,百姓人人皆以身为大曌子民为荣,行走万国皆可意态昂扬,宛如强汉之时汉官之威仪。”

“然而历朝历代兴亡交替,或二三百年,或三四百年,从无真正长治久安者,强汉亦不能例外,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观此兴亡可见,历朝历代之读书人没有能力为亿万百姓实现平安喜乐、实现这平安喜乐之‘仁’。”

“然而,朕一定要实现这平安喜乐之‘仁’,所以,朕打算让明年的科举暂缓,改良科举科目,改良读书人,三年之后,再行新科举。”

王战语调铿锵,层层剖析,层层递进,在群臣脑子不由自主的高速运转中推出了自己的打算。

“改良科举科目?改良读书人?圣上是要废除圣道、令科举名存实亡吗?”刘宗周猛然出班,话中已经带上了颤音,失仪地直视着皇帝。

其他的大臣也是面面相觑,许多人都看着孙承宗这边,孙承宗却没什么特殊表情。这些人看着孙承宗的淡定,都以为孙承宗早已知晓皇帝的心意,殊不知,孙承宗也不知道。

孙承宗一方面只是因近来每天的耳闻目睹而盲目的相信皇帝学生,另一方面,也是在万岁山对格物实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已经感觉到单纯八股的极大弊端,心中已经不自觉地、隐隐约约地有了些新想法,所以面对皇帝的新科举之说才没有猛然听闻的惊讶、在同僚面前显得很淡定,似乎作为心腹早就知晓了皇帝的打算。

对于皇帝要实现真正的“仁”、以及如何实现真正的“仁”的论述,他们并非不受触动,只是在他们心中“科举”二字代表着天下读书人的希望、代表着如何为国家选材,地位太重了,所以他们竟然短暂忽略了地位其实也极重的“仁”,注意力都盯在了皇帝对于科举的变革上。

“朕不是要废除科举,更不是要废除圣道,而是要培养能以实务经世济民的官吏。朕之新军都要人人学习四书,并且还要考核,朕怎么会废除科举、废除圣道呢?之前朕就对卢象昇他们说过,大曌从此以后,猛将必拔于卒伍,宰相必起于州县。朕的目的是,不通实务者不得为官,科举胜出者亦不得直入翰林院为京官,必须在州县为官为吏,在事关百姓的事务中历练,做出实绩者才能升迁。”王战完全正面的回答刘宗周,且明确定下了今后选官用官的标准。

废除科举制?笑话!王战可是绝对赞同科举制的,无论文科举还是武科举。废除科举制,拿什么来选拔人才?难道又回到举荐制?谁能有举荐的资格?又有几个人、几个官会真正举荐穷家小户出身的学子?那底层百姓可真是永无出头之日了。

所以,王战对刘宗周说的是真心话,他只会完善科举制,充实学习的内容,加重作弊的惩罚,但绝不会因噎废食去废除科举。

王战知道科举制不完美,但是王战也相信,对于天下最大多数的老百姓的孩子来说,没有比科举制更接近完美的了,尤其是改进了所学内容之后,科举,于民是最公平的选择,于国,也是最好的选择。

于当今大曌来说,若说还有不完美的地方,那就是这些科举考出来的家伙会与皇帝对抗,而这种对抗并不总是为了他们口中的老百姓,经常是为了他们自己。不过这世上哪有完美?能相对的多接近一点就不错了。

“那为何要暂缓科举?须知天下学子寒窗苦读,都盼着金榜题名。若圣上担心中举者不通实务,大可中举之后令其在原有观政基础之上另行加强,深入州县再观政半年,也不必暂缓科举令天下士子失望。”

刘宗周咬定不放,生怕按皇帝的做法,久则生变,于天下读书人中酿成什么不好的结果,是以还是很不放心地紧紧追问,一定要从皇帝这里得到更明确的回答。不过听到皇帝说“新军都要人人学习四书”,他的紧张也稍有缓解,语气和缓了一些。

“不能进行系统的学习,仅仅是在观政的基础上加强,修修补补,远远达不到朕的要求。所以,为了要让将来的百官能通实务、出实绩,朕要增加科举学习的内容,待学子学会之后再考。”

面对刘宗周的追问,王战继续阐释推迟科举、变革科举的道理,并且是一气呵成的阐释:

“朕再强调一遍,朕是真的认为科举不能废除。科举不但不能废除,反而要加强。但如何加强?朕思来想去,当然是应该按照圣人之真意去加强。而欲知圣人真意为何,则当听其言、观其行,学习圣人所传之学问,结合圣人之身体力行,吾等便能知晓圣人真意。

