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东河集贸市场几号有集 > 第25部分(第2页)

第25部分(第2页)

梅兰芳被伯父“写给”(有立下生死状的意思)朱家学戏。老师吴菱仙家贫,过去常得梅巧玲接济。他耐心教着这个一时不开窍的孩子,后来梅兰芳有三十多出戏得他初授。

梅兰芳广拜名师,向秦稚芬、胡二庚学花旦戏,向陈德霖学习昆曲旦角,向乔蕙兰、李寿山、陈嘉梁、孟崇如、屠星之、谢昆泉等人学习昆曲,向茹莱卿学习武功,向路三宝学习刀马旦,向钱金福学小生戏,也曾受教于王瑶卿。

梅兰芳十岁登台,串演昆曲《鹊桥密誓》织女,老师吴菱仙将他抱上椅子,登上烛光摇曳的“鹊桥”,首次面对观众。

梅兰芳十四岁进戏班,在演出实践中进步较快,三年多后,北京各界品评京剧演员,梅兰芳列第三,称“探花”,有如新月东升。

1913年,梅兰芳十九岁,首次在上海演出。挂头牌的王凤卿名气甚大,年长梅兰芳11岁,而梅兰芳不为上海观众所知。头三天演出《玉堂春》等戏成功,后四天演出《雁门关》等戏也成功,上海观众初识梅兰芳的份量。王凤卿就让梅兰芳演“压台戏”《穆柯寨》。梅兰芳抓紧七天时间,跟琴师茹莱卿学会这出戏,以青衣演刀马旦,出色演成穆桂英这一人物,受到热烈赞赏。王凤卿又传授《枪挑穆天王》,第二天就上了舞台,令观众大饱眼福。接着又向王蕙芳学会头本《虹霓关》,梅兰芳在其中饰演刀马旦,而在接下来的二本里饰演青衣,又令观众耳目一新。这次在上海演出四十五天,“北京第一青衣”梅兰芳的名字在上海叫响。

梅兰芳与王凤卿合作十八年,亲如弟兄,直到王凤卿身体不好,才中断合作,其子王少卿留在梅兰芳身边,成为梅兰芳的琴师。

3,善于探索,勇于革新

梅兰芳横空出世,是在艺术竞争中富有节奏的不断超越,是在对艺术广泛学习领悟中富有品位的不断升华,是在继承、革新、创造中富有成效的不断进步。

从1913年到1921年,梅兰芳三赴上海、两赴天津、一赴日本,留心新的艺术潮流,关注“文明戏”,创演时装戏,与以创新闻名的欧阳予倩形成了“北梅南欧”的声势。从1915年4月1916年9月这一年多时间里,他所演的几十出戏,按戏剧服装来分,就有四类:老戏装的,时装的,新古装的,昆曲的。这种广泛实践,对后来“梅派”风格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梅兰芳在上海与吴昌硕等多位书画艺术家订交,在北京与齐白石等众多书画艺术家订交,他们都成为他艺术上的良师益友。

梅兰芳还与“京师大学”等大学的师生和一些文人交往,从而有利于活跃思想、拓宽视野。

梅兰芳在一种超负荷的艺术实践中,戏路宽,创新多。1921年“崇林社”的五张戏单,印证着梅兰芳此时的功力与叫座:

1月8日,梅兰芳唱倒数第二《奔月》,属古装新戏;

1月9日,梅兰芳与杨小楼合唱大轴《金山寺》,属昆曲,杨小楼配演伽兰;

2月2日,大轴戏为集体反串《蚆 蜡庙》,梅兰芳演黄天霸,杨小楼演张桂兰,余叔岩演朱光祖,郝寿臣演张妈;

2月16日,梅兰芳、王凤卿合唱大轴《庆顶珠》,传统老戏。

2月25日,梅兰芳与王凤卿、姜妙香合演大轴《牢狱鸳鸯》,属老戏服装的新戏。

梅兰芳在与这些技艺非凡的名演员合作之中,广泛汲取中国戏曲艺术的精华,从而成为这一艺术的伟大代表。

梅兰芳对戏曲艺术的建树是多方面的,比如,从前的京剧伴奏并无二胡,1923年在排演《西施》时,梅兰芳与琴师徐兰沅、王少卿多次尝试,决定增加二胡,从此,二胡成为京剧伴奏的“三大件”之一。梅兰芳对艺术总是别具慧眼,审慎而准确,因而他的改进成果往往能流传下来。

