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金铃关之前就被蒙古人打造成了纯粹的军事要地,这里根本没有什么平民百姓,就是那些为蒙古人服务的后勤人员,也就是进行着军事化的管理。
不过这些后勤人员大部分都是南方朝廷的子民,冷锋也没有为难他们,而是让他们继续在金铃关内干活。
毕竟这些人都是被蒙古人抓来的壮丁,而且也是自己的同胞,在这种天寒地冻之下,如果将他们赶走的话,很多人可能就会饿死或者冻死在外面。
而且冷锋让他们干活,可不是白干的,最起码能够让他们的温饱有所保障。
金铃关需要战后重建,冷锋还指望将这里打造成一处军事要寨。
不过和之前的军事要寨不同,他准备将这里建设成为一处集防御和军事物资储备中心。
以他这边的军事力量,只要安排几万名士兵在这里驻守,就可以阻拦住南来北往的所有军队。
不论对方有多少人马,只要金铃关内的物资储备足够充分,就是一道任谁也无法跨越的天堑鸿沟。
金铃关不仅仅地势险要,而且所处的地理位置也十分关键,基本上可以辐射南方朝廷七成左右的地区。
也就是说,从金铃关无论是向南还是南北出发,都可以影响到南方朝廷的安全。
这也为何蒙古人如此重视金铃着的原因,不过可惜的是金铃的统帅达哈高认知能力不足,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当然,就算达哈高对冷锋的军队有足够的重视,也阻挡不了金铃关被攻破的下场。不过这样一来,冷锋这边想要拿下金铃关也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洪山庄的很多产业已经得到了扩充,现在的临江城也得到了洪山庄的大力支持,许多加工作坊都搬到了临江城。这就使得生产出来的物资比以前要多了很多,对于前方的供给也就更加的充足。
在物资方面,冷锋这边并不是短缺。
不过随着以后的战线拉的越来越长,而且冷锋也要在外面带兵打仗,自然不可能将所有需要的物资全部都从洪山庄直接运输。
就算现在已经有了两支拖拉机运输队,但是以这个时代的交通条件来看,几百里的路程也得十天半个月的时间。
而且还是在天气的正常情况,如果出现一些雨雪天气,物资运输的难度还要加大。
虽然现在冷锋已经让人开始修建公路,但是这毕竟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以现在的基建能力来看,最多也只能对城池内部进行改造。
就算是修建连接各个城池的交通道路,现在也只是在做前期的道路地基工程。之前在建安府外战斗时,苍狼之影就是通过这样的道路快速接近建安府的。
冷锋现在需要大量的俘虏,也可以用在这方面。
所以经过金铃关的战役之后,冷锋这边的作战方针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以后再有战事,对于敌人也就不再进行毁灭性的打击,而是在有条件俘虏对方的情况下,尽量能够多抓一些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