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冠冕唐皇 顶点 > 0954 不负祖宗不负苍生(第1页)

0954 不负祖宗不负苍生(第1页)

当唐军主力在前线鏖战的时候,后方也并没有变得清闲。

随着十几万战斗人员不断向前推进,后勤方面的任务也变得越来越繁重。虽然说大军开拔的时候,本身就会携带一部分给养辎重,但仍有相当一部分需要从后方起运。

一方面自然是为了确保物资的安全,另一方面则就是有的物资需要进行阶段性的筹措。特别是唐蕃此战双方都投入了多达几十万的兵力,战争有极大的几率会陷入彼此对峙的消耗战,甚至后勤极有可能会成为影响战争胜负的最大因素。

过去这段时间里,后方的唐军大本营也在不断根据前线传回的战报调整物资征调的计划。虽然这里并没有激烈的交战发生,但所承受的压力同样不小。

特别在当蕃军执行断流阻敌计划的时候,唐军主力推进缓慢,后方大本营承受的压力可谓是空前巨大。且不说每天源源不断向青海腹心行进的辎重车队,就连负责后勤事务的宰相刘幽求都愁的掐断胡须、逐日稀少。

当所有的消耗计簿汇总之后摆在圣人案头的时候,李潼看着那一个个惊人的数字,也是颇感触目惊心。这些数字本身已经极具冲击力,而若再联想到其背后所汇聚的成千上万人的辛苦劳作生产,不免就让人更加的心疼。

中古时代,生产力本就偏低下,这些物资被辛勤的生产出来,旋即便又投入到战争这一巨大焚化炉中,被快速的消耗一空。

一想到这一画面,李潼心中便不免有些抽搐疼痛,乃至于生出一种悲天悯人的疑问:这个世界为什么要有战争这种可怕的东西?你们这些蕃贼们难道就不能躺平任操,搞得老子征服成本这么高!

当战争的成本逐日递增,对于回报的渴望也就变得更加迫切。没有利益的战争就像一朵烟花,璀璨只是一瞬,但却不能持久。

所以李潼这段时间也是忙得很,再次发挥出他搂钱小能手的禀赋,希望能够在青海这片土地上榨出可观的油水出来。

讲到战争的收益,最直接的敲骨吸髓的掠夺,通过战争摧毁敌人的抵抗力量,然后便是尽情的搜刮。其次便是对土地和人口的占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奴役生产获取利润。

对于青海这片土地,近代有所借鉴的模式便有三种,分别就是前隋、大唐以及吐蕃的征服与统治模式。

这当中手笔最大的自然是前朝隋炀帝,在将吐谷浑灭国后直接设立郡县进行统治,但因为种种的原因,最终只搞了一个寂寞。

大唐在攻灭吐谷浑之后,并没有介入太深,仍然给予吐谷浑贵族极大的自治权。这样既减少了后继的投入,一定程度上也算是维持了边疆的稳定。

但事实证明,吐谷浑原本的统治者已经变得不合时宜。特别是在吐蕃强势崛起的地缘局势中,吐谷浑的统治者已经不配再享有这一片土地。

讲到在青海地区的统治与利益获取,吐蕃反而做的比大唐更好。虽然仍扶植起一个吐谷浑傀儡政权,但却并不给予太大的权力,而是由吐蕃派遣大臣直接进行统治。几次唐蕃大战,吐蕃也因此获益匪浅。

但吐蕃的这种统治弊病也很明显,那就是坐镇青海的噶尔家族势力壮大、乃至于形同割据。

结合此前各方的经验与大唐目下的状况与需求,李潼心里也渐渐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构想计划。

虽然眼下青海的战争尚未完全结束,但也已经进入了收益阶段。诸土羌部族虽然不是主要的战争对手,但是既然他们没有在战争开始之前便站在大唐一方,自然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获得人身的安全。

虽然这些土羌早在噶尔家的统治下逐渐沦为赤贫,但人口基数还算可观,仔细刮一刮、仍有一些油水。大军进入青海之后,单单在诸土羌部族中搜缴的牛马畜力,便已经数以十万计。

相对于唐军的海量投入,这一部分收获虽然也谈不上可观,但总是聊胜于无。真要讲到牛马的缴获,其实吐蕃才是大头。吐蕃那特殊的后勤方式,虽然能够极大程度的降低战争成本,可一旦遭遇战败,那就是妥妥的运输大队长。

以往大唐与吐蕃作战时,单单一场稍具规模的战斗获胜,便能缴获数万头牛马。大唐已经扫荡青海过半区域,结果才在土羌中获取到这么点,可见吐蕃过往多年在青海的搜刮之狠。

虽然说青海对大唐而言是有着非常重要的边防意义,需要注重长期发展,避免竭泽而渔。但见到吐蕃对土羌们的搜刮力度,这些土羌们还能忍受下来、不敢进行大规模的反叛,李潼便觉得力度大一点其实也没什么,蕃贼刮得、我刮不得?

从青海先期缴获的这些牛马,其中大部分直接投入到了接下来的战争消耗中,另有一部分则被运回陇边本土,作为官厩牛马出租,以补偿战争所造成的耕垦劳动力不足。

除了牛马牲畜之外,另一个大的收获就是人口。青海整体虽然地广人稀,但时代于此繁衍生息的羌人数量还是颇为可观。

眼下战争尚未结束,唐军所搜聚到的羌人数量还没有一个系统性的统计,可单单在海东编户进行的这段时间里,便已经统计出了将近三万户羌人数量。另有更多的则跟随大军前进,作为劳役使用。

当下这个时代,人口便是第一生产力。大唐眼下战争投入已经颇为沉重,更加不会久养闲人,所以这些羌民编户完成后,即刻便被官府组织劳作生产。

负责这方面工作的是随驾的宰相王方庆,而王方庆近日来长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羌人愚钝难驯,性近驽马,实在不堪役用!”

对于王方庆这种充满偏见的评价,李潼还是有些不认同。羌人好歹也在此境生存这么长的时间,并没有被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所抹杀淘汰,总是有些可取之处的,他们起码要比那些昆仑奴要强吧。

但当他实地巡察一番,也不得不说羌人的能力短板的确非常明显。

海东地区的编户与阔地是同时进行的,其中一部分编户完成后便投入耕垦生产,但效率却实在低下。毕竟虽然青海也有一定的耕垦条件,但这些适宜耕种的土地却长期被大族豪酋们控制在手中,绝大多数普通羌人几乎没有农耕的经验。

看来,大唐想要在海东设立州县,并建立起一个官屯的基础,还是要从境内迁徙一部分民众才靠谱。

不过这些羌人们也并非一无是处,只要有手有脚、正当壮年,一把力气总有使用之处。而且由于青海的生存环境,大多数羌人生来就是畜牧好手,可以用来扩充大唐官牧规模。

吐谷浑所产出的马匹,质量一直极高,如今大唐军队所配给的几种优良战马,相当一部分都是此境产出。

未来大唐长期占有青海,畜牧业的发展无疑是最重要的利益来源之一,产自青海的骏马,不止要跟随大唐军队向更加遥远的疆土征战,同时也要大量向大唐民间流入,激励并维持大唐民间的尚武之风。

除此之外,青海的西南还有着相当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品质颇佳的盐池与开采难度不高的矿产。这些资源也是原本噶尔家控制青海的主要筹码,甚至青海的盐还作为商品远销陇边,许多羌人部落都是噶尔家所控制的盐奴,如今自然要被大唐接手过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