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清山和姚采澜都挽留不住,只好由着他们去了。所幸他们租住的房子就在江府后街上,打开后门走不远就到了。尽管如此,他们搬家的那天,石头还是大哭了一场,仿佛萧右和萧树都不要他了一般。
尤其麻烦的是,石头一哭,铁锤以为他哥受了什么天大的委屈,也跟着在后头嚎。小惠见了,眼泪也是哗哗的。搞得姚采澜头疼不已,好几个人劝了半天才好些。
为了哄好这几个孩子,姚采澜索性让他们一起跟着去萧家的小院去看看,中午用过了饭才回来了。
既然户籍的问题搞定了,江清山立刻跟萧右带着束脩登了游老先生的门。江清山还是有几分面子的,游先生自然是答应先见见这俩孩子。
感情这还要面试啊?姚采澜顿时觉得很惊奇,同时对这游先生颇有好感。
萧树自然是表现优异,游老先生撅着花白胡子激动的表示,这个孩子我要定了,束脩甚至可以减免。石头么,马马虎虎也算能接受,不过还待要好好观察一番才行。
这俩孩子终于有了安身之所了,姚采澜松口气。又张罗着给石头小厮。孩子眼看着就大了,老实在外院行走,老是带着丫头读书、做事,都不是很方便。
不久,就找了一个叫梁子的,今年十三了,为人很是老实忠厚,用了几天石头还挺喜欢他,姚采澜也就放心的用着他了。
至于小惠,女红暂时由她的奶娘张嬷嬷教着,虽然张嬷嬷手艺一般,但基本针法还是没有问题的。另外,姚采澜还让小莲闲下来就指点小惠的针线活。
除了做女红,姚采澜管家理事的时候,就让她坐在一边听,好让她多学点东西,将来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当一个贤妻良母。
姚采澜很快就发现,虽然小惠读书识字的兴趣不高,但这个小姑娘学起这些庶务来真是利落,很快她就能清清楚楚的誊写账本了,平常听到什么事呢,一听就能明白,学的还挺快。
姚采澜暗喜,便有意识的开始培养她,平常多让小莲指点她。要知道,小莲也怀孕了,这内院管家将来肯定会空出来。
她现在是真的一点都不敢小瞧古代的小孩了。别人家她不知道,自己家这几个孩子,石头,小惠,小树,个性不同,脾气不同,但却都不是省油的灯。
不过,要人尽其用,互惠互利才是王道啊。
主母 一百零一 打击
一百零一 打击
石头初初入学,姚采澜还是有点担心他不适应环境,待他一下了学姚采澜必定细细的打问一番,有时也把梁子一并找来从侧面进行了解。
本来呢,姚采澜并不愿意给石头弄一个上课时侍奉的书童,笔墨纸砚什么的,从小都是石头自己整理的,根本无需别人帮忙。可是,梁子脾气秉性虽然让姚采澜都满意,唯独却是个不识字的。姚采澜觉得实在是美中不足,只好跟其他家的少爷一样,让梁子也站在书房后头伺候着,其实是想让他多长点见识。
刚开始入学,石头还觉得新鲜,书馆里有不少同龄或是大一些的同学,其中有安知县家的公子,也有柳默春的长房嫡孙等等。石头这些年,除了小树之外,这是第一次认识这么多的新朋友,因此上学的积极性还挺高的。
不过,他的兴奋状态并没有熬过十天,就有不满生了出来,到了家便嘟嘟囔囔的跟姚采澜抱怨,说是先生讲的很无趣,管的又严,很不近人情,自己常常挨训、被罚站、罚写大字等等。
姚采澜心里自是有些心疼,但是也不会只听他的,忙拉着儿子的手问,“你做了什么让游先生那么生气?”
石头却唧唧歪歪的说不出来。
大抵脱不了恶作剧或是扰乱课堂秩序一类吧。姚采澜很矛盾。想训孩子吧,又觉得那是孩子天性,不应该受到压制。放任不管吧,又怕儿子在书馆受到更大的惩罚措施,心理上受到伤害。
姚采澜只好折中了一下,违心的劝解道,“你知道爹娘为什么要送你去游先生那里去读书么?”
石头无精打采的坐在姚采澜身边,垂着头,“为了考功名。”他已经早就听姚采澜说过了。
“游先生讲的那些就是科举考试要考的东西。那些经书内容芜杂,需要理解记忆的东西非常多,因此考功名是非常难,也是非常辛苦的差使,得兢兢业业、勤学苦练才行。都像你这样胡闹的话,谁能考出功名来啊?”
石头却仍然不太服气,小声反驳,“我跟着萧先生读书的时候,萧先生教的多好,讲的也有意思。不像这个游先生,他一开口就让人昏昏欲睡。何况他对人也凶,老是看我不顺眼,小树哥哥倒是得了他的青眼,我却老是被罚,罚些别的倒不要紧,罚站都无所谓,还老是罚我写大字,抄经书。。。”
姚采澜对于这种情况也是颇感无奈。人的自然天性与社会规则总是处在一个矛盾的状态中,古今皆同,只不过在石头身上体现的格外明显而已。
见他蔫头蔫脑的,姚采澜想安慰他一下,便把自己早就有的一个想法提前说了出来,“娘想了,你和小惠都大了,从二月起,便开始给你和小惠按月发零用钱。每个人每月二百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