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朝之后,众武将犹如潮水般涌来,纷纷围拢于秦池身旁。
啧啧称赞之声,犹如春风拂面,不绝于耳。
“大庶长,我等方才真是有眼无珠,误会您了!”老将幸梧,拱手致歉,神色诚恳。
“哎,说来惭愧,我等只知盯着那西南一隅,却忘了北胡之威胁,实乃短视之举啊!”另一位武将也上前一步,摇头叹息,自责之情溢于言表。
“是啊,大庶长,您这番布局,实乃高瞻远瞩,我等佩服!佩服!”
众武将纷纷附和,口中连连道歉,言语间充满了对秦池的敬佩和歉意。
就连王离也在其中,用抱歉的眼神看向秦池。
的确,错怪咱们大庶长了。
作为军功爵制度的最大受益人,他怎么可能排斥战争呢?
秦池闻言,只是微微一笑,拱手还礼道:“诸位将军言重了,我等皆是为大秦效力,何须如此客气?”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谋国事,何愁匈奴不灭,大秦不兴?”
众武将闻言,纷纷点头称是。
心中对秦池的敬佩之情更是油然而生!
他们深知,这位大庶长不仅智谋过人,而且心怀宽广,实乃大秦之栋梁也!
秦池闻言,只是笑呵呵地摆摆手,并未多言。
他深知,此时无需过多解释,行动胜于言语,待到北击胡虏之时,一切自会明了。
待武将们纷纷离去后,李斯缓步上前,神色凝重地道:“大庶长,此番你能让陛下满意,让武将们满意,实属不易。”
“然而,我大秦恐已难以承受更多战争之重负了。”
秦池闻言,笑容依旧,他轻声说道:“斯相勿忧,若天下再来一个魏、赵、楚,我大秦确实难以支撑。”
“但北胡不同,乌孙、月氏虽体量不大,却也不弱,正可作为我大秦之练手之战。”
“国内无需承担战败之压力,而民众却也能因军功擢升而感激朝廷。”
“如此,国内矛盾自会找到疏散与倾泻之出口,斯相大可不必担心。”
李斯闻听此言,心中惊异万分!
他未曾料到,秦池竟能说出如此清晰之大局之观,实乃令人敬佩不已!
他深深地看了秦池一眼,心中暗自赞叹。
秦池之言,字字珠玑,落于心头,只感觉其理之正。
乌孙、月氏之富庶,战!虽耗资巨大,然其所得之物,足以强国富民,此乃不争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