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者,可得五百金赏,进入前十名者,可得千金之赏,第三名可得两千金,第二名可得五千金,夺魁者可得万金重赏。”秦异人在文告中如是写道。 往昔的抡材大典,士子历尽千辛万苦赶到邯郸参与,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得到。这次不同了,有重赏,第一名更是有万金重赏。 如此重赏,自盘古开天地以来,就未有过,士子、读书人是激动难已,要想不颂扬秦异人都不成。 当然,为了防止有人冒充读书人冒领舟车之资,必须由各国官府开具证明或者由名士推荐方能报名参加论战,余者一概不认。 对这一限制,读书人自然是没有意见,认为应该如此。 这一限制立时息了很多人的非份之念。 XXXXXX 邯郸,秦异人府。 赵雄一头扎进来,满脸喜色,冲秦异人笑道:“贤婿啊,你这一手真是了得呢。好多人向我道贺,赞我有眼光,找了个如此仁义爱人、礼贤下士的女婿,你是天下贤士的福音。” 谁被如此赞扬,谁都会欢喜。 “爹,你莫要尽夸他,可是,这至少需要十万金,在哪里去找金啊?”赵姬好看的弯月眉拧在一起了,愁眉苦脸。 若是照信陵君那般举抡材大典,上万金就能解决了。然而,秦异人竟然如此大的手笔,没有十万金莫想举办。 十万金啊,那是何等庞大的数字,就是一国之君也不是说拿出来就拿出来的。 “是哦。”赵雄脸上的喜色荡然无存,一脸的愁容。 “金么,自然会有,这事不消担忧。” 秦异人却是一点也不在乎,道:“我眼下最担心的是秦国如何应对?这是对秦国的一次绝佳良机,但愿范睢当得名士之称,不会错过。”
………【第六十五章 秦国响应】………
第六十五章秦国响应 邯郸,信陵君府。 “哈哈!”信陵君笑得可开心了,眼睛只剩一条小缝,把秦异人的文告狠狠晃着,大声编排秦异人的愚蠢:“秦异人自诩聪明,不过是自以为是,实则蠢不可及!蠢不可及!每个前来邯郸参与论战的士子,每人十金车舟之资,少说也要三两千人前来,这就需要三万金。再有吃喝住宿,前前后后,没有半月不可能结束论战,这又得费金几多?五万金是最少的了。还有重金奖赏,这又要两万金……” 说到这里,脖子伸得比长颈鹿的脖子还要长,摇头晃脑,仿佛吟诗似的吟咏:“这就要十万金,十万金呐!莫要说区区落魄王孙,就是本公子也拿不出这么金。” 秦异人这次是大手笔,若是成功的话,必将享誉千古,名垂后世,秦异人的名望就会大幅提升。然而,其花费很惊人,没有十万金莫想举办。 十万金,这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就是以信陵君的财力也是吃不消。 莫说信陵君,就是天下五大商家也是禁受不住。 “秦异人这是异想天开。”侯赢点评一句。 “没错,他就是异想天开。”信陵君阴阴一笑,道:“他想成名,我就不让他如愿。立时派出门客,在茶坊酒肆散布流言,就说秦异人沽名钓誉,没有金举办。把这帐细细一算,这次抡材大典就不可能举办了,秦异人,你就等着成为天大的笑柄吧!” 信陵君这一招够狠! 抡材大典照秦异人这么办大手笔是大手笔,就是花费太高了,只需要把账一算清,就会让人相信,士子会裹足不前。 没人前来参与抡材大典,秦异人就会成为笑柄,永远也抬不起头来。 秦异人逼得信陵君走投无路,他还不得不给秦异人背书,唱赞歌,他恨透了秦异人,巴不得秦异人立时死掉。 XXXXXXXX 咸阳,秦国王城,朝堂。 秦昭王正与范睢、白起、蒙骜、王陵、国尉司马梗他们商议军机。 