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到影片的最后,我对张玉琴才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认知——她是一个活在了过去,活在了谎言、活在人性背叛里的可怜女人,她是我们过去传统意义上的丧偶式·在职家庭妇女。”
“什么叫丧偶式·在职家庭妇女?就是既要上班,负担家庭开支,还要独自一人抗住家庭的生活重担,没有老公帮衬家庭。老公做一下家务,都要磨磨刀刀半天,更不会负责孩子的饮食起居。或许不只是过去,现在仍然有着大批的存在——这是一个非常悲哀的社会现象!”
写到这里的时候,陈凛有感慨,也有自省,更有庆幸跟坦然。
他的妻子虽然说承担了家庭在内的所有重担,但他也将家庭经济大权交给了他的领导,但,又有多少人做得到他这样呢?
哪怕是像他这样的,也曾先险些铸成大错——所以这个问题他也不想多说,说了无益,毕竟又有多少的女人能像张玉琴?能像他妻子一样尽心尽责呢?这都是扯不清的问题。
他能做的就是把更多的人,拽进电影院,享受这一场“家庭责任感、为父为母责任感”的洗礼!
大家都来醒一醒脑子,看看能不能借此觉醒一下,他想,或许这就是一些电影存在的必要吧?
…
…
“两个曾经相爱,为此组建家庭,生育下一幸福结晶的家庭,怎么会演变到这个地步呢?”
“这是从一开始,从其中一方的一些小细节,就能够发觉的人性劣根性!”
……
他这么写道。
“值得庆幸的是,正因为张玉琴哪怕进入了家庭,增加了母亲这个角色,她仍然没有放弃工作,这给予她的不单单是经济上的独立,更是精神上能够不被家庭完全束缚的根本原因。”
“她是传统的,用她的话说,她是傻的,但她不会永远地犯傻!”
“她隐忍了不止八年,就像是她瘸了脚,这双脚全程一百二十分钟我都忽略了,一直到最后,我才明白了,真正瘸的不是张玉琴的叫,而是她的心!”
“也是在最后的剧情里,她终于踏出了心的那一步,这十几年年的隐忍,让她一步步积累下了,反击的力量,这是让她在面对刘长栋袭击时,能够迅速渡过嘀咕,迅速做出计划,最终,由猎物成长为猎人的根本。”
“人性不可推敲,刘长栋临死可能都想不清楚,到底是基于什么原因,在他眼里,一向软弱、一向蠢笨、被他玩弄于鼓掌的妻子,变成了一个让他都看不透的疯子。”
“影片最后,对于近二十年夫妻,编剧并没有让张玉琴放过刘长栋,更没有真正放过自己,强行进行价值观的升华,有的只是对于婚姻不公、对于人性背叛的报复——刘长栋的结局,让人畅快!”
“张玉琴唯一,唯二‘升华’的点,仍然是对斌斌、童童两个孩子,她可以为他们付出一切。”
“她的结局,我想们都能够料想得到。这也许就是,母亲!”
“但,即使如此,编剧也没有弄一个全家欢的结局——”
“斌斌找到了,但他面对亲生母亲时的那种态度,耐人寻味,这也许才是整部电影,整整要强调的主题。”
“人性!”
“看第一遍电影时,我许是有迷茫的,因为真正说得《贩》这个内容不多,但看到第二遍的时候,我可能理解了,编剧想要给我们的一种,内在的反馈!”
“同时也劝告众多的女性朋友,在没有掌握家庭经济大权的前提下,最好还是保证自己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既能够保证经济独立,又能够与时俱进——当然这中间很多细节都是自家沟通的,这也只是我一家之言!”
“还有,也希望大家能够多关注一下儿童的安全,以及心理健康问题!”
“影评总结:三度合作,戴承弼这位文艺导演界的文艺导演,再一次挣脱了自己的文艺枷锁,他真正走出了属于自己“戴氏电影”的一大步;
夏郁也是彻底跳出了颜值的舒适圈,她是影视圈里颜值最高的女艺人,也是颜值圈里演技最好的女演员,两者结合,更是迸发了不一样的精彩和潜力!”
“整部电影跳脱出跳跳框架,它不是《画地为牢》的压抑、不是《治愈》的虐心绝望、它有沉重的一片,也有畅快的一面,它有非常多值得思考的一面!”
“它是我这次来威尼斯电影节的原因,我没有来错,我没有失望——不只是两遍,等正式上映,我还会看第三遍,重温演员们的精彩演技,希望能够在电影院遇到大家!”
“……哦对了,最后插播一下,这部影片的改变编剧,叫夏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