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与本公司薪酬对比;
(5)作为本公司薪酬调整的依据;
(6)用于解释本公司薪酬政策的公平性、合理性,协调劳资关系。
【薪酬预算】
在常规情况下,企业需要在每一个会计年度的年底编制下一个会计年度的薪酬预算,并且重点关注加薪的情况。编制预算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
1、自上而下法
先由决策者决定公司的总体薪酬预算总额,以及加薪的幅度,然后再将预算总额分配到各个部门,各个部门再将得到的配额分配到每一个职位或员工。
(1)主要优点:容易控制整体的薪酬成本;
(2)主要缺点:预算缺乏灵活性,因主观因素多从而降低了预算的准确性,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2、自下而上法
各部门先估算需要的薪酬数量,上报汇总,编制出整体预算。
(1)主要优点:简单易行,灵活性高,因接近实际从而员工容易满意;
(2)主要缺点:不容易控制薪酬成本。
3、上下结合法
各部门先估算需要的薪酬数量,然后预测单个员工的加薪幅度,最后比较这两者的差异,作出必要的调整后得出整体预算。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薪酬控制指标】
薪酬控制的指标分为主要指标和辅助指标。
1、主要指标
(1)人均薪酬成本:年度薪酬总额年度平均人数
(2)人工费比率:年度薪酬总额年度税前收入
(3)人工成本比率:年度薪酬总额年度营运成本
如果薪酬成本支出合理,这三个指标应该呈现“一高二低”,即人均薪酬成本高、人工费比率和人工成本比率低,表示人力资源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
2、辅助指标
(1)福利占薪比例:年度福利项目开支年度薪酬总额
(2)往年移动平均薪酬:对过去相邻的每三年的薪酬水平求出算术平均数,对这些平均数进行比较,绘出薪酬平均移动趋势图,以反映近年的薪酬水平的变化趋势。 txt小说上传分享
【薪酬结构调整】
薪酬结构调整主要是对工资标准和工资等级的增加或减少。工资标准的调整主要是参考市场工资率的变动,而工资等级的调整主要是根据企业管理的需要。调整一般在两个方面进行,其一是对享受某一工资等级的人员数量的调整,例如在工资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对高、中、低不同层次的人员数量进行缩减或增加;其二是调整工资表,对工资等级线、工资级差进行调整。一些现代企业常用的方法包括:
1、降低或提高高薪人员的比例
(1)降低高薪人员的比例:主要是通过采取紧缩政策来降低企业的工资成本,因为一个高级管理人员的收入往往是一般员工的数倍;
(2)提高高薪人员的比例:往往是为了转变经营方向或者进行技术调整,以吸引和保留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
2、调整一般员工的薪酬结构
例如为了降低员工的薪酬水平,适当降低奖金在薪酬结构中的权重,比较隐蔽的做法是把奖励标准提高,使得员工在一般情况下只能获得基本工资,而很难获得奖金。也有运用延长工作时间但工资水平不变,或者增加幅度不大的方法,在合法的范围内,尽量压缩企业自己规定的带薪休假时间,以增加工作时间。
3、调整工资等级和工资标准
这种调整是为了增加工资的弹性,以便在员工收入分配上有更大的灵活性。例如工资等级设计上的“宽波段化”,将工资等级线延长,将工资类别由原有的十几个减少至三、五个,在每种类别上包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