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日月明全诗 > 第七十四章 底气74(第1页)

第七十四章 底气74(第1页)

朝会本身不是目的,召开自己的第一次大朝会,王战是为了改变一些东西,而敢于改变的底气则来自于手中的力量。

经过近一个月领先于时代的训练,天子亲军初步成型。

上战场可能在胆气、从容上还略差些火候,毕竟一场实战也没经历过,但在充足的军饷饮食、严明的军纪和先进的训练方式下,经过这些天皇帝的同甘共苦、亲自训练,如今已经是纪律严明、令行禁止、战术动作娴熟。

训练以外,先进军事知识、崭新的国家民族荣誉思想;他们自己亲身体会到的皇帝所改进武器的犀利;家中老小顿顿饱饭——令这些亲军内心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外在有了令行禁止的作风,掌握了比较先进的军阵技能,而且内在以天子门生、华夏干城自居,有了很强的自豪感。

再有新铠甲、新式火铳、火炮的加持,战力虽是初具,却实可称为强悍。

王战客观评判,自己的这些新军绝对能胜过现在的锦衣卫和京军三大营,在京城保护自己已经毫无问题。

王战的信心底气不仅来自于新军的素质,更有新军的规模,新军而今已经不是只有几百人。

新军第一次休沐之后,由于他们身形、行止、精神气质上的明显变化,加之在亲人、一同逃荒的乡邻以及同僚朋友间的自傲吹嘘,结果归队时各自都带回来了厚厚的名单,居然有许多人都想投入天子亲军。

尤其是那些流民新军,练的狠,吃的也多,虽只短短不足十天,身形却已经明显壮硕,皮下也填充上了薄薄一层油脂,脸上在黝黑中也多少透出些红光。当他们穿着没有补丁的军服,回到原来城外关厢棚户的苦哈哈堆里,立刻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上了。

他们上下打量、挑挑拣拣,时不时的捶上一拳,当面歪歪扭扭的记下亲戚乡邻名字的时候,周围人的羡慕之情再次升上一个台阶,毕竟在他们看来这是秀才公才有的本事。

如此一来,本来想起码一个月之后再扩军的王战,考虑到照应范围、训练效果,在严格审核拣选之后,还是让亲军队伍壮大至五千人,光新报名的锦衣卫就增加了近一千,而流民穷汉则增加了三千多,其中还包含了一些通州仓大运河附近的纤夫和力夫。

目前,新招进来的这些新军也训练了近二十天。在王战先进的训练与严酷的军法之下,在第一批新军的带动之下,虽然还只能说是初具战力,但王战根据训练场上的表现,就是确信,绝对能打垮京营。

走出了壮大新军这一步之后,王战底气大增,所以看到奏疏后才能决定召开这次参会人数众多的朝会,连四品以下的御史和六科给事中都一个不落给召来了。王战准备借此次胜利的威望,借袁崇焕的奏疏顺势提出些议题,渗透一些东西,强力推行一些东西,改变一些大臣们的想法。

在王战的想法中,这种渗透的目标,也包括后续将要听到朝堂消息的辽西将门和刚派人去召的一些人,甚至于最重要的就是对要召回来的那些人的提前渗透,或者说是潜移默化的分化瓦解,分化瓦解到自己这边来。

至于心中宏大的目标最终能否实现,王战毫不怀疑:只要不在意生前身后的虚名谥号,只要不在意士林与豪商的所谓“民意”,只要将新军牢牢的掌握在手里,小心一些梃击案之类的阴暗动作,嘉靖、万历做不成的事情,自己可以做成,无论其中会有多少曲折。

思虑之时,王战没有低估阻力,更没有低估危险——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自己将会面临至少几十万如杀父母的仇人。

所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新军,将来必定以流民、以穷人为主的新军。

此时大殿内外的锦衣卫、太监都是两拨,一拨是原有的、按正常朝廷规矩设置的;一拨则是自己的新军门生、完全由自己直接指挥的天子亲军,自己走到哪里他们就随之移动到哪里。

对于周围随时都跟着新军,王战对魏忠贤和诸阁老大臣们的说辞是,自己在哪里,哪里就是自己的中军大帐,中军大帐周围自然该是自己的亲军。魏忠贤和大臣们也只当是皇帝的玩性正浓,也没有多想什么——直到皇帝决定召孙承宗回朝。

。。。。。。

此时坐在龙椅御座上,听着文武百官的恭贺赞颂之声,看着眼前的奏疏,淡淡的笑容挂在脸上,王战心里却在摇头。

这就激动成这样了?华夏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守住城池就算是大捷?凭城杀敌也算大捷?什么时候兵力相当、完全是野战杀敌,那才是真正的大捷。

不过要说不高兴当然也是不可能的,毕竟自己提前做出了应对,第一次影响这里的历史事件,诸般举措之下,此次杀伤比史书上看来的更实实在在,而且也有骑兵冲阵之举,此时坐在第一次坐的皇极殿御座上,心里还是有些兴奋的。

宁远城下,因为事先的准备而短时间内就用炮火大量杀伤了东奴北虏,但也因此让亟欲树立威望、巩固地位的红歹冷静下来,咬着牙放弃了立威之举,没有像彼世一样强攻宁远城,所以宁远对东金没造成什么可以称为“巨大”的杀伤,对整个东奴北虏十万大军来说,击杀大概也就是半成多。

不过首级倒是出乎意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