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由他的叙述,一场近乎于种族灭绝般的战争终于在朱常瀛面前揭开面纱。
整个华英府有17个部落式小城镇,有一半分布在雨林中,道路艰险,生存环境恶劣,这也是中南半岛一直以来没能形成统一国度的原因。
而外来强者征服这片土地容易,但要构建强有力的统治,也几乎不可能,除非。。。。。。将人都杀光!
但显然,做到后者更加不容易,要付出无比惨重的代价。
然而阮氏就这样做了,一点一点的拔除,而后清理人口,改土归流,现下只余8个小城镇在苟延残喘。可见阮氏筹谋良久,谋划之深。
阮氏不需要占婆人口,其做法实际上同朱常瀛颇为类似,更注重于转移本国人口。
只不过朱常瀛见识多,有大把的地方可以选择,优先那些人口稀少抵抗微弱的地方,而阮氏则没的选,只能选择占婆。
安南有多少人口?
成祖当年征服安南,设立交趾布政使司,设15府36州200余县,这样的设置自然同人口产出有关,也足见其人口之多。粗略估计,阮氏当有人口60几万,而郑氏当有人口300万上下。
以当下的生产力而言,安南人口趋近于饱和。
可以说,阮氏找到了一条转移国内矛盾,增强实力的正确途径,而通过大兴商贸,吸引华、日、葡商,又进一步增强实力。
然而搞笑的是,在阮氏地盘上交易的大宗货物,竟然是大明造。
以至于朱常瀛颇有一种错觉,仿佛回到了前世那个时代,某国打压华商,而华商则选择越南转移出口,只不过当下却是大明自作孽,自己把自己关了起来,便宜了周边不知多少小国。
然而瀛州的建立却改变了这种格局,非但一步一步把本应属于自己的东西抢了回来,而且还更进一步,正在构建整个东亚贸易环。
只要这个环构建完成,再造大明就不是梦。
都是为了生存,阮氏的良药就是在侵吞瀛州的利益,不可容忍!
朱常瀛问波阿,“如今占婆军有多少可战之士,而阮军究竟有多少人?”
波阿惭愧道,“我军仅剩8千,而阮军约有5万。”
朱常瀛愕然,“先前有军5千,后又增援2万,短短数日,何故惨败如此?”
波阿叹息道,“阿云巴社求援,我军前去营救,不小心中了埋伏,损失3千人。之后连战三阵,皆不敌。而逃兵最多,头人带领部族趁夜散去,无可阻止。”
朱常瀛很郁闷,占婆这个小弟比琉球还不如,那些所谓的兵朱常瀛一走一过也见识过,一头领带着几十披甲士,披甲士之下又有几倍数量只穿着裤头,拿着长矛的普通士兵。
贵贱有别,等级分明,这样的军队是不可能有较高战斗力的。
朱常瀛再问,“水师呢,还有战船多少?”
“尚有战船27艘,军8八百人。”
“城中米粮可支用多久?”
波阿看了帕尼提一眼,带着气愤说道,“原本可支用一月,如今只能支撑半月。”
帕尼提带着哭腔问道,“殿下,如今如何是好?寡人将8千将士尽数托付殿下,是否能有转机?或者。。。。。。或者由殿下主持和谈,便割让数县,上贡称臣寡人也认了。”
这个没出息又有野心的家伙,前后有2次向阮氏称臣纳贡,而每当积攒点力量时又叫嚣着复国,阮氏揍他一点毛病没有。
而令人丧气的,这样的丧权辱国,在座的占婆贵族竟然无人反对。
朱常瀛面色一沉。
“你既然有这样想法,那就简单了,带领你的人退走吧,军民都要走,但把城中奴隶都留给我,孤保你巴河以南不失!至于和谈,为时尚早,孤会相机行事的。”
“啊?”帕尼提直接懵了,惊异问道,“殿下是要打算独抗阮军?可您水陆加起来也不足三千人啊。”
朱常瀛冷冷一笑。
“胜败不在多寡,孤自入城便见华英守军将无斗志兵无战心,这些人不能用了,留下来只会消耗补给,还会影响我大明军士气。
占婆国主,孤这样说虽然难听,但却是事实。”
顿了顿,朱常瀛继续说道。
“当然,若国主不同意,也可坚守此城,我大明军可确保华英海上之安全,可保贵军没有后顾之忧。请国主同诸位商议一下,一个小时之后,给孤明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