梅兰芳的剧目,有从前传下来、经他加工而成的,如《宇宙锋》等,有新创编的,如《生死恨》等。有一次梅兰芳从“天女散花图”获得启发,又查阅佛经,遂与齐如山等人讨论,而成《天女散花》一剧。《邓霞姑》这出时装戏是听人讲了一个时事新闻,梅兰芳等人自己编的。古装新戏《一缕麻》内容得之报头短篇小说,是真人真事。梅兰芳读了小说,决定改编;该戏在京津产生很大影响,竟使一位姓万的女士得以解除了不合理的婚约。

京剧红火,昆曲衰落,有时京剧中偶有昆曲片段,观众则不耐烦。梅兰芳说“有许多前辈经常把昆曲的优点告诉我,希望我多演昆曲,把它提倡起来。”梅兰芳向老前辈陈德霖、乔蕙兰、屠星之等人学习昆曲,并且从苏州请来谢昆泉住进梅宅教授昆曲,在这样众多顶级的昆曲老师指导下,梅兰芳一口气学会二十多出传统昆曲剧目。他冒着遭观众冷遇的风险,集中演出了一段时期的昆曲,使昆曲在北京一时蔚然成风。深厚的昆曲底蕴,成为“梅派”艺术的重要根基。

电影是二十世纪新艺术,使戏曲与电影发生密切关系,梅兰芳是一个开拓者,从1920年拍摄无声戏曲电影《春香闹学》,到1960年拍摄戏曲片《游园惊梦》,这一努力四十年不绝。

4,功圆力满,梅花璀璨

梅兰芳的艺术高雅脱俗,有独特的气质韵味,成为美的楷模、真与善的化身。

1917年谭鑫培逝世前,北京戏曲界是“谭、杨、梅”鼎足三分,后来是“杨、梅并世”。

1921年,杨小楼、梅兰芳二人合组戏班“崇林社”,取二人之姓的偏傍为“林”,以示平等。此时杨小楼四十多岁,有“国剧宗师”之誉,梅兰芳二十多岁,为后起之秀。

1922年梅兰芳赴香港演出,人流聚涌,港九之间交通被阻四个小时。梅兰芳轰动香港,有一次在某饭店就餐,涌来瞻观的群众达数千之众。

梅兰芳与谭鑫培合演《汾河湾》,齐如山写信提出,当薛仁贵在寒窑外独唱时,柳迎春要有所反应,而不能光是背朝观众坐着。梅兰芳经过琢磨,在下次演出时就突破这一传统,观众觉得新鲜、有理,叫起好来。谭鑫培也不认为梅兰芳在夺他的戏,而且加以鼓励。梅兰芳在很多传统剧目的演出中,都这样虚心听取意见,以新鲜的理解去填补艺术空白,使旧戏焕发出新的艺术意味,“梅派”艺术就这样一点一点地积累、成熟。

尚小云、杨小楼等人演出《楚汉争》,全戏二十多出。齐如山等人改编为不足二十出的《霸王别姬》,由梅兰芳与杨小楼于1922年首演成功。梅兰芳对此剧的修改持续二十多年,一直改到只剩八出,可见艺术创造之艰难。

1933年间戏院前排的一般票价:

梅兰芳每张二元

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马连良每张一元二角

高庆奎、郝寿臣同台,杨小楼、郝寿臣同台,每张一元以上

言菊朋、谭富英、王又宸、雷喜福,每张一元以下

1927年评选“四大名旦”,梅兰芳名列榜首。这一评选活动,意味着舞台由老生为主,转为旦角为主,推动了整个戏曲格局的变化,梅兰芳的重要历史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梅兰芳排演新戏之后,并不随手扔掉,而选择其中基础好的,认真雕琢,最终成为经常上演的优秀剧目。这样由新变旧,推陈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