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敦”和原版“百峰君”,却有着过于悬殊的差异区隔,绝对是个隐患。
瑞雯过去这段时间,就是一个通过“大脑”找“心脏”的过程。
现在,她已经找到了。接下来,就是要完全接管。
这节奏……太快了。
如今回想,瑞雯怕是从那场惊世骇俗的“三尖顶之战”后,便着手此事,凭着她在雾气迷宫中无以伦比的机动力,还有这段时间,与罗南共享的各“活性星辰”布局信息,终于捕捉到“心脏”,嗯,就是那个让李维也念念不忘的巨大“饵物”,并着手转移回来。
如此雷厉风行,且卓有成效。罗南自诩节奏与常人不同,想在狭小的“窗口期”做出好大事情,可相比之下,还是甘拜下风。
至于李维那帮人……怕不是要疯?
罗南单手按着“玻璃幕墙”,下意识笑起来,可很快又敛去笑容,如今未竞全功,还不到中场开香槟的时候。
根据他的理解,瑞雯能够将巨大“饵物”带回,是趁着它所在区域无规则位移,与“中继站”周边区域的规则环境相接触的机会,发力“撬动”,利用“中继站”的规则吸引力,使巨大“饵物”往中继站这边“滚动”……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数量级的差异也要考虑。
罗南和瑞雯最多就是在巨大“饵物”与“中继站”之间,扯了一根布条,让前者沿着这个布条滑过来。
根据瑞雯的形容,巨大“饵物”无疑相当于万钧巨石,细薄的布条想要撑住并规定它的方向太难了,脱轨变线的机率极大,就算是“滑”过来,也绝对不要妄想能够“控制速度”之类,能不能拘得住,实是未知数。
越是这样想,罗南越觉得,便是他侥幸发现了巨大“饵物”位置,也不会像瑞雯这么做。
可既然已经在推进了,还有什么可说的?
罗南再次咧了咧嘴,盯视“沙尘暴”的迷障之后,越发明亮的光华。
此时再看,它已经不再像是一颗浑圆的珠子或是什么星辰,开始有了一些不太规则的轮廓。这仍然不是纯凭眼力所能分辨的,而是罗南与瑞雯之间快速往来的信息交换,使得他对那边的情况有了一个最基础的了解,相应的“中继站”这边的天穹滤镜,也将那边的情况做了一定的还原。
这时候,“中继站”各处飞出来多个“载具”,有大有小,都在向罗南指定的方位转移。
武皇陛下要求要有一个好的“观景位”,罗南就让他们汇聚在作为“中继站”卫星存在的“树洞空间”周围。那边仍然是“中继站”规则范围内,可以比较真切地体现后续的时空变化影响和相应的冲击波动。
而若冲击超过预期,几位超凡种在那里,至少能够帮着罗南保护一下对他而言,比“中继站”更加重要的“树洞空间”。
这是最后一个需要他分心的事项,随即罗南就集中注意力,也闭上眼睛。
他不再需要多重受限的目见情形作为判断依据。
也是这一刻,他身前的“玻璃幕墙”砰然粉碎,沙尘暴狂涌而入,亿万微尘颗粒吞没了“玻璃幕墙”所有的碎片,却无法奈何罗南分毫,只能向他身后持续推进破坏。
但仔细去看,其实“中继站”的内部结构,在“沙尘暴”侵蚀之前,就先一步崩解,甚至这崩解开来的碎片,还抢先反扑回来,将“沙尘”,亦即那些破碎的、无法还原的“规则碎片”吞噬掉,而且随即就进行了简单排布,形成了看上去粗陋,却仍然有着规则架构的松散结构。
就好像是烟尘碎石,浮空拼合,固然是千疮百孔,却已见生动的基本轮廓——如同在泥塘中奋力挣扎,甩开了无数泥点,面目全非却仍然展翅欲飞的大鸟。
这个看上去随时都可能散架的粗犷大鸟,就这样冲过了罗南立身的区域,淹没了他;随即又冲过了“玻璃幕墙”原有的边界,向着沙尘暴的深处昂首突击。
这是“告死鸟”,是罗南现在所知、所能操控的最为高端且严谨的构形。
既然他和瑞雯牵引巨大“饵物”的方式就是利用规则的吸引力,那么也只有这个构形才最具份量。而且更重要的是,哪怕目前“中继站”结构千锤百炼,最为稳固,可它对周边“雾气迷宫”的规则限定性却还有不足,不够激进,不够猛烈,相应的“吸引力”也不够、
罗南放出了“告死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最大限度地捕获周边的“规则碎片”,形成更为巨型的规则架构,增强“引力”,与那个巨大“饵物”互相吸引,诱使它投射过来,再吞没掉。
这是最理想的情况。
正如上午的会议中,罗南向安东胜他们所说的那样:先准备一个完美的理想模型,再推动不完美的现实向其趋近。
也可以说,是用“完美”来模拟、阐释“不完美”
这是罗南以叠层干涉技术形成的“完美体”逻辑,是他披甲之后,理论上的最强形态。
只不过现在,他是参照了在“测验时空”感受到的“役光神鸟”那不可思议的力量运化模式后,用这样一个高标准架构,从相对完备的精神层面,去驾驭面向“沙尘暴”无声咆哮的粗糙“告死鸟”。
逻辑是一致的,目前周边区域也缺乏能够给罗南制造麻烦的大型“活化星辰”,于是“中继站”以罗南所在的区域为头颅,后继区域次地崩解,又逐步重塑,转化拼接成身躯、双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