今天的商议透着几许诡异,白起、王陵这些武将对丞相范睢是爱搭不理的,没什么好脸色,只是顾忌着这是朝堂,不得乱来,不然的话,他们早就冲范睢开骂了。 “禀丞相,异人公子的信。”负责值守的铁鹰锐士快步进来,把一根竹管递给范睢。 “异人?是给寡人的?”秦昭王眼中精光一闪,忙问道。 他暗中调查秦异人的所作所为,对这个孙子的观感大为改观,很是希望这信是秦异人写给他的。 “禀君上,异人公子点名这信务必交到丞相手里。”铁鹰锐士如实禀报。 “呃。”秦昭王嘴里发出一阵磨牙声,老脸一红,很是羞愧。 秦异人恢复与秦国的联系,第一封信就是写给他的,为秦国找到一条非常好的谋划,他却不信,错失了良机,眼下还在后悔着呢。 这通书信,秦异人不给他,而是点名要给丞相范睢,明显是对他不信任。这一切,都是他一手造成的,他能不羞愧吗? “君上……”范睢把铜管呈给秦昭王。 秦昭王挥挥手,勉强一笑,道:“既然是异人给丞相的,丞相处置便是。” 他很想接过来,可他好意思接吗? 范睢也不客套,应一声,拧开铜管,取出羊皮纸,展开一阅。 “啊!”范睢一脸的惊讶,轻呼一声。 范睢胆识过人,就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他竟然轻呼,颇是惊讶,这事太少见了,秦昭王、白起、蒙骜、王陵他们大是讶异,目光齐刷刷盯在范睢身上,大是好奇。 只见范睢一双明亮的眼睛精光闪烁,沉吟不语,都知道他每每遇到大事,都是这般思索,没有人出声,任由他思考。 “妙!妙!妙!”范睢明智之士,见识过人,思虑并没有费时太多,只片时功夫,就是眼中精光暴射,大声称妙。 “丞相,何事?”秦昭王这才出声相询。 这话正是白起他们想问的,无不是睁大眼睛打量着范睢,竖起耳朵,静等他说话。 “君上,异人公子已通告天下,愿出金举办抡材大典。”范睢说出答案。 “举办抡材大典?这是好事呀,不错,不错。”秦昭王眉头一轩,赞扬道:“做做样子,花费万把金就能成,可以捞到美名,他好算计。” 用万金博得一片美名,这着实是一条谋划。 “君上,远远不止如此。异人公子是如此举办……”范睢一通解说。 “他疯了!他想成名想疯了!”秦昭王脸上变色,喝声如雷:“没十万金莫想办成,他哪有那么多金?他这是向秦国索金的吧?” “一定是这样!”白起他们也是如此以认为,个个大摇其头。 秦国要是有金的话,岂会不出兵灭赵? “不是。”范睢把手中羊皮纸挥挥,道:“异人公子只是说了这事,其余的只字不提。” “不是要金的?”秦昭王好一通惊讶:“又料错了?” 长平大战后,秦异人一共给秦国写过三通书信,每次接到,秦昭王都以为秦异人是乞金的,竟然连续三次都料错了,由不得他不讶异。 从范睢手里接过书信一瞧,拧着眉头,疑惑道:“他这是何意?” 秦异人在书信中,只是陈述他要举办抡材大典,别的只字不提,这让秦昭王摸不着头脑。 “君上,异人公子这是在暗示,秦国应当抓住这次机会,资助他举办抡材大典。”范睢一口道破秦异人的用意。 “资助?”白起冷声道:“丞相,大秦要钱没钱,要粮没粮,拿什么来资助?” 他信了谣言,对范睢很是不爽,这是在抢白。 “是呀!要是有钱有粮,我们早就在邯郸了,岂能在这里?异人公子儿戏,丞相也跟着胡闹了。”王陵他们这些武将齐声附和。 秦昭王微微颔首,虽然没有说话,其用意已经再明白不过了,他很是赞成白起他们的话。 要是秦国有钱有粮,他都把赵国灭了。秦国眼下最缺的就是金,岂能随秦异人胡闹。 “君上,若异人公子成功,对秦国有两大好处。”范睢仿佛没有听见白起他们的讥嘲似的,大声道来。 “两大好处?”秦昭王疑惑不解。 “百年战国,山东六国骂秦为虎狼,残暴不仁,秦虽强,骂名在外,不利于秦。