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保持沉默的李建成缓缓道:“父皇,儿臣也想说两句。”
李渊点点头,“皇儿尽管直言!”
李建成走出来,语气沉重地对众人道:“我一直在考虑,张铉为什么派骑兵去偷袭夷道县,其实他只要派一支水军西进,也同样可以烧毁所有战船,他却没有这样做,我觉得张铉是在警告我们?”
“何以为警告?”李渊又追问道。
“不知父皇考虑过没有,我们巴蜀兵力空虚,而水军力量极为薄弱,如果张铉派水师主力沿着长江西进,直接杀进巴蜀,我们军队在岸上怎么拦截?儿臣已经想到了这一点,难道张铉想不到?他既然派骑兵全歼了夷道县的守军,焚毁所有战船,那么这支骑兵有没有可能沿着清江道西进,一路杀进巴蜀,如果张铉没有这样做,那儿臣会感到庆幸,但唯一的解释就是张铉在警告我们。”
李建成的一番话给众人开启了另一种思路,大家才忽然意识到,他们的东征计划是何等仓促?是何等漏洞百出?他们没有强大的兵力坐镇后方,却奢谈东征,着实有点欠考虑了。
李世民接口道:“皇兄担忧是有道理,但如果说张铉只是在警告我们,我觉得这有点过于夸赞他的仁慈了,他绝不是警告,而是他的战略计划中并没有杀进巴蜀的打算,所以他才没有付诸行动,就像他没有下令河套之军攻进河西走廊一样,他有他的章法,我还是坚持认为张铉的战略目标是夺取荆州,只是正好和我们的东征重合了,才显得有点混乱,否则无法解释他派数万骑兵藏身霍山县的意图。”
刘文静也站出来表态了,“陛下,微臣完全赞成秦王殿下的分析,微臣也认为北隋军早已进行战备,杜伏威在江淮不会有任何收获,或许早已灭亡,所谓杜伏威扰乱江淮的种种传闻只是张铉的一种战略欺骗罢了,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放心实施东征,从李孝恭将军在彭泽县一无所获就可以看出,隋军对我们东征早有准备,现在局势对我们很不利,如果南郡、长沙郡和巴陵郡已失守,那么我们就一定要保住荆北,否则东征大军就无法撤回来了,会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尽管刘文静的一番话只能是事后诸葛亮,但他认为东征大军无法撤回的判断却引起了李渊的担忧,李渊沉思良久道:“那依刘相国的意思,我们该如何保住荆北?”
李渊没有问李世民,他知道李世民还是会引出屈突通的话题,他不想再谈这件事。
刘文静道:“微臣的想法和秦王殿下一样,就是增兵荆北。”
一旁的裴寂插口质问道:“请问刘相国,我们该怎么增兵?巴蜀空虚,从关中派兵过去至少要走半个月,刘相国认为还来得及吗?”
刘文静不慌不忙道:“关于增兵微臣有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就是打通南襄道,军队直接从南阳郡进入襄阳,这是最便利的办法,只是这样一来,我们就向王世充宣战了,在和隋军作战之际,我们不宜再树强敌,所以这个方案只能算下策,而第二个方案就是东征军队撤回荆北,直接走九江郡走6路退回江夏郡,只是这样一来,我们就彻底失去荆南的十几个郡了,代价太大,所以这个方案也不完满,只能算中策,至于上策,微臣还没有想到。”
这时,一直没有机会表见解的楚王李元吉道:“父皇,儿臣有个重要情报要先禀报,是关于王世充。”
由于李孝恭来的鸽信中语焉不详,李渊并没有意识到东征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李元吉搞到的水军部署图有问题,他还以为是隋军将彭泽县的粮食物质先一步撤走,才导致李孝恭扑了个空。
所以李渊还没有把怒火迁到四子李元吉的身上,他当即问道:“什么重要情报?”
“启禀父皇,北隋朝廷在前几天派使者前往洛阳,儿臣今天刚得到消息,王世充向南阳郡增兵三万,加上淅阳郡的三万驻军,南襄道的驻军已经有六万了。”
这个消息让众人都忽然反应过来,恐怕秦王李世民的判断是正确的,张铉真要攻打江夏了。
李世民当即立断道:“父皇,儿臣完全赞成刘相国的中策,时不我待,必须立刻将十万东征大军撤回江夏郡,只要我们能保住荆北七郡,那么我们还有机会夺回荆南,否则荆北失守,我们在荆州就无立足之地了。”
李渊也知道形势危急,不容他们再慢慢讨论观望了,他便不再犹豫,当即下旨道:“火传朕敕令,令李孝恭将军立刻率东征军撤回江夏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