“圣人做学问的根本,乃是格物致知——唯有格物,方能致知。圣人传下的学问也绝非只有四书五经,而是君子六艺,六艺之中,文武兼备。而圣人本身之身体力行也确是如此——圣人本身乃文武双全之人。”

“因此,朕以为,大曌以后之科举,君子六艺都要考,礼、乐、射、御、书、数,缺一不可。非但如此,科举还要加上大曌律法和格致两科。”

“格致,便是格物致知,乃是一大科,其中包括物理、化学、农、工诸科,也许将来还会有其它新科目。农科,自然是农田水利之学,知晓农事农时、知晓作物品类、知晓南北山川气候,一旦为一方官吏,能够指导一方民众,此乃稳国之本,先贤之《齐民要术》便是此类;工科,水车、水排、农田水利中之种种水车器械,铠甲、铳炮、城池堡寨皆出于此,此乃强国之本;物理科,探究天地万物物性之理,比如如何造出更强韧的钢铁材料,此又可成为工、农的基础,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木犁木铲如何比得过铁犁铁铲?皮甲又如何比得过钢甲?化学科,探究诸物化合为一产生奇妙物性之学,比如纯净的黄铜之中加入柔软的锡,居然可以成为坚硬耐磨的青铜,再比如火药,普通的硫磺、硝石、木炭化合之后居然产生爆裂之性,成为御敌保国之利器。”

“以上诸般并非截然分开,而是互相关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若能相辅相成的向前发展,便是强国富民之道。在诸科的学习中穷究其理,一旦弄清了其中的道理,那便是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这便是求甚解,便是圣人格物致知真意之实践。”

“诸位爱卿仔细想想,朕说得有没有道理?”

王战按照自己的条理,层层推进,细细讲解,因果逻辑清晰合理。

闻言,刘宗周沉默下来,细细思量。

皇帝的正面回答和一问数答都让他明白,皇帝既不想强词夺理、强行推行,也不想顾左右而言他与大臣兜圈子,而是真的经过了深思熟虑、心里真的是这么想的。这就让他不能不仔细思考之后再开口了。

不止刘宗周,王战的讲解让群臣的脑子也再次加速运转,急速的消化着皇帝话中的讯息和道理。沉浸在二百多年习以为常的科举中,他们从未想到过王战说的这些,尤其是格致。格物致知四个字当然都知道,可谁也没有在念叨这四个字的时候认真思考过什么,此时不得不急速思考。

君子六艺都列入考试范围并不让他们反感,却也足够让他们震惊;新增加的格致科目也是他们完全想不到的,物理化学更是闻所未闻的。但也正因为是君子六艺、正因为新增加的科目都归属于格物致知之下,所以他们也没有在第一时间就反对,而是陷入了思考。

王战也不催他们,耐心等待。殿上再次出现近月来常见的静默。

“将来,礼、乐、书三科由诸位大儒出题,其中音乐可以请朝廷乐官帮忙。数、格致二科由朕、郑王家的端靖世子和徐光启等精通数算实学的大臣出书、出题。射、御二科由武将出题,参照武学,可以略降低一些标准。农科由徐光启出题。最后汇总到朕这里,到时朕审看后会给出所有试卷的样本和评分的标准。”

“这些新科目的内容并不少,朕将明年科举暂缓,正是要给出三年时间让学子们学习。而且,年底之前,朕会将华夏科学院建起来,问道大会时愿意到京城来的,愿意为国家强盛而钻研格物之学的,可以进入朕的华夏科学院学习,那时徐爱卿也应该从陕西回来了。若有人能迅速的学有所成,通过朕的考核,朕也会破格任用。”

待群臣想得差不多,大部分眉头有所舒展、抬起头的时候,王战再度开声,输出了理路清晰的具体改革方案。

“或许有人擅长物理、化学却不擅射御,有人擅长数算却不擅物理,有人皆不擅长却擅长音律,数算物理都无法达到考核标准而音律却极优秀,这样的人,朕皆会具体分析、量才而用,用之于合适的位置。比如用之为物理教谕、音律教谕。但若想名列一甲、二甲、三甲,则书、数、法三科必需都达到朕的考核标准,只因不读圣贤之四书五经,便不能明白仁之真意、不能牢记圣人之真意,难以真正的勤政爱民,更不能继承与弘扬华夏道统;而不会数算之学,则难以执掌与百姓息息相关的丈量、税赋等最普通的民生政务;不通大曌律法,则没有对朝廷律法的牢记与敬畏,行政便容易乱政,容易以权乱法。所以,此三科不能达到考核标准者不能入三甲,亦不能为官。”

“刘爱卿,你觉得如何?”

阐述到后来,王战笑着问刘宗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