秦若要一宇内,不能仅靠征战,还要有美名。这次抡材大典,就是博取美名的良机。”范睢的话很有见地,道:“美名,可顶十万大军,甚至更多!” 好名声能得到的好处不见得比征战少,就是白起他们这些对范睢不爽的武将也不得不承认这点,微微颔首。 “有理!”秦昭王大声赞同。 “异人公子大手笔,不惜重金举办抡材大典,为士子们解决舟车之费,住宿吃喝之资,必然有很多人才因此而汇聚在邯郸。秦若要一天下,应当趁此良机,招揽人才。”范睢的话很有诱惑力。 “人才!”秦昭王双眼一翻,精光暴射。 对于一国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不是金银珠宝,不是粮草,而是人才! 没有人才,堆积如山的财货也有用光之时;有了人才,即使没有如山珍货,也会富裕起来。秦国本身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秦孝公发求贤诏,招揽天下贤士,欲图变法强国,那时节,秦国已经快亡了,处于崩溃的边缘,是当时七大战国里面最弱的一个。 秦之弱,弱得连会盟的资格都没有了,山东六国视秦国为化外蛮夷之国,不把秦国当作华夏一员,这让秦孝公引为奇耻大辱。 在当时,秦国要么变法成功,存在下去,要么被当时的霸主魏国灭掉,不得不搏了,秦孝公痛定思痛,发求贤诏,招揽天下贤士。商鞅因此而入秦,在秦国变法,取得巨大的成功,秦国转弱为强,一举成为一流战国,雄视天下。 “让人才没有后顾之忧,前来邯郸参与论战,秦国应当趁机大力招揽,这才是异人公子不惜重金的原委所在。”范睢一口道破秦异人的深远意图。 他说得没错,秦异人真的就是这么打算的。 若秦异人仅仅想成名的话,犯不着花费十万金,有上万金就成了,招集一批名士论战一番,再让他们背书一通,到处宣扬,秦异人的名声就大起。问题是,如此做的话,能前来的名士要么家资巨富,要么就是有人资助。那些贫寒的读书人没有钱,不能赶来邯郸,他们就会被埋没。 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热血时代,秦国即将统一中国,需要大量的人才,要是这些贫寒的读书人被埋没了,太可惜了。 再说了,这些人若是被秦国招揽,最后还不是成了秦异人的臣子?他当上秦王后,这些人就得向他效忠。 正是考虑到这些,秦异人才决心花费重金,来一次大手笔,把天下读书人一网打尽,能网罗的都网罗了。 他这一计划若是成功的话,秦国会受益良多。 可以嫌金多,可以嫌粮多,绝不会嫌人才多! “好谋划呀!他看得如此深远!”秦昭王大是惊讶,抚着额头,笑道:“人才是一国之本,七大战国,大秦最是重视人才,绝不能错失这次良机。” 虽然山东六国把秦国骂得体无完肤,然而,凭心而论,秦国才是最重视人才的。
………【第六十六章 六国响应】………
秦昭王并不是在给秦国脸上帖金,而是说了一句大实话,秦国对人才的重视与任用,远非山东六国所能比,这是秦国能雄视天下的原委所在。 山东六国天天喊着举贤任能,然而,山东六国所用之人大多是宗室子弟,或者世家大族,有名无实,并没有治国的才干。比如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三人,是“战国四公子”中人,大名传于后世,然而,他们当国之后,干出多少功业? 秦国的官员三四成来自山东六国,吏员六七成来自山东六国,这是一个惊人的比例了,很能说明问题,证明秦国重视招揽人才。 