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巷口环境最好,中间次之,巷尾是厕所,臭不可闻。巷尾考生,一边闻着臭气,一边还要夜以继日地写着八股文,真是以臭对臭,艰辛难以言表。
明远楼旁有一棵元代古槐,据说是文光射斗牛的地方,所以又叫“文昌槐”。
此槐长势形如卧龙,所以有些入场的考生,为了求得一个好兆头,都要在此拜上一拜。
宋应星也不例外,在第六次拜过了“文昌槐”后,就正式下了考场。
当所有考生都进入考棚后,就要锁院贡试了。考棚有外棘墙、内棘墙、砖墙,所以锁院贡试,又叫锁棘贡试。
贡院的四角设有了望楼,用于监视考生。东、西砖墙又各开一砖门,门内有牌坊,东为明经取士,西为为国求贤。
要是没有这两个牌坊,这贡院,像极了监狱。
宋应星随着指引,来到了自己的考棚号舍。
由于北京已是深秋,夜晚寒冷,所以钱谦益命人给每位考生发了一盆炭火。
除了炭火,考虑到到考生会深夜答题,钱谦益又给每位考生发了一支蜡烛。
上帝发明了光,可是好多文人却偏爱夜间写文。夜间,鸡鸭鹅狗猫都睡了,却是文人正起劲的时候。
待试题发下来后,明远楼上响起了鼓声,考试正式开始,应试的举子们也以香计时,苦思冥想作起八股文来。
宋应星的第六次春闱。
第六次了,他脑海中想着贡院内的碑刻,但愿自己此次能够登科,最终自己的名字也能刻成碑文,名留千古。
宋应星奋笔疾书的手,突然停顿了下来。
这次科举入场,怎么没有见到那个《银瓶梅》的作者,钱千秋?
宋应星突然想到了此人。看来,要么是人太多,没有看到他,要么真像张老樵说得那样,他就是个骗子,根本就没有下场。
此刻,顾不上那么多了。宋应星定了定心神,继续拿稳笔杆,写了起来。
他得对得起张宛儿,这可是特意在琉璃厂戴月轩买的一杆好笔。
聚奎堂,钱谦益一边喝着钱千秋拿来的碧螺春,一边想着钱千秋。要不是喝着钱千秋的茶,想必钱谦益早就把这个人给忘了。
钱谦益在开场后,自己已经亲自下场,在东西文场来来回回溜达两趟了,但都没有看到钱千秋的影子。
莫非这个本家重孙没来下场考试不成?
钱谦益怎么想,都觉得钱千秋没有不来的理由。既然钱千秋拿了那么重的礼,买了他的“一朝平步上青云”,不来岂不是白花钱了?
钱谦益满脑子想着钱千秋的奉承之色。他不可能不来!或许是生病了?要么是这九千多个号舍,自己看漏了?
钱谦益又喝了一口碧螺春,心中突然有些不安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