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发表。
《活着》和《顽主》不同,《顽主》看似嘲讽社会,实际上尺度拿捏的很好。
评论家最多是批评小说太低俗和阴暗,不够主旋律和正能量,属于地摊文学等等。
痞子文学顶多说是不入流,问题不大,《活着》就很难说了,有太多会被抨击的地方。
慕姗姗都能想象小说一旦发表会遭遇的状况,绝对比《顽主》受到的抨击还要强烈,前提是能找到敢于出版这部小说的杂志社和出版社。
慕致远在文化部主管的就是出版发行这一块,慕姗姗也认识一些从事出版行业的长辈。
她在脑海里过了一遍,无奈的摇了摇头。
即便是《京城文学》的周天涯恐怕也不会发表这本小说,北方的杂志社是不用想了,只能看看南方的文学杂志社有没有这种魄力了。
“你啊,还真是不让人省心,就不能写点正常的小说。”慕姗姗抱怨道。
“咱们看看啊,凡是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大作家都不是人云亦云的人,总要写点与众不同的东西,否则太平庸了都不好意思说是自己写的,还有的作家会把自己不满意的稿子统统烧掉。”林子轩理直气壮的说道,“我可是要成为大作家的男人,写出来的小说自然要和别人不一样。”
“你的心挺大啊,现在就想着在历史上留名了?就不怕这本书被禁了。”慕姗姗无语道。
“那当然,不想在历史上留名的作家不是好作家。”林子轩理所当然道,“再说了,书被禁了是好事,事实证明,历史上的**在多年后都能成为畅销书。”
“那也要你能活那么长时间才行。”慕姗姗挖苦道。
“我可能等不到了,不还有咱们的孩子么?”林子轩说笑道,“以后他可以说自己是著名文学家的后代,写写回忆录什么的也能混口饭吃。”
“咱俩就教育出这么没出息的孩子啊,你也太悲观了。”慕姗姗不同意道。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了,有了孩子宠着都来不及呢,还怎么教育?”林子轩反问道,“以后的孩子都不是孩子,而是小祖宗了。”
“越说越远了,不和你瞎扯了,过几天我拿去给爸看看,我估摸着在京城发表的可能性不大。”慕姗姗断定道。
“实在不行就先放着,别太担心,社会在发展,以后总有发表的机会。”林子轩劝说道。
他知道《活着》里有不少不合时宜的地方,目前华国的大环境还比较保守,尤其是在文化领域,发表这篇小说很可能会犯错误。
就好比《编辑部的故事》一样,如果没有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只能是被禁播的下场。
以后的人或许会感觉很不可思议,不就是一部电视剧么?还需要国家领导人出面,这是不是太夸张,太小题大做了?
但在这个时代就是如此,大家心里有点明白,却还明白的不够彻底,不够敞亮。
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界限在哪里?要开放到什么程度?
这些都是藏在华国人心底的问题。
林子轩能看的清楚,所以他的心态很淡然,不像慕姗姗那么焦虑,他心里明白慕姗姗焦虑是因为关心他的缘故。
所谓关心则乱,就是如此。
慕姗姗第二天就把小说交给了父亲慕致远。
她能感觉到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小说,有点迫不及待的想让它发表出来。
没有妻子不为自己丈夫的前途着想,正如林子轩也关心她一样。
相对于女儿,慕致远更能感受到《活着》这部小说所表达的思想。
慕致远是四十年代末期的人,到了六十年代刚好赶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他在农村呆了几年,好不容易托人找关系获得了一个回城的指标,等他回到京城的时候整个六十年代快要结束了。
他返城后在工厂做工,碰到了李虹,结婚生了孩子,他以为自己这辈子就会这样过去。
1977年,华国恢复高考,给无数青年带来了希望,他和李虹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这就是知识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