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太少了,这么点水,会出事的。”
负责人小心翼翼地说:“但是……水再多,就需要更多的货车运水了。我们已经没那么多车子了。”
去年的暴雨不仅是泡坏了南方的车,北方的车子损失更加惨重。
没被冲走的泡水车修修换换,还是能用的。但北方的大部分车都直接被雪压坏了。
几十米厚雪,把车冻得严严实实,发动机什么的暂且不提,方向盘、座椅、把手、轮胎、玻璃,全坏了。
寻常的雪天是不会这样的,但去年那不是千年也不曾有过一次记载的超级暴雪吗?!
总所周知,矿泉水本身最贵的是矿泉水瓶,水本身不值钱,高昂的是运费。
从人数上来说,一亿人还不到春运量的十分之一,但这一亿人不是一人一个行李箱就能走,而是举家搬迁。
比人更夸张的,是行李。
所有城市的搬迁安排都是如此,飞机、高铁、火车,这些都先紧着人。
但文城是个没落的老城市,没有机场,也没有高铁站,只有火车站。
想要坐飞机做高铁,得先去其他城市。但全程搬迁的城市太多,有飞机有高铁的城市也要搬迁。
处于同省的同胞爱,会分一部分的票出来给兄弟城市,但还是太少太少。
文城的市民一部分坐火车,但还有一部分是要跟着货车一起离开的。
还有人舍不得自己的车和“高昂”的行李托运费,要自己开着车带着行李走。
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人命,搬迁办也不能不管。
但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物资紧张。
不仅是粮食水汽油紧张,车也紧张。
用耐高温材料做出来的新型汽车是这几年官方加班加点生产线日夜不停赶出来的,研发和生产都需要时间门,迄今为止这种新型汽车的数量都不会多。
医院需要它们充当救护车,搬迁办需要它们充当货车,一线工作人员还需要它们当交通工具。
只有巨大的缺口,没有多余的。
“降温贴”这种东西也是为了填补缺口而被研发出来的,贴在普通的汽车上虽然不如新型汽车来得安全,但至少能起到一些作用。
但是普通车辆在高温天气下车爆胎的问题还是很普遍,新型的汽车轮胎量产的时间门太短,目前无法敞开供应,只能先紧着更重要的部门使用。
负责人大概是觉得俞悦桐更好说话,悄悄地询问俞悦桐:“文城是第一批,我们向路过的城市补充不行吗?”
“来不及。”俞悦桐也看了一下,“这些水你们是按照什么标准准备的?”
“人均饮水量的两倍。”
问题就在这里了。
“白天这么热,大家只能晚上出发,但夜里黑灯瞎火的是个大麻烦,必须把物资车穿插进搬迁车队里。虽然说现在有手机什么的,但是几十万人的车队有多长你想过没有?万一有人出事,物资车过远无法及时拿到水和药品,同路的人不一定能发现问题,可能会发生连环车祸的。”
问题不在于补充,而是赶路过程中的“及时”。
“天气热,人是很容易中暑的,而且不是每个人都能立刻发现自己中暑。只是头有点晕,忍一下。只是喘的有点厉害,忍一下。忍着忍着下一秒可能就晕死过去了。”
以搬迁车队的车辆密集度,一辆车失控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谁都不敢去想。
别说负责人了,邓云飞的脸都是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