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个填海造陆……
“天鲸号?”
“这精卫填海都成真了?”
在大海上填海造陆,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但是……看着天幕上那短短时间就见到成果的机器,他还是一时间感慨万千,不知从何说起。
“这些后世的造物可真是神奇,这天鲸号也是吃的那个什么石油吗?”
“如此填海的目的是什么?这建设的小岛与那航空母舰好像……”
“难道是军事阵地,停放后世那个名叫飞机的东西?”
苏轼发现这造出来的岛屿,与刚刚看到的航空母舰的样子特别像。
心中痒痒无人交谈的苏轼,不禁拿起纸笔,开始写信。
“辙弟如晤,近日兄观天幕,知古今知变,晓后世坚船之巨,上天入地,移山填海,前所未见,震撼人心。吾弟才智过人,定能洞悉此中奥秘,兄本欲与弟共谋,奈何兄远在岭南,弟深在高堂,兄吾心甚痒……望弟观之速回……兄轼敬上。”
【这玩意不行,副作用太大了,用着用着发现造岛比造航母还快还便宜】
【海水的冲刷力很高的,输送量不够大,一晚上就被海水推平了,当初看我们填海,越南也想学,结果完美诠释了什么叫自不量力。】
【为什么不叫精卫号?】
【回复:精卫号肯定留着给更大的呢。狗头。jpg】
【从嫦娥奔月,到精卫填海,神话传说一步步都实现了。】
【别瞎说,什么填海造陆,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最新】你好,我叫天鲲号。】
三国。
“嫦娥奔月,精卫填海……”
诸葛亮摇了摇羽扇,不禁为这些后人们的成就感到目眩。
“此物如此伟力,真是有改天换地之能啊。”
这种大国重器,对于他们这些人的吸引力太大了些。
也就是因为是在海上使用的,还能保持冷静。
大清。
“越南?这群人也要填海造陆做什么?”
乾隆有些不理解。
“这后人填海造陆造的似乎是降落飞机用的,说什么比航母便宜?”
“可此物不能移动,只能固定在一处。”
“多半是此处有什么重要设施需要保护。”
“可海上有什么呢?”
“难道是石油?”
乾隆眼前一亮,只觉得自己的猜测极有可能。
“这么说这安南是在和后世的华夏争夺石油?”
“可他们不是我大清的属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