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时间里的缝隙 > 第227章 西夏(第5页)

第227章 西夏(第5页)

党项衣装(3张)

西夏的祖先党项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16]西夏的历史根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唐初。党项是羌族的一支,隋书上载“党项羌者,三苗之后也”。[17]《旧唐书》载:“党项羌……汉西羌之别种也。魏、晋之后,西羌微弱,或臣中国,或窜山野。自周氏灭宕(tàn)昌、邓至后,党项始强。”[18]唐朝时,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党项羌和吐谷浑经常联合起来对抗吐蕃。唐高宗时,吐谷浑被吐蕃所灭,失去依附的党项羌请求内附,被唐朝安置于松州(今四川松潘)[16]。后党项羌逐步繁衍成数个大部落,其中盟主部落拓跋氏大概只占据今的青海东南和甘肃南部等地。唐开元年间,居于青海东南和甘肃南部的党项遭到吐蕃军队进攻,向唐玄宗求救,被迁至庆州(今甘肃庆阳市)。

唐僖宗时,党项部首领李思恭被朝廷封为夏州节度使,因平黄巢起义有功,一度收复长安,再次被赐姓李[19],封“夏国公”。[119]从此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后代以夏国公成为当地的藩镇势力。这部分党项羌武装也被称为“定难军”。唐末,党项拓跋氏崛起,并达到极盛阶段,名兼四镇(定难、保大、静难、宁塞),实领定难、保大二镇之夏、绥、银、宥、鄜五州之地。乾宁二年(895年),拓跋思恭卒,其弟思谏继为定难军节度使。[120]五月,静难节度使王行瑜,凤翔节度使李茂贞等联兵攻入长安,昭宗以定难节度使李思谏为东面招讨使。在这次战斗中,定难、保大两军仍然采取观望不进的方针,保存了实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定难军割据形势

五代十国时期,不管中原是何人当政,李氏(拓跋氏)皆“俯首称臣”,换来该地的统治地位和大量的赏赐。[20]唐朝灭亡前夕,夏州节度使李思谏依附于梁王朱全忠,朱全忠建立后梁政权,曾授夏州节度使李思谏为“检校太尉、兼侍中”成为梁太祖的使相之一。梁开平二年(908年),思谏病卒,三军推李彝昌为留后,不久后梁即以彝昌为定难军节度使,正授旄钺。[121]龙德三年(923年),晋王李存勖灭后梁,建立唐政权,史称后唐。夏州节度使李仁福投附于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四月,后唐庄宗“以夏州节度使李仁福依前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夏州节度使,封朔方王”。[122]后唐末帝清泰二年(935年)二月,李彝超卒,其弟李彝殷继掌夏州政权,后唐诏令李彝殷为定难军节度使。[123]后晋建立之后,石敬瑭于天福二年(937年)正月大封赐诸镇时,封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加检校太尉,同平章事”,[124]“并加食邑实封”。

后晋天福八年(943年)八月,夏州党项李氏族内发生变乱,彝殷弟绥州刺史李彝敏与弟彝俊等相勾结,明谋夺权。[125]事败露,彝敏等投后晋,出帝诏送还彝敏等,以争取夏州共同对抗契丹。[126]后晋出帝封李彝殷为契丹西南面招讨使。[127]开运三年(946年),契丹又大举南下,灭后晋。原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于开运四年(947年)称帝,是为后汉。李彝殷臣属后汉。乾佑元年(948年),后汉隐帝继位后,于三月诏令以“夏州节度使、检校太师、同平章事李彝殷,并加兼待中”。二年正月,李彝殷借后汉平定李守贞等三镇叛乱之机向后汉献马要求把静州(治所在今陕西米脂)隶属于定难军,得到允许,至此夏州节度由领属四州增加为五州。[128]

后汉隐帝三年(950年)郭威夺取政权,于次年(951年)正月建立后周。原后汉河东节度使刘旻(刘知远弟)在契丹的支持下,在晋阳称帝,史称北汉。后周仍继承后汉对夏州割据势力的羁縻、笼络政策,即位初即封李彝殷为“陇西郡王”。李彝殷在接受后周封号、臣属后周的同时,又暗中奉表于北汉。[129]显德元年(954年)正月,后周加封彝殷为“西平王”。[130]

