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我是明朝一小神方旭 > 第270部分(第2页)

第270部分(第2页)

在一路走来,不少人呼朋唤友,队伍的声势越来越壮,加入的读书人也越来越多。在快要靠近午门的时候,人数已经增长到了百人左右。不少百姓都跟在这些读书人的后面,想要跟着一起看看热闹。

“你们干什么的?”这帮读书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午门附近,可把守在午门的那些士兵给吓了一跳,一个个赶紧握住了手中的兵器,厉声的问道。

“我们要见阁老……我们要替兴王讨一个公道……阉狗该死!”人群之中,传来了无数嘈杂的声音,那些士兵听的头都大了。不过,通过这些人的只言片语,他们也意识到了此事的严重性,几个人快速的走入了午门,将此事禀报到了内阁。

“外面发生什么事情了?怎么如此喧哗?”内阁办公的地点就在午门的边上,外面的吵闹声,很快就惊动了杨廷和等人。等到那几个士兵进来之后,几个阁老便皱着眉头问道。

“禀报阁老,外面聚集了一大帮子的士子,具体发生了什么小的也不知,但听他们的来意,似乎要替兴王讨一个公道。”其中一个士兵,赶紧将外面的事情简略说了一遍。

“兴王?”一听到这两个字眼,杨廷和几人的瞳孔便是一缩,他们在互相对视了一眼之后,都在各自的眼睛之中看到了一丝阴霾。

“走,我们出去看看。”杨廷和清了清嗓子,当先一步,朝着午门之外走去。蒋冕和梁储二人跟在后头,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凝重之色。

“阁老出来了!”三人刚刚走出午门,外面的人群就变得更加激动了起来,不少人都在大声的嚷嚷着,场面有些控制不住了。

见到这等状况,杨廷和面上一沉,“尔等读书之人,不思学习修业,为何来午门喧哗?”

他毕竟是大明的宰辅,身上自带着一丝威严,在出声厉喝的时候,不少人都不自觉的被其气势所迫,说话的声音也小了下来。

“杨阁老,您是三朝老臣,两代宰辅,素来刚正不阿。我们这次过来,就是希望您可以替兴王做主,不要责怪于兴王。”在人群之中,一个读书人站了出来,对着杨廷和行了一礼,语气十分认真的说道。

“是啊,权阉当道,非是国家和百姓之福,兴王此举,也是替家国社稷着想。”边上又有读书人插口替兴王求情。

“若是朝廷坚持要处罚兴王,我等读书之人,就在此长坐,直到你们改变主意为主。”人群之中,也有一些人性格比较执拗,语气中竟然夹着几分威胁。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诉说了大量太监们的罪状以及兴王的苦衷和仁义。本来,按照杨廷和等人的想法,就是打算倒打谭季堂一把,好让兴王脱身的。按理来说,是和这些士子的目的相同,他应该顺从民意,趁势而为才是。

但是,杨廷和三人听得越多,这心里头却是越烦躁。瞎胡闹,这些人可真是瞎胡闹,将他们的计划全盘打乱了。

这些读书人明显是被人给利用了,表明上看起来是在替兴王说话,希望朝廷能够网开一面,实际上,这是很明显的捧杀之术。

那镇守太监乃是皇帝所派,代表的也是皇帝的脸面。你这把镇守太监给杀了,还给镇守太监身上泼了那么多脏水,那就是啪啪的在打皇帝的脸。你这倒好,打了皇帝的脸之后,不仅不请求皇帝处罚兴王,你还让其网开一面,你让皇帝怎么想?

最关键的是,这么多读书人替兴王求情,那不是说明兴王受到百姓爱戴么?你一个藩王这么受爱戴,你是想要干什么?莫不是想要收买人心,坐一坐那九五之位?这宁王造反的风波还没散去,就又发生了这等事情,这也由不得有心人不往歪处想。

如果在这个时候,杨廷和等人依然要保兴王,那只会把事情进一步的推向一个难以控制的地步。外有士子,内有官员,都在帮助兴王,皇帝知道了会怎么想?宗室知道了会怎么办?其余藩王知道了反应又会是如何?

所以说,面对着这些士子的逼宫,杨廷和等人不仅不能保兴王,还得对其大大的处罚。处罚的越重,兴王相对而言才越是安全。

“走吧,回去吧,这一局我们输了。”杨廷和的面上没有丝毫波动,他十分平淡的看着面前那些士子,半晌之后,才转头对着蒋冕二人说道。而在他转头的瞬间,蒋冕二人在其眼神里,看到了一丝愤怒和无奈。

在这个时候,他们就必须以退为进,只有重重的惩罚了兴王,才是保护兴王的最好法子。只是,这个举措一出,怕是得罪的人不少。

首先,兴王被惩罚了,那心里对于杨廷和等人,怕是不会有什么好感了。而在这个时候,他们也不好去解释什么。

其次,这些读书人喊着要赦免兴王,内阁的几个阁老偏偏反其道行之,那这些读书人定然也会怨恨。

最后,他们惩罚了兴王,那就相当于帮助了阉人宦官,天下的百姓和寻常的官员会如何看待他们?说不定会认为他们与宦官同流合污,蛇鼠一窝呢,这对他们的清名也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第六百九十一章 谋划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兴献王朱厚,罔顾国法,擅遣家臣,而害天使之命。故罚俸三年,削爵一等,减免厨役、斋郎、铺陈之杂役。勒令思过三年,思过期间,毋得饮酒、鼓乐、歌舞,命长史以为监督。”一封申斥的圣旨,很快就传到了安陆。

关于兴王的惩罚问题,杨廷和是和宗室府的人商议过的,虽然宗室府的人觉得这个惩罚有些严重,但是,因为三个阁老都坚持,他们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

在圣旨草拟好了之后,内阁便命令快马加鞭,将其交给正德,让其审阅一遍。毕竟,似这等皇室内部的问题,必须要经过皇帝同意的。如果皇帝觉得这个惩罚太低,他们必须还得改一下。如果皇帝觉得惩罚太重,也完全可以将这封圣旨搁置。

在这个问题之上,皇帝的自主权还是挺大的。朱厚照才得了奏折之后,连看都没看,直接就同意了。他如今的注意力,可都是放在宁王的身上,对于自己的这个堂弟,并没有如何在意。

“兴献王?呵呵,好得很,真是好得很呐。”在安陆城的王府之内,朱厚紧紧的握着自己的拳头,面上一片狰狞。

按照大明藩王之间的爵位等级,最高的就算亲王爵位,一般都是单字,比如说宁王,比如说兴王。而第二等的,就是郡王。郡王一般都是两个字,如今兴王被改成了兴献王,这对于朱厚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而且,爵位被削,最让他难以接受的不是面子问题,而是一旦被削爵,他和大明之间的气运联系,就会削弱许多。一个郡王和一个亲王,本身就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嘶吼。”朱厚的头顶之上,一条紫色的蛟龙不住的飞舞。这条蛟龙的背脊之上,有一条璀璨至极的金线,连接头尾。就是这么一条金线,使得整条蛟龙看上去威武非凡。

但是,就在圣旨下达的瞬间,这条蛟龙就迅速的萎缩了起来。原本已经初露峥嵘的头角,也开始退化,腹部伸出来的四根爪子,也逐渐的缩入了腹中。

原本看上去威武不凡的蛟龙,此刻竟然变得像是一条蟒蛇。不过,唯一不变的,就是蟒蛇背后的那根金线,依旧璀璨夺目。

这根金线,便是大明的龙气。如今,大明的储君未定,而朱厚便是第一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