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先付。
给了三十披索,站著等饼和找钱,收好钱的人不再理我,开始他的叫喊∶“饼
啊!饼啊!谁来买饼啊!”
我问他∶“怎么还不给我呢?香肠要焦了!”
我说∶“给什么?你又没有付钱呀!”
这时旁边的另一群摊贩开始拚命的笑,望望我,又看著别的方向笑得发颤。这
时方知又被人欺负了。
起初尚与这个小贩争了几句,眼看没有法子赢他,便也不争了,只对他说∶“
您收了钱没有,自己是晓得的。上帝保佑您了!”
说完这话我走开,回头到那人笑了一笑,这时他眼睛看也不敢看我,假装东张
西望的。
要是照著过去的性情,无论置身在谁的地盘里,也不管是不是夜间几点多钟自
己单身一个,必然将那个小摊子打烂。
那份自不量力,而今是不会了。
深秋高原的气候,长年如此。微凉中夹著一份风吹过的怅然和诗意。只因这个
首都位置太高,心脏较弱的人便比较不舒服了。
拿开博各答一些小小的不诚实的例子不说,它仍是一路旅行过来最最堂皇而气
派的都市。殖民时代的大建筑辉煌著几个世纪的光荣。
虽说这已是一生中第一百多个参观过的博物馆,也是此行中南美洲的第十二个
博物馆了。可是只因它自己说是世上“唯一”的,忍不住又去了。
哥伦比亚的“黄金博物馆”中收藏了将近一万几千多伯纯金的艺术品。制造它
们的工具在那个时代却是最最简陋的石块和木条。金饰的精美和细腻在灯光和深色
绒布的衬托下,发出的光芒近乎神秘。
特别注意的一群群金子打造的小人。有若鼻烟壶那么样的尺寸。他们的模样,
在我的眼中看来,每个都像外太空来的假想的“人”。
这些金人,肩上绕著电线,身后背著好似翅膀的东西,两耳边胖胖的,有若用
著耳机,有些头顶上干脆顶了一支天线般的针尖,完全科学造形。
看见这些造形,一直在细想,是不是当年这片土地上的居民,的确看过这样长
相和装备的人,才仿著做出他们的形象来呢?这样的联想使我立即又想到朋友沈君
山教授,如果他在身边,一定又是一场有趣的话题了。
博物馆最高的一层楼等于是一个大保险箱,警卫在里面,警卫在外面,参观的
人群被关进手肘还厚的大铁门内去。
在那个大铁柜的房间里,极轻极微号角般的音乐,低沉、缓慢又悠长的传过来
。
全室没有顶光,只有专照著一座堆积如黄金小山的聚光灯,静静的向你交代一
份无言的真理━━黄金是唯一的光荣,美丽和幸福。
步出那层严密保护著金器的房间,再见天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