太祖建业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篡夺后周政权,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夏州节度使李彝殷闻赵匡胤即帝位,立刻遣使奉表称贺,并避太祖父弘殷讳,改名彝兴,以示归附。[131]宋乾德五年(967年)九月,李彝兴卒,子李光睿继承。[132]太宗即位,改元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李光睿避太宗讳改名克睿,太宗嘉其助讨北汉之功“加检校太尉”。[133]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五月,李克睿卒,子李继筠嗣位,四年三月,宋太宗亲征北汉,继筠遣将于黄河列寨,东渡黄河略北汉地以张宋军之势。[134]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十月,李继筠卒,因子幼不得嗣,以其弟衙内都指挥李继捧嗣为留后。当夏州节度使李继捧上台后,情况有所变化。[21-22]其时,夏州李氏政权内部因继承问题发生内讧,银州刺史李克远与弟克顺等率兵袭击夏州,被李继捧处死。[135]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三月,李继捧从父、绥州刺史李克文上表宋廷,要求令继捧入朝,免生变乱。太宗即遣使诏命李克文权知夏州,以西京作坊使尹宪同知州事。[136]李继捧被迫于五月举族进京,向宋朝献出夏州节度使所属“银、夏、绥、宥、静五州之地”,留居京师。[137]但李继捧的族弟银州蕃落使李继迁不肯入京,伪称出葬乳母,率数十人,逃到了夏州东北三百里的地斤泽(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巴彦淖尔)集结武装,进行袭扰宋朝边境的活动。[17][109]

夏太祖李继迁

雍熙二年(985年)二月,李继迁用张浦计,使之诈降曹光实,约期在葭芦川受降,设伏歼之。至受降日,继迁亲迎,引曹光实中伏擒杀,并歼其从骑,袭取银州。[138]李继迁占领银州后,部下推举继迁为定难节度西平王。[139]李继迁乘胜进军,攻克会州(治所在今甘肃靖远)、三族砦(今陕西米脂西)。四月,李继迁军在浊轮川(今陕西神木北)和宋王侁率领的援军遭遇,继迁军大败,死伤五千余,部下将领、亲属或战死、被俘,或降宋。[140]继迁残部不敢返回银州,径投夏州党项部落。又一次陷入困境后,李继迁与部下合谋与辽结盟,欲借契丹耶律氏的力量对付宋朝,以图恢复大业。当雍熙三年(辽统和四年,986年)二月,辽圣宗耶律隆绪授李继迁定难军节度使、都督夏州诸军事。继迁又请婚于辽,辽以宗室耶律襄之女封义成公主嫁给继迁。夏辽联盟成立。[141]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雍熙四年(987年)二月,继迁攻夏州,败宋军于王庭镇,进围州城。[142]又配合辽军,不断袭击宋西北边境。宋以屡次用兵失败,疑李继捧泄露朝中机密,出继捧为崇信军节度使;继徙陕西路威德军节度使。端拱元年(988年)五月,采用宰相赵普“以夷制夷”的策略,重新起用李继捧为定难军节度使及银、夏、绥、宥、静等州观察处置押蕃落使,赐姓名赵保忠,回镇夏州,令其招抚继迁。[143]李继捧回到夏州,与李继迁通款,继迁则通过继捧与宋虚与周旋。淳化元年(990年)十月,继迁攻夏州,获胜,并向辽报捷,时辽与宋战于徐河失利,为促继迁进兵,乃于十二月,晋封继迁为夏国王。[144]二年八月,遣使以收复银、绥二州告辽,上宋所颁敕命,并屯兵王庭镇,伺机再复夏州。九月,继迁被继捧夜袭,败逃途中,又遭族兵重创,于是又逃入地斤泽。[145]

至道二年(996年),李继迁截夺宋军粮草四十万,又出大军包围灵武城。宋太宗大怒,派五路军击夏,皆败北。宋太宗崩后,宋真宗即位,为息事宁人,割让夏、绥、银、宥(陕西靖边)、静(陕西米脂)给李继迁,事实上承认了西夏的独立地位。[21-22]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李继迁率诸部落攻陷宋朝重镇灵州,改名西平府,后又攻取西北重镇凉州,截断宋朝与西域的商道,截断西域向宋朝的入贡,同时禁止西域诸部向宋朝卖马,严重影响了宋朝的国防军力建设。与吐蕃会盟时,李继迁遭吐蕃人暗算,被劲弩射伤,后伤重而死,时年42岁。[21-22]

