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刘德华传奇一生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他喜欢周润发撼人魂魄的魅力,喜欢周润发那种淡淡的沧桑感;那种成熟的智慧与豁达;那副随意率性、挚情至爱的神态……这种喜爱简直深入到了刘德华的骨髓。

当时的刘德华,几乎看过周润发主演的每一部片子,对发仔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80年代,凡刘德华参演的影片,几乎都带有周润发演电视剧的味道。

因此有人说,刘德华是以“周润发模式”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

记得周润发在自己第一次获得金像奖影帝时曾激动地说:三年,我等了你三年啊!

而刘德华第二次获得金像奖影帝时也说:“这个奖,我只等了三年。”

1。雏鸟初飞(2)

如此相似的获奖感言,是不是潜意识的模仿我们不得而知,但在刘德华从影之初,表演上或多或少走了一些周润发的套路,这是勿庸置疑的。

能有机会给周润发当配角,刘德华自然很高兴。

因为,这是一个向他学习的好机会呀!

或许是有缘吧,周润发对刘德华的初步印象也很好,没事的时候,他还会放下身份主动走过来,与这个初出茅庐的小老弟交谈。

正因为与发仔有过一段合作,才有刘德华后来的被发仔推荐。

那是1982年。

这一年,在刘德华的年谱上应该记上重重的一笔。

名导许鞍华筹拍《投奔怒海》,周润发因故不能接拍,但他向许鞍华郑重推荐了刘德华。

他说:“无线有个小伙子很不错!”

致使许鞍华最后选定刘德华出演《投奔怒海》,周润发的这句话起了一半的作用。[霸气 书库 …wWw。QiSuu。cOm]

起了另一半作用的是评价刘德华“这男孩外形不错,挺有个性”的林子祥。

得到了两个关键人物的肯定,再加上摄影师钟志文的说合,许鞍华能不拍板?

现在看来,刘德华那一年多时间的龙套并没有白跑,他为自己日后的事业发展,适时地抓住了每一个机遇。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常常觉得人一生当中的机缘是无限美妙的。

我步入影视圈之初虽然历经困顿,被无线电视台签约后闲置,但只要有演出机会,不管是一天两天的龙套演员,我也都不肯放弃,也因而有机会让周润发、林子祥及钟志文同时对我留下印象并主动引荐。”

我们常说,勤奋+机遇=成功。

因为勤奋,刘德华才有了参演《投奔怒海》的机遇。

当机遇来临时,他再也不肯错过了,他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琢磨剧中的人物性格;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回想明星们表演上的可取之处;在心里暗自告诫自己:这部片子只许成功!

果然,刘德华成功了!

《投奔怒海》在香港引起轰动,当年上映的票房收入就突破1500万大关,并获第二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导演、剧本、美术和最有前途新人奖。

最值得刘德华珍惜的是,由于拍摄《投奔怒海》,他有了直接与心中的偶像歌星林子祥接触的机会,也正是在林子祥的鼓励帮助下,刘德华磕磕绊绊地走上了演唱之路。

刘德华在《投奔怒海》一片中的上乘表演,引起无线电视台的注意,“东家”发现,自己台里培养的这个第十期艺员训练班的年轻人,确实不能不刮目相看。

于是,《英雄本无泪》、《猎鹰》、《神雕侠侣》还有《鹿鼎记》,由刘德华领衔主演的电视连续剧一部接着一部,让人应接不暇,想不记住他都难。

尤其是以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代表作拍摄而成的《神雕侠侣》。

借助小说的广泛影响,电视剧《神雕侠侣》一上映即在香港引起轰动。

原本就被金庸先生写得真挚感人的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故事,被刘德华与陈玉莲演绎得逼真传神,加深了人们脑海里难以忘怀的印象。

可以说,这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为当时正红火的香港影视注入了更加青春的活力,刘德华俊朗的脸、英武的身材、逼真传神的表演,成为香港人茶余饭后争相谈论的话题。

刘德华在香港一夜走红。

其实,一夜走红仅仅只是一个表象,有谁知晓走红背后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在拍电视剧阶段,无论扮演任何角色,刘德华都要做很多拍摄前的准备工作,研究、分析人物性格。

即使在《戏班小子》(1982年)中演一个不重要的角色,他都会向原来的老师请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