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大秦帝国风云录攻略 > 第245部分(第2页)

第245部分(第2页)

确立王统的最佳机会就是秦王政亲政的时侯,但那时候咸阳宫内有夏太后和赵太后,朝堂上有长安君和吕不韦,还有嫪毐,熊氏对手太多,根本无暇顾及王统,即使有心要拿到王统也必定会遇到重重阻碍。等到楚系把这些对手全部铲除了,秦王政羽翼已丰,老太后拿捏不住他了。

“在我看来,现在正是最佳机会。”

魏起还想继续争论下去,却见昌文君轻轻摇手,打断了他的话。

“武烈侯,你的意见呢?”昌文君直接逼问宝鼎。

宝鼎稍加沉吟,说道,“四天前,上将军王翦率军入代,前锋军已经拿下注句要塞。”

入代?拿下注句要塞?昌文君等人无不吃惊。

昌文君和魏起虽然都知道秦军要打代北,但万万没想到王翦已经发动了攻击。王翦发动攻击,咸阳的全部精力都放在战场上,而齐楚两国乘着秦军攻代不敢两线作战之际,必定在中原战场上有所动作,也就是说,中原局势也危险了,武烈侯随时都要返回大梁。假如两个战场同时开战,秦军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那么即便老太后突然薨亡,秦王政也无暇对熊氏痛下毒手。

“代地受灾,李牧的主力又在河北战场,以上将军王翦之力,恐怕年后就能全取代北。”昌文君随即冷静下来,问道,“武烈侯是否认为明年的中原一定有战事?”

“此次攻击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宝鼎说道,“云中大黑河一线的匈奴人突然攻打雁门,赵人无力抵御,仓惶后撤。上将军王翦得到消息,紧急调用我一万虎烈军和两万北疆军急速入代。你知道大黑河一线有多少匈奴人吗?”

昌文君眉头紧锁,没有说话。

“据说匈奴人左方诸王全部集结于大黑河,不出意外的话,其军队人数超过十万。”宝鼎脸色沉重,摇头叹道,“上将军以三万骑入代,击败匈奴人的可能性很小,不过上将军可以在雁门拿到一些城池,从而有效阻止匈奴人,等待后续大军的支援。”

“那年后秦军必有两线作战之忧。”魏起担心地说道。

“两线作战并不可怕。”宝鼎说道,“中原可以采取守势,代北却必须攻击,我们必须击败匈奴人才能拿下代地,但匈奴人同样需要代北,他们绝不会轻易认输,所以在我看来,代北这一仗时间较长。”

“武烈侯是担心李牧北上,上将军遭到赵人和匈奴人的前后夹击吗?”魏起问道。

“赵人不足为虑,李牧肯定要作壁上观以便渔翁得利。”宝鼎叹道,“我担心的匈奴人。假如咸阳能够说服大月氏,请大月氏从侧翼攻击匈奴人,那代北一战我们才有五分胜算。”

“中原呢?”昌文君最关心的还是武烈侯,中原假若出事,那真的不敢想像。

“中原无忧。”宝鼎说道,“但中原的仗要坚持长期打,这可以对大王和中枢形成重压,从而缓解熊氏的危机。”

宝鼎的意思很清楚,他宁愿在战场上想办法,也不愿意与秦王政直接爆发冲突。老太后整体谋划的核心就是让宝鼎和秦王政自相残杀,但熊氏害怕失去老太后这个靠山被秦王政以雷霆手段打下去,所以变得迫不及待了。

宝鼎要做棋秤上的对弈者,而不是棋秤上的棋子。楚系的想法也一样,不过楚系这种迫不及待的举措让宝鼎意识到熊氏内心非常惶恐,而这种惶恐的原因是熊氏子弟大都因外戚的身份而掌权,本身并没有显赫功勋,这使得他们的“底子”过于薄弱,一旦大树倒了,这种“底子”的小树根本禁不起风吹雨打。