兴庆立国

夏景宗李元昊

李德明继位后,倾力向河西走廊发展,南击吐蕃,西攻回鹘,大大拓展党项羌族的生存空间,李德明认为西平府地居四塞之地,不利于防守,不如怀远形势有利。1020年派遣大臣贺承珍督率役夫,北渡黄河建城,营造城阙宫殿及宗社籍田,定都于此,名为兴州。他对外仍向宋、辽称臣,[20][23]对内则完全是帝王气派。并伺机向西发展。数年间,西攻吐蕃和回鹘,夺取西凉府、甘州、瓜州、沙州等地。[18]其势力范围扩展至玉门关及整个河西走廊。

宋天圣十年(1032)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继夏国公位[7],[22]开始积极准备脱离宋。他首先弃李姓,自称嵬名氏。第二年以避父讳为名改宋明道年号为显道,并开始使用西夏自己的年号。[24]在其后几年内他建宫殿,立文武班,规定官民服饰,定兵制,立军名,创造自己的民族文字(西夏文),并颁布秃发令。并派大军攻取吐蕃的瓜州、沙州、肃州三个战略要地。这样,元昊已拥有夏、银、绥、宥、静、灵、会、胜、甘、凉、瓜、沙、肃数州之地,即宁夏北部,甘肃小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22]

宋宝元元年(1038)10月11日,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宋朝不愿承认李元昊的帝位,并且下诏“削夺赐姓官爵”,停止互市。李元昊频繁派出细作到边境刺探军情,煽诱宋朝境内的党项人和汉人附夏。公开断绝了西夏同宋朝的使节往来,向宋朝送去“嫚书”,在“嫚书”中指责宋朝背信弃义,挖苦宋军腐败无能。又借辽朝的势力威胁宋朝,最后还表明西夏仍愿同宋朝和好之意。夏宋之间的战争终于不可避免。

和战北宋

好水川之战

李元昊称帝之后,宋廷上下极为愤怒,双方关系正式破裂。此后数年,元昊相继发动了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四大战役,歼灭宋军西北精锐数万人。并在授礼法延祚七年(1044),在河曲之战中击败携10万精锐御驾亲征的辽兴宗。此时,西夏总兵力约50万人。[22]

大败宋辽之后,元昊沉湎酒色,好大喜功,导致西夏内部日益腐朽,众叛亲离。与没藏氏私通,生谅祚。又废皇后野利氏,改立与太子宁令哥订亲的没移氏为新皇后。没藏讹庞怂恿宁令哥乱。1048年,宁令哥弑杀其父李元昊,又被没藏讹庞处死。没藏讹庞拥立周岁的谅祚为帝,是为夏毅宗。[25]

夏毅宗李谅祚

西夏方面国力也大亏。夏毅宗与夏惠宗时期时,夏廷对内进一步巩固统治,对外常与宋辽两国处于战争与议和的状态。夏毅宗继位时年幼,由其母没藏太后与没藏讹庞专政。当时辽朝辽兴宗再度攻打西夏,围攻兴庆府,最后西夏向辽朝称臣。[26]没藏太后荒淫好色,1056年,因李守贵与吃多己多次争宠,最后李守贵杀没藏后。事后也被没藏讹庞所杀。[27]没藏讹庞又将其女许配夏毅宗,以国舅和国丈的双重身份,独掌朝政。[25]

随着年龄的增长,夏毅宗对没藏讹庞的专权行为越来越不满。毅宗与没藏讹庞儿媳梁氏私通,后来讹庞父子密谋欲杀毅宗。奲都五年(1061年)四月,梁氏告变,李谅祚在大将漫咩等的支持下执杀讹庞及其家族,又杀妻没藏氏,结束了没藏氏专权的局面。[28]亲政后,夏毅宗立梁氏为后,任用梁乙埋与景询等人。对内整治军队使地方军政分立,文武官员互相牵制。提倡汉文化与技术。废行蕃礼,改用汉仪,并于拱化元年(1063)改姓为李。对外方面,与宋重新划定边界,恢复榷场,贸易正常化。对吐蕃多次战事,占领河湟与青海一带,于拱化元年招抚西域城吐蕃首领禹藏花麻。[29]拱化五年(1067年),李谅祚诱杀保安军(今陕西志丹)的宋将。十二月,毅宗谅祚去世。由7岁的长子李秉常即位,即夏惠宗。[22][24]秉常即位后,西夏政局内部动荡,宋神宗以为有机可趁,派兵五路攻夏,准备收复灵武。但败多胜少,特别是灵州、永乐城两战,损失士兵民夫达60余万人,耗费军费无计。[22][30]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后女真崛起,西夏攻占宋朝定边军,并向金朝称臣。金朝皇帝在高兴之余把此前占领的西夏故地乐州、积石州等河外诸州都赏赐给了西夏王乾顺,西夏领土达到鼎峰。蒙古崛起后,一直视西夏为眼中钉,将其作为练兵场,不断派兵袭扰突击,演练部队。[22][30]

