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决元蒙余孽,朱棣怎么甘心?
大明的财政压力,都会落在他这个监国太子头上。
如今的商税很低,大概在三十税一。
朝廷最大的税收来源,还是土地啊!
这不是折腾百姓吗?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真是至理名言!”
朱高炽推崇备至。
靖难之役,就打掉了洪武一朝的积累。
朱棣留给朱高炽筹备军费的时间,不多了。
这也是为何朱棣父子,都十分器重王守敬的最直接原因。
能搞钱啊。
区区句容县到了王守敬手里,转手给朝廷奉献了数百万两。
这一车车的真金白银,朱高炽羡慕得紧。
如果有一天真提拔王守敬为户部尚书,朝廷或许还会缺钱,但绝对不会这么严重。
王守敬的魅力,就在于此。
他和别的官员,都不一样。
“中原王朝最巧妙的发展模式,就是别让士大夫、勋贵们盯着中原的土地,这绝对是百姓的灾难。”
“何不把他们的贪婪,指引向海外?”
“大明之外,还有很多土地。”
王守敬真挚的目光下,多了一份迷蒙的憧憬。
朱棣是有魄力开海的帝王,成就不该局限于封狼居胥。
奈何王守敬只是微不足道的县令,偶尔发发牢骚还行,实际上根本无法影响大局。
句容的队伍,浩浩汤汤,宛如一道喧嚣的洪流,奔流不息。
朱高炽与王守敬畅谈天下大事,又转至西洋。
这时候朱高炽猛然间发现,王守敬对于西洋的了解,超乎想象。
“蒙古帝国能够打到西边,成为诸国的梦魇,为何大明不行?”
朱高炽心神震颤,惊呼道:
“战争绝非儿戏,领土的扩张,这是拿将士们的性命去换啊!”
他所存的仁慈,是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
生灵涂炭的场景,绝非朱高炽所愿。
王守敬怎么可能不明白?
一将功成万骨枯。
然而王守敬的双眸依旧炽盛,燃烧着烈焰。
竟罕见地伴随着执着与偏狂!
“国家强大的基础,需要广袤的领土作为支撑。”
“当代不占领土地,后代就需要付出百倍、千倍的代价。”
“宁背一世骂名,也要让子孙万代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