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瑞雯演示的时候,罗南就有所察觉:整个过程中,瑞雯从头到尾只是使出了最初的那一个力量,推了“初始画稿”一把,然后所有的一切就按照“既定程序”运转起来,中间实实在在没有任何别的干涉。
他的“别扭”感,就出自这里:他早先理解错误——瑞雯并不是把自己的观察结果,绘制成图像,再做演示。而仅仅是想把刚才发生的这一幕,展示给他看。
更确切地讲,从来都没有什么“观察结果”。
监听数据形成的“星图”,对应瑞雯“画稿”的节点,最近的一组,也才刚到前面120的位置。
尚未发生,何来观察?
也就是说,这是一组预见,预见雾气迷宫部分辐射区域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演化。
罗南视线投向“透镜星云”,感受着里面每一个瞬间所对应的天文数字般的数据量,再想想每个细节的耗散与收敛所需的计算量,一时沉默。
当然,这只是猜测。至于是不是,当然还是问瑞雯比较快:
“瑞雯,这是你预测的结果?”
瑞雯想了想,答道:“看到一些。”
“看到……”
罗南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瑞雯讲话很少用修辞技巧,什么形容、比拟,一般是不会出口的。
所以,她说“看到”,就是“真看到”?
换做一个月前,罗南很难往这上面去想。但这段时间里,由磁光云母而来的不可思议的感知模式,正日渐改变罗南的观察和思维模式。
这个世界的样子,与过往十多年所一贯展示的,正呈现越来越大的差别。无论是生灵、死物、实体、虚空……都在磁光云母的奇异视角下,显现出别样的结构和联系。
罗南现在正努力调整适应,希望这种“差别”不至于变成“撕裂”。
看正常的世界已如此,观照雾气迷宫的时候,罗南的所见所感,更与此前不同。只是即便在磁光云母的特殊视角下,这里也太过混乱复杂,而且发掘的数据量更是有数量级的提升,罗南还需要进一步梳理,才有希望将其还原为有效信息。
他既如此,谁知瑞雯的眼中,这个世界又是什么样子?
罗南脑子里面的复杂思路,瑞雯多半是不理解的。在她这里,既然罗南问了,她当然要尽可能去回答。
此时,罗南既然已经调出了“透镜星云”,瑞雯就在这个更直观的“星图”上比划示意:
“这里有一个,或者两个,现在比较危险,再等一段时间会抛出来,到这个位置。”
换了别人,听瑞雯的解说,必然会云里雾里,不知所谓。罗南却是立刻明白了:“你是说,这块区域内,有一到两个‘大型领域碎片’,会受到辐射区冲压碰撞影响,从比较深的位置抛到相对安全的区域……可能会比较适合改造?”
瑞雯点头。
这倒是“辐射区”那边能干出来的事儿。
类似的现象,乍看有点儿反直觉——矛盾或者说风暴的中心,冲击力应该更强,残留的碎片也应该更细碎才对。
但问题是,绝不能将雾气迷宫这一因“日轮绝狱”而来的特殊环境,简单视为大冲撞和大爆炸的结果。其内在破碎的结构所展示的,是一个互相限制、互相影响且互相扭曲的机制。
往前一步是秩序,往后一步就是混乱。
当下只是暂时的平衡。
这种平衡机制,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引力圈,正如茫茫宇宙中普遍发生的事情一样:
万物毁灭又重塑,却再非本来面目。
而这也直接导致一个结果:越趋近“引力圈”的危险地带,可以利用的资源也就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