母党专权

夏崇宗李乾顺

由于夏惠宗年幼,由其母梁太后掌握大权,形成了以梁太后与梁乙埋为首的母党专权。母党大力发展其势力,提倡番礼,重用都罗尾与罔萌讹,排挤夏景宗的弟弟嵬名浪遇等反对派。大安六年(1080),夏惠宗最后在皇族嵬名氏的协助下得以亲政。夏惠宗崇尚汉法,下令以汉礼藩仪,遭到梁太后为主的保守派极力反对。对此,夏惠宗想用大臣李清策的建议,将河南地区归还宋朝,以利用宋朝削弱外戚势力。不料机密泄漏,梁太后杀李清策,幽禁夏惠宗。梁太后此举引来皇党、仁多族的叛乱,连吐蕃禹藏花麻都向宋朝请求派兵攻打梁太后。此时宋朝正值宋神宗王安石变法而国力增强,并在天赐礼盛国庆三年(1071)由王韶于熙河之战占领熙河路,对西夏右厢地区造成威胁。[31]大安七年(1081)宋神宗听从种谔建议,趁西夏内乱之际,以李宪、种谔等五路大军发动五路伐夏,目标兴庆府。梁太后采取坚壁清野策略,袭击粮道以粉碎五路宋军,宋军最后只夺下兰州。隔年宋军采取碉堡战术,派徐禧兴建永乐城,步步压缩西夏在横山的军事空间。梁太后趁永乐城新建之初,率30万大军包围攻陷,宋军惨败,史称永乐城之战。

西夏虽然多次击溃宋军,但与宋朝贸易中断使经济衰退,战事频繁又大耗国力,人民不满。梁太后与梁乙埋最后于大安九年(1083)让夏惠宗复位,以平和矛盾,然而夏惠宗依旧没有掌握实权。梁乙埋去世后,政权转由其子梁乞逋掌握。天安礼定元年(1086)夏惠宗在忧愤之下去世,由3岁儿子李乾顺即位,即夏崇宗。[24][32]

俄罗斯藏西夏黑水城文物(33张)

此时西夏政权又落入小梁太后及梁乞逋手中。宋朝宋哲宗时期,章惇执政,派遣渭州知州章楶讨伐西夏,章楶建议对西夏采取经济制裁与碉堡、潜攻耕作战,其后为了实践这套战术,他在天佑民安七年(1096)于西边的渭川修建平夏城与灵平砦,并且多次击退进攻的西夏军队。隔年宋军攻入东边的洪州、盐州。永安元年(1098)小梁太后偕同夏崇宗率领30万大军猛攻平夏城,遭到惨败,大将嵬名阿埋与妹勒都逋均被擒,史称平夏城之战。其后残兵败将被章楶安排伏兵歼灭,小梁太后差点被俘,宋军随后兴建西安州与天都寨,打通泾原路与熙河路,秦州变成内地。宋朝控制横山地区后,西夏处境日益艰困。其后的一段时间西夏与章楶交战屡战屡败,永安二年(1099)在辽道宗的周旋下,宋夏再度和谈,西夏向宋朝请罪而终。西夏在母党专权的十年里,梁乞逋依仗“梁氏一门二后”的威势,连连发动与北宋和辽朝的战争,使西夏蒙受严重损失。他经常在朝廷上向众大臣夸耀自己的功劳,认为西夏连年出征,主要就是让宋朝屈服,只有这样才能使西夏获得和平。环庆之战时,梁乞逋被小梁太后制止出征而怀恨在心。他意图叛变,但是事机败露。小梁太后命嵬名阿吴、仁多宗保与撒辰率兵逮捕处死。小梁太后亲自专权后,为了加强对宋朝战事,多次向辽朝请求援军被拒。辽廷对小梁太后极度反感,认为辽夏战争是由她引起,而小梁太后因多次被拒也恶言相向。永安二年夏崇宗亲政在即,但“梁氏专恣,不许主国事”。辽朝辽道宗派使至西夏,用毒药毒死小梁太后。至此长期的太后专政终止,西夏皇帝得以亲政。[24]

内忧外患

西夏王陵,位于距银川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