最有代表性的是秦国的历代丞相,从秦孝公变法时起,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所用的丞相有:商鞅、张仪、甘茂、范睢、蔡泽、吕不韦、王绾和李斯,这八人中,只有王绾是土生土长的秦国人,其余七人都来自山东六国。 商鞅有“荐贤杀贤”的典故,张仪因孟子而远走他邦,范睢更是九死一生、差点被魏齐害死,李斯是楚国不为人重视的小吏……就是这些不为六国重视的人才,到了秦国却被拜为丞相,位高权重,成就一世功业。 山东六国得虚名,不务实,信陵君号称得士,拥有贤名,在他一生中,有三个盘盘大才从魏国离开,乐毅、范睢和即将出山的尉缭。若信陵君真是“得士”的话,他就应该把三人网罗才是,然而,这三个土生土长的魏国人就从他眼皮底下离开。 信陵君还敢当“得士”的美名吗? “良机当前,绝不能错失!”白起率先响应,声若洪钟,震人耳膜。 “臣等附议!”王陵、蒙骜、司马梗这些重臣齐声响应。 “异人深谋远虑,为大秦创造这一良机,这次,秦国一定要助异人做成此事。”秦昭王雪白的眉毛一掀,决心下定,道:“秦国虽然府库空虚,大不如以前,万金还是拿得出的,就资助异人万金吧。” 一万金要是在平时,对于国力雄厚的秦国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在眼下这时节,对于秦国来说极为不易了,秦昭王这是大手笔。 “君上英明!”群臣齐声赞颂,秦昭王能做到这一点,极为难得。 “出金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需要一位大臣前去邯郸招揽人才。”秦昭王拧着眉头,沉吟道:“前去的人一定要是重臣,在秦国要很有份量,唯有如此,才能显得秦国重视人才……” 白起、范睢他们重重点头,大是赞成这话。 “寡人之意,就由国尉走一趟。”秦昭王点名了。 “啊!”一片惊呼声响起,出自白起他们之口。 国尉在战国时代是重臣中的重臣,掌管军队的后勤、训练诸多军务,在秦国属于第四号人物,他的权势仅次于国君秦昭王、丞相范睢和上将军白起。 而且,秦国的国尉司马梗不是一般的国尉,是秦国名将司马错的儿子,是名门之后,将门之子,在秦国倍受人尊敬。 司马错是白起的前任,秦军正是在他手里发扬光大,为白起征战山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做过两件事轰传天下:一是力驳张仪,主张秦国并巴蜀。在当时,张仪坚决要求秦国大举东进,与六国争霸,司马错说服了秦惠文王和张仪,最后秦国并巴蜀。秦并巴蜀,在秦国的统一道路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秦国因此而厚积国力,后来更是以巴蜀为基,夺取楚国的黔中之地(贵州平原),让秦国积累了雄厚的国力。 二是他从楚国手中夺取了当时天下最大的粮仓,房陵,取得汉中平原的控制权,这让秦国更一步做强。 依白起他们想来,派个廷尉就了不得了,哪里想得到,秦昭王却更进一步,派出国尉,秦国的四号人物,要白起他们不惊讶都不成。 “臣愿往!”司马梗深知此行的重要性,对于秦国太重要了,也许这是百年战国历史上,秦国最大规模的一次招揽人才行动。 “好!”秦昭王欣然。 “君上,臣需一人相助。”司马梗是将门之后,一辈子与军队打交道,善于军事,对于文事不太在行。他坐镇没问题,要他来办这事着实有些难为人,需要一人相助。 “君上,臣举荐一人。”范睢马上举荐人才:“秦国名士王绾可使。” “哦!”一片恍然声响起,出自白起他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