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灯道人看着遮掩天机的两位圣人,不禁有些激动,接引和准提越是慎重,那他突破准圣的可能性越大,随着阵法布置完成,一座熟悉的水池凭空出现,无穷无尽的佛光在其中凝萃成了金色的液体。
每一滴都是无上的灵物,足以让人一步登仙的存在。
这是佛门数万年的积累,也是佛门真正的底蕴。
“。。。。。。。”燃灯道人沉默许久,庄重的俯身行礼,沉声道:“多谢二位教主。”
准提眼中的肉疼之色强行隐去,嘴角抽了抽,撇头道:“古佛身为我佛门三世诸佛,蒙遭大难,我等怎会坐视不管。”说完,准提点了点头,仿佛这些话是对自己说的一般。
不同于准提的不舍,接引道人却是罕见的露出了笑容,舒展的皱纹让他显得有些愉悦,看了眼准提,接引笑道:“古佛若是得证准圣,与我佛门来说便是莫大荣光。三世诸佛,两位准圣,我佛门何愁大兴!”
转身看了眼昏迷的法明,接引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许,叹息道:“法明禅理深厚,佛法高深,本是金蝉的引路人选,只可惜。。。。。。”
准提摇头道:“师兄放心,我已取出他的神魂,寄放在了地藏处,待如何机缘将至之时,我自会送他一场善缘,助他得证菩提。”
“如此便好。”接引道人点了点头,长袖一挥,法明的身体便飘落到了八宝功德池中。
“古佛法身已毁,便寄神于法明躯体,以伴生灵宝灵柩灯斩去恶尸。”准提沉声道。
燃灯点了点头,缓步走进水池。以凝聚数个量劫的佛光强行提升肉身修为,如此演化的恶尸虽是准圣,却也透支了修行的潜力,这是他唯一的选择。
随着他一步步进入水池,本是温和的佛光突然沸腾翻滚,肉身在水池渐渐融化,墨绿色的灵柩灯颜色更浓,阴戾的气息在功德池的佛光中收缩凝练,而燃灯道人的身影也已经彻底消失。
不知过了许久,原本满满的水面已经下降了大半有余,就连精粹的湛金色光芒也已经有些暗淡。
就在准提有些不耐的时候,只听一声爆裂,平静的池水砰然四溅,一个身着墨绿色袈裟的僧人从水面走出,向准提和接引俯身行礼后,便化作流光消散。
与此同时‘法明’也从水中走出,双手合十,面相慈悲道:“贫僧燃灯,谢过佛母,谢过阿弥陀佛。”
第十二章 东海
“此为古佛机缘所在,不必言谢。”接引道人嘴角含笑,颔首道,“古佛借本体斩恶尸,心神残缺不得圆满,不若就借这法明之躯,接引金蝉入世,届时西行功德古佛可分半成。”
‘燃灯道人’闻言笑道:“如此甚好,贫僧便在镇江之畔立寺金山,等待金蝉到来。”
准提满意的点头道:“哈哈,有古佛相护,金蝉的安危贫僧就放心了。”
佛门大兴乃是大势,然天道大势不可改小势却可以动,一旦积累大量变数,量变转化质变,对于佛门来说将是莫大的危机,要知道诸天世界中,杀伐争斗、算计谋划最为频繁的便是这洪荒大地了。
昔日道门二圣邀两人出手,欠下道统因果方才引发了这场佛门东进的大势。
阐教人教两位圣人虽然表面上对佛门东进表示支持,但是内心排斥和不满,众人都心知肚明。
阳奉阴违不可怕,可怕的是有‘散修’在东进之前出手扰乱佛门布局,现在有了燃灯道人在旁庇护,也就让准提和接引松了口气。
光幕渐渐消散,接引道人也收回了天空中的幡旗,天地间重新弥漫着灰蒙蒙的混沌之气,一道道沉闷的雷声在身旁滚动,不时有雷光延伸到此处,被三人身上的佛光驱散。
正要离开之时,燃灯道人突然停住了脚步,张了张口,却也什么都没有说。
接引道人疑惑道:“古佛还有什么事吗?”
两人之间的灰色阴霾遮掩了燃灯道人复杂的神色,若不可闻的轻叹一声,燃灯道人扯了扯嘴角,笑道:“西行圆满之前,贫僧的法号便是法明了。”
说罢转身离去,身影微微一晃,化作一道金色光芒穿过了无边的混沌。
“师兄。。。。”准提看向燃灯离去的方向。
接引面露悲苦,皱眉道:“古佛言不尽实,好像隐瞒了重要的东西。”
“什么!”准提面色一变,怒声道:“我佛门为他耗去半数底蕴,为他越级突破成就准圣,他居然还在欺瞒?!”圣人一怒,天地变色,还好这里不是洪荒大陆,混沌之气虽翻腾暴乱,却不会影响到洪荒的天地。
接引摇头叹息道:“古佛天性凉薄城府深厚,只能以利益驱使而不能用情理感化,师弟何必生气。”深深的看了眼早已消失的身影,接引喃喃道:“若非如此,我们又怎么能劝说他携带阐教众弟子转投佛门。”
燃灯道人是识时务还是墙头草,这点接引道人并不在意,他和准提的唯一期望便是佛门大兴,为此准提甘愿自降身份在东土神州拐骗修士,强夺灵宝。
脑后生有反骨又如何?只要佛门给他足够的利益,他便是佛门大兴的有力棋子。接引收回只剩一半且气息纷杂的功德池,面露决绝。
。。。。。。。
连续数个月的旱情终于结束了,随着一位‘国师’献策,李渊率领文武百官登顶雁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