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时间缝隙的意思 > 第229章 南宋(第5页)

第229章 南宋(第5页)

?日本

12社会

?休闲娱乐

?衣食住行

?城市镇化

13节庆生活

?会社社团

?社会风气

?宗族社会

?民间信仰

?士人风骨

?社会保障

14帝王世系

国号

播报

编辑

靖康之变后,宋室南迁,由于疆域相对于北宋而言位置靠南,史称南宋。[730]

历史

播报

编辑

建炎南渡

主词条:建炎南渡、苗刘兵变

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南下,攻陷汴梁(今开封),掳走两宗北去,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金朝从汴京撤军,立张邦昌为伪楚皇帝。徽宗免于被俘的儿子康王赵构拥兵在外,张邦昌无力抗衡,以孟太后之名,下诏立其为帝。五月初一(1127年6月12日),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又称归德军,金称之为归德府,今河南商丘)正式即位,重建宋朝,是为宋高宗,即年改元建炎。[151][159]当时宋朝仍控制河南、关中。[3][162]

李纲彩像(清人绘)[282]

五月五日,宋高宗迫于形势严重,起用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李纲到任后先上“十议”,为高宗筹划重整朝纲。[152][163]他组织抗金,主张“一切罢和议”,任用靖康年间主战被放逐的官员[165],严惩张邦昌等为金军效劳的宋朝官员[164]。为加强抗金斗争的力量,他推荐坚决抗战的老臣宗泽出任东京留守,去开封整修防御设施[167];又力主设置河北招抚司和河东经制司。[166]他还颁布了新军制二十一条,着手整顿军政,并建议在沿江、沿淮、沿河建置帅府,实行纵深防御[168]。黄潜善、汪伯彦因此十分忌恨他。[160]六月,高宗以宗泽任东京留守,知开封府[161],招集王善、杨进等义军协助防守,又联络两河“八字军”等部协同抗金,并任用岳飞等人为将,曾多次大败金军,令局面稍为稳定。[162]

宗泽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七月,金军以张邦昌被杀为由,再次攻宋。汪、黄力主南逃,高宗下达了“巡幸东南”的手诏,目的地是建康(今江苏南京)。李纲极力反对,东京留守宗泽还力请高宗还都主持恢复大计。李纲抬出不久前高宗“独留中原”的承诺,迫使他收回成命,却招致高宗憎恶。八月,李纲升为左相,黄潜善替补右相[157],汪伯彦进知枢密院事,对李纲成钳制之势。当时,两河军民自发建立山水寨抗击金军,李纲命张所为河北西路招抚使,傅亮为河东经制使,前往联络。[156]黄、汪要撤销张所的招抚司和傅亮的经制司,李纲据理力争,但高宗偏袒黄、汪。[158]黄潜善让自己引荐的御史张浚弹劾李纲,李纲愤而辞职。高宗将其罢相。[155]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高宗没有对抗金朝的决心,罢免了李纲等人,亦屡次拒绝宗泽要他回汴梁主持大局的请求。对宗泽的每次上奏,黄、汪都嘲笑他。不久高宗南逃扬州。燕人赵恭冒称高宗弟信王赵榛,聚兵五马山抗金,寻求高宗支持,高宗亦名为支持实予制约,导致其最终失败。宗泽亦忧愤而死。[153]高宗则派杜充去接手开封府的防务[154]。宗泽死后,金军决定派完颜宗翰南伐。[284]

建炎二年(1128年),完颜宗弼大举南侵,北方抗金形势迅速逆转。义军被逐个击破,官军分崩离析。[77]十二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形势危急。[286]高宗诏令百官议事。吏部尚书吕颐浩和户部尚书叶梦得都进言请求南巡,借长江之险以防备金军。[285]

韩世忠苏州石刻像刻于清道光七年,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

建炎三年(1129年)正月,完颜宗翰破徐州,[288]御营平寇左将军韩世忠于沭阳兵败[287],金军随后攻下泗州。泗州(今安徽泗县)前线急忙汇报,高宗听闻后大惊失色,下令连夜搬走私产。[289]二月初一,高宗的御船停泊在河岸,扬州百姓十分惶恐,高宗才下诏令民众自行躲避金军。叶梦得立马准备好大舟,并用户部剩下的东西补贴官员俸禄和军中物资。[289]高宗派遣吕颐浩、礼部侍郎张浚前往淮河一带筹备兵马。[290]不久金军前锋直抵天水军(今安徽天长)。高宗立即和内侍康履和王渊出走扬州。黄潜善和汪伯彦听到高宗出走后策马南逃。城内军民听说皇帝逃出城外,也纷纷向城外逃跑。城中拥挤混乱,死伤与落水者不计其数。[291]朝野将扬州大溃退都归咎于黄、汪二人,高宗也不满他们,二人遂罢相。高宗任命叶梦得为尚书左丞[294],朱胜非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292]王渊为签书属枢密院事。[293]王渊在扬州大溃退时对金军不抵抗,因与内侍康履、蓝珪沆瀣一气,反而升迁。在高宗从逃亡与到达杭州以后,这些宦官依然肆无忌惮,作威作福,激起军民极大义愤。[77]

三月,御营司武将苗傅、刘正彦忌恨王渊骤然升迁和宦官胡作非为,在杭州发动兵变。他们诛杀王渊和康履[295],胁迫高宗将皇位禅让给年仅三岁的皇子赵旉,由孟太后垂帘听政,改元明受。这时,同签枢密院事吕颐浩正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礼部侍郎张浚则督军平江(今江苏苏州),他们闻讯后即联络武将韩世忠、刘光世等起兵勤王。苗刘二人进退失据,弃城而逃,高宗复辟。五月,苗、刘被俘获,两个月后被处死。[77]吕颐浩因平定苗刘之变有功,先拜尚书右仆射,复迁左仆射。此时吕颐浩位高权重,因此为人所惮。[332]同年秋,完颜兀术继续挥军南下,渡过长江,吕颐浩曾请高宗登船入海避敌。[77]

黄天荡之战

建炎四年(1130年),金军回师,浙西制置使韩世忠困金将完颜兀术于黄天荡四十八日,史称黄天荡之战。[390]宰相吕颐浩请高宗从越州(今浙江绍兴)到浙西,下诏亲征。[400]御史中丞赵鼎即上《论亲征》札子认为不能轻举妄动。[391][400]不久后,吕颐浩厌恶赵鼎与自己意见不合,调任他为翰林学士,但赵鼎以不习骈俪之文不肯就职。[402]于是改为吏部尚书,然而赵鼎还是不接受。[403]赵鼎上疏条列吕颐浩过失共上千言。吕颐浩随即被罢,被命为镇南军节度、开府仪同三司、醴泉观使。[392]高宗下诏复授赵鼎为御史中丞。再授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401]夏,金军撤离江南后,赵构才又回到绍兴府(今浙江绍兴)、临安府(今浙江杭州)等地。[21]

绍兴稳基

主词条:岳飞抗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