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快要八月了,沈君安也在前几天满了六岁,这个年纪上学也不算太小。
之前听柳青涵说再过段时间,也要把童童送去上学。
这个朝代的商户并没有不允许科考的规定,所以一般有钱一点的人家,都会早早把孩子送去书院、学堂上学。
季渊想着刚好可以让童童和沈君安搭个伴,于是就问了一句要送去哪个书院。
柳青涵推荐的是青山书院。
青山书院是青山县的县学,分为好几个学院,每个学院都单独分开而来,互不打扰。
分别是启蒙院、童生院、秀才院,再往上就没了。
毕竟到了举人,如果还想要求学,就得往更高级别的府学读书。
不过要想进青山书院的启蒙院,还得进行入学测试。
因为青山书院是专门为科举设立的,一般能进去读书的,都是需要有一定基础和天赋在身。
如果只是为了简单启蒙识字,直接送去私塾便好,根本没必要去书院。
了解到这些后消息后,季渊全部告诉了沈君安,他想让他自己决定要不要走科举的道路。
当然不管他怎么选,季渊和颜卿墨都是支持的。
沈君安没有半分犹豫,坚定地选择了科举这条路。
他想为官,不止是为了权势,他更想保护自己在乎的人,还有一件事情深深埋在他心里,那就是他父母的死。
如果真的有一天他能做官的话,他想剿灭所有的匪徒,让作恶之人遭受应有的惩罚,让无辜之人不再像他父母那样受害。
沈君安做好决定,季渊就开始给他安排起来。
八月初,书院开始学前测试,不过要等到八月底才会正式入学。
这天,全家整装待发,陪沈君安一同前去书院。
到书院门口,刚巧碰到了带童童来书院的柳青涵和柳夫人。
“芽芽,君安哥,你们来啦。”童童兴奋地喊道。
沈君安给他回以微笑,芽芽回他一个露齿的大大笑脸,还甜甜地喊了一声哥哥。
瞬间把童童乐得找不到北。
“渊弟,真巧。”柳青涵也跟季渊打招呼。
之后,两家结伴而行,一起前往启蒙院。
来启蒙院的人有些多,毕竟周围好几个村镇,有钱人家都想让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
来的人会先在门口签到,等念到自家孩子名字时,才会进入里面让夫子考核。
负责考核的有三个夫子,同时分开进行,但考核并不是让孩子答卷,毕竟半大点的孩子,基本也写不了几个字。
主要是夫子问问题,考验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聪慧程度,还有平日有没有读过书,会写几个字等等。
了解到规则后,季渊觉得这趟百分百妥帖了。
按沈君安的水平,估计会碾压这里的大部分人,进书院完全没问题。
沈君安也不觉得紧张,眼里闪过激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学院和周围的竞争者。
过了好久,沈君安才终于听到夫子念了一个熟悉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