宝鼎暗自冷笑,愈发坚定了将这帮“底子”薄弱却狂妄自大的熊氏贵戚彻底打下去的念头。熊氏要涅磐重生,否则无法在未来的博弈中成为蓼园强力盟友。

这场谈话最终以宝鼎的胜出而结束。宝鼎有策略,只不过策略太复杂,牵扯到的变数也太大,这让昌文君颇为忧郁。

“我有个建议。”宝鼎笑道,“我觉得你应该留在南阳,这对你我双方都有好处。”

昌文君无奈苦笑。留在南阳?这算是对咸阳的一种暗示吗?这种暗示又能起多大作用?

“借口呢?”

“我有冠冕堂皇的借口。”宝鼎一语双关地说道,“或许,用不了多长时间,你就知道留在南阳的好处了。”

第258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昌文君没有马上答复武烈侯。

老太后随时可能辞世,咸阳形势对熊氏来说并不好,树欲静而风不止,狂风暴雨说来就来,他哪有心思留在南阳?

昌文君考虑良久,决定还是先与昌平君熊启商议一下,至于熊启是否征询太后或者王夫人的意见,那就是熊启的事了。此议由武烈侯郑重提出,可见武烈侯也曾深思熟虑,他在这个关键时刻恳请自己滞留南阳,其背后肯定有某种说不出口的原因。

难道太后大限将至?太后不在了,自己和昌平君等熊氏贵胄都在咸阳,武烈侯又在中原,南阳和南郡形同虚设,假如秦王政乘势拿下两郡的控制权,那无论对熊氏还是对武烈侯来说,都是沉重一击。当初熊氏为什么没有被昭襄王彻底击倒?就是因为熊氏牢牢控制了南阳和南郡这两块根基之地。今年武烈侯为什么在中原建下显赫战功?就是因为得到了南阳和南郡的倾力支持。武烈侯恳请自己留在南阳的目的可能就是为了两郡的控制权,从而确保两郡万无一失。

昌文君的心情愈发恶劣。或许是因为心情的原因,他在给咸阳的奏章中详细叙说了武烈侯对未来大秦土地和人口问题的担忧,丝毫不加掩饰地暗示咸阳,武烈侯有强烈的操控未来国策走向的倾向。

武烈侯希望统一后的国策是与民休养,全力发展农耕,以一种缓慢但有效的手段稳定中土。这当然是最好的国策,咸阳也希望看到这一天,但问题的实质是,武烈侯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国策?他和他的利益集团试图从这种国策中获得什么?而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君王和咸阳中枢的利益。无疑,这两者之间的利益有直接冲突,武烈侯所希望得到的,肯定是君王和中枢不愿放弃的,所以,国策是否利国利民并不重要,重要的,国策要符合君王和中枢的利益需要,凡是有利于君王和中枢利益的国策,那就是正确的国策。

武烈侯明确拒绝熊氏在王统一事上向秦王政施压,昌文君忿然之余,利用这份奏章狠狠地“捅”了武烈侯一刀。

秦王政和中枢对武烈侯最近一年来所取得的战绩钦佩不已,但对武烈侯肆无忌惮地干涉朝政却是越来越不满,尤其武烈侯凭借他对局势的精确预测和过人的天赋一次次地自行其事,甚至故意以隐瞒、胁迫、欺骗咸阳的手段来达到他个人目的,已经让中枢忍无可忍了。

当王翦和公孙豹突然在一个风雪之夜发动突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注句要塞,三万骑军如狂飙一般杀进雁门之后,咸阳这才意识到他们被武烈侯欺骗了,入代作战事实上是武烈侯和李牧联手操控的结果,而这一举措直接把秦军推入了两线作战的窘境,咸阳因此变得极度被动。

秦王政勃然大怒,当即就想急书南阳,怒斥武烈侯竟然在这种关系到王国安危的大事上自作主张,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中枢可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