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日月明的意思是什么 > 第三十七章 怯战37(第2页)

第三十七章 怯战37(第2页)

此时打楔子正是好时机:袁崇焕在前线直面东金,不敢不尽力。他尽力死战之后若是赢了,他九千岁照分军工不误;输了,今天这根楔子就能有大用。

“确是如此。数千万辽饷,手握几万大军,临到用时却还要调兵。”皇帝的怒意摆在脸上,九千岁的话更是指引方向的马鞭子,霍维华迅速附和了一句,在楔子上加了一锤。

几位阁老和冯嘉会瞄了一眼霍维华,都没有吭声。他们虽是魏忠贤一系,却绝不想在此时附和魏忠贤和霍维华。此时攻讦袁崇焕,殊为不智。

“这两个狗东西!”魏忠贤和霍维华的言语,刺激起了王战的记忆:

自己所来的历史时空中,此次宁锦大捷之后,魏忠贤一党抢功抢到手软,几百人受到封赏,连魏忠贤族中没出襁褓的小崽子都封爵:族孙魏鹏翼为安平伯,侄子魏良栋为东安侯,加封魏良卿为太师,魏鹏翼为少师,魏良栋为太子太保,而此时的魏鹏翼、魏良栋都还在襁褓之中。

一直在京城主持三大殿修建的崔呈秀也是在此次升为了实职兵部尚书,霍维华这家伙也加了兵部尚书衔,那个整军三千准备响应魏忠贤的刘诏也是此次挂了兵部尚书衔,前线作战的袁崇焕却只升了一级。

而在大捷之后、封赏之前,袁崇焕上奏表功,奏疏中还在说“若非仰仗皇上天威,司礼太监庙谟令内镇纪用与卑职扼守锦州要地,安可以出奇制胜?”与此时大部分奏疏类似,只要有功,都要说是“司礼太监庙谟”之功,魏忠贤似乎是运筹帷幄的诸葛亮转世,连袁崇焕也不得不在奏疏中这么说。

就算如此,一线作战的袁崇焕在不久之后还是被弹劾走了。

“上疏驱赶纪用、刘应坤在先,赞颂魏忠贤在后,如此前倨后恭,也是无奈吧。谁让‘自己’这个皇帝宠信魏忠贤呢,居然还允许给他建生祠,怨不得大臣。以后自己也要警醒啊。”王战不由得自省。

“可惜,这种小崽子都能封侯的好事你是等不到了,否则,朕之前说‘除了参战之人,百官一概各安其位、一年之内不做变动’图什么?袁崇焕在前线拼命,你们在后方升官?做梦!”王战收起自省的思绪,看了魏忠贤一眼,心中继之而起的是冷笑。

“嗯,大伴说得对,到时且看他结果。”不管心里如何想,王战嘴上还是宠着魏忠贤。

“诸位爱卿也不必担忧,宁锦,不用调兵救援也守得住。咱们事先集中了兵力、补充了粮草弹药,以三丈城墙为屏障,这要是都能失陷,那可真是拿辽饷养了一群猪羊。也不必担心东金南进威胁山海,若东金真敢南进威胁山海,袁崇焕大可以骑兵断其粮道。如果敢战的话,甚至可以关门打狗。他若是连这都想不到,那就真不如回家卖红薯了。”

“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是什么话?”众人都能领会皇帝话语中的意思,但对这句话本身都有些疑惑:有人卖。。。。。。红薯?

“嗯?。。。。。。红薯?。。。。。。等等,拿纸笔来。”

说到红薯,看着大臣,王战自己也反应了过来,忽然想起来福州先薯亭陈振龙。

“怎么把这个给忘了,这可是增产饱腹、活人无数的大功臣,只是当年正赶上万历抗倭援朝、平壤大捷,声息被淹没了而已。”王战心中暗叹。

阁老们见皇上说到“不如回家卖红薯”就停了下来要纸笔,都不明所以:什么东西比边关军情还重要?

众人也不好说什么,就看着皇帝在那又画又写。

王战提笔在纸上画出红薯的样子,又写出颜色、外形、味道特征,写上“福州陈振龙”。

“大伴,你立刻派得力之人,到福州去请陈振龙的后人,让他多带些大个红薯和红薯种的最好的老农一起来。记住,是请。告诉他们,朕在京城给他们安家,只要他们能让朕吃到在朕的皇庄里种出来的红薯,每人赏银千两。朕还让他们做官,在民间推广种植,造福百姓,青史留名。”王战故意强调自己吃,一副猎奇的样子。

没办法,手中没有利刃的时候,还是时不时的表现出一副昏君的样子比较安全。

陈振龙,秀才,乡试不第后弃儒从商至吕宋。见当地种的红薯耐旱易活,生熟皆可食,便在万历二十一年将红薯藤蔓带回福州。

适逢闽中大旱,五谷歉收,陈振龙让儿子陈经纶将吕宋种植红薯之利报与巡抚金学曾,觅地试种。四个月后收获红薯,史载“子母钩连,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枣,可以充饥”,随后在福建全省推广,大获丰收,闽中饥荒得解。

时年正月十九日,大将李如松在朝鲜平壤击败倭国侵朝大军,活人无数的红薯被淹没在大捷的消息中。

不过老百姓没有忘记他,为了纪念他的活命之德,为之建亭立碑。至后世,福州乌石山还有“先薯亭”以为纪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