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万历的爸爸 > 第493章 古里协议(第4页)

第493章 古里协议(第4页)

巡逻船验明正身,船只驶入军港。

军港设施简陋,几艘战船十分老旧,大抵还是几十年前地中海桨帆船样式。如此装备,也就难怪奥斯曼无法在波斯湾突破葡人封锁了。

奥斯曼海军实力强劲,但那是在地中海,而在阿拉伯海则因为投入有限导致十分疲软,斗不过葡萄利亚,便红海、波斯湾也出不去。

刘时敏一直不理解为何强大的奥斯曼没有在阿拉伯海大规模发展海军。最近也才了解到,原来人家的经济中心在欧罗巴那块地盘,也自认罗马正统,属于欧罗巴,无数年来一直努力于征服奥地利。至于东部,其实并不是奥斯曼经营的重点,即便想要经营,家里也无余财啊。

刘时敏又了解到,奥斯曼人竟然自称突厥人,这个突厥是不是唐朝灭亡的那个突厥?他也不敢确定。可以确定的一点,奥斯曼祖源复杂,内部种群众多。红海同波斯湾沿岸的阿拉伯人对康斯坦丁尼耶没有太多敬畏。

刘时敏对奥斯曼的战略决策充满鄙夷。假使在红海择地建设海军基地,其在阿拉伯海的影响力又不一样,其国商船四处出击,为帝国带来的利益将难以想象。而在地中海,奥斯曼永远也无法突破直布罗陀海峡。

好吧,如果阿拉伯海上游荡着强大奥斯曼海军,那将是锡兰总督府的灾难。

祖宗保佑,三大景教强国继续在陆地上开地图去吧,永远不要去发展海军。

想到此处,刘时敏不禁为瀛王殿下的布局深深折服。

兴办船务大学堂一座、海军学院两座、海员学院四座,推行开海国策不遗余力。不然,大明还在为沿海的小股倭寇焦头烂额呢,何至于有今日的强盛?

眼前,两艘中型桨帆船就是巴士拉海军的主力战舰,辅以若干小型巡逻船,火炮配置较少且多老旧。海军士兵军容不整,衣衫破旧,观之也不似强军模样。

这样的实力确实不够看,便哈西德海军就能将其拿捏死死的。

时移世易,亚齐人的精神母国也不过如此,看来有些传闻未必为真。

舰队入港,数名长袍修士同白帽军官负责接待,验过官印敕书,为首官员不敢怠慢,急忙安排船只领航。

其实吧,那官印敕书奥斯曼人是看不懂的,也不过是个形式。真正确认身份的,就还是两位常年混迹于波斯湾沿岸的私商担保。

东亚面孔在锡兰以西还是十分少见的,如同大明人对本土之外知之甚少,其他地域的人也不例外。奔波于大海上的人对于任何一个族群而言都是极少数,仅从数量而论,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这就注定偏见愚昧横行,人类普遍怀着异样目光去看待外来人,大惊小怪的。

我吃米你吃面,这就不能理解。

好在,能来锡兰闯荡的,早就习惯于异样目光,习惯于被围观。

两艘舰船留守军港,刘时敏转乘一艘桨帆船,在奥斯曼船只引导下,缓缓驶入阿拉伯河。

河道两岸树木迤逦,农田阡陌,令刘时敏讶异的,两岸引水灌溉系统极为发达,竟然种植有大量水稻。

只是天气太过闷热,空气在刺目阳光下颤抖,郊野中不见人影,站在船头也感受不到丝丝凉意。

虽如此炎热,往来船只却极多,其中一种船只令锡兰船员大涨见识,那船竟然是用芦苇编织的,看着臃肿却也在水面航行如常。

行将入夜,船只靠岸,夜宿在一个叫做“阿巴丹”的村落。

如同大明的寺庙道观可以留宿,这里的清真寺也承担有类似功能。

村落中大多夯土为房,偶有砖石建筑,尤以这座寺庙最为高耸。但无论何种材料建筑,墙皆厚有一尺,极为厚重,普通小炮也未必能奈何这种建筑。

问过,才知是为了隔热。

这座寺庙,既是祷告所在,也是学堂、医院、法院、议会所在。刘时敏来时,正遇学子下学。

恍惚间,令刘时敏产生一种错觉,这不就是大明的儒生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