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行人一看就有公干,赶紧打发走了为上,可别惹出什么麻烦,
自己可承担不起。
听完守城军士的话,大部队立刻跟上了郝仁进了城。
那几个士卒也不顾什么难看,点头哈腰的一路目送队伍进城,
几个人才迫不及待的争抢着捡拾地上的铜钱。
这守城虽说偶尔有点油水,
但是此地毕竟不是什么交通枢纽大城市,
也没那么多往来客商。
能收刮的机会本就不多,
靠着拿点微薄的月钱,根本难养活一家老小。
这多捡几个铜板,也能买上二两猪肉开开荤腥。
不管城门口挤作一团的人,郝仁在葛二蛋的带领下,
来到了同州府衙。
在经过了一番交流,郝仁终于还来到了同州知州衙门里面,
在检查了郝仁的文书之后,对面四十多岁胖胖的身材留着山羊胡的同州知州赶紧站到郝仁面前行礼,
“下官同州知州马大志,见过郝大使,不是上官到来,有失远迎,万望海涵,这么着,今天中午我做东,在最大的酒楼安排一桌,给大使接风洗尘,如何?”
郝仁如今身上挂着一个陕西路经略安抚使的名号。
这个名号他还真是十分熟悉,
原本的历史上,经历过三川口等战役之后,
元气大伤西北之地,就是派来了范仲淹和韩琦来收拾烂摊子,
总领陕西诸路的军事内政等大小事务,
当时范仲淹身上挂着的职位就是陕西路经略安抚副使,
主官是夏竦,
但是实际事物还是范仲淹韩琦负责,
如今,经略安抚使还不是主管当地的大小事务,
还是个临时安置的差事,
其实原本也应该是体量安抚使,
郝仁和赵祯交头接耳的私下交流了一番,
原本负责巡视各种灾情祸乱的体量安抚使,
就变成了经略安抚使,
一词之差,体谅变经略,
这里面的责任权利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安抚使也叫安抚大使,对方称自己文大使,倒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