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行,在明海自己注意,有什么事情给我打电话。”贺空霖说着又像是终于想起什么似的,“对了,苏浙她到中国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 68 章
“好。”贺牧对于贺空霖和另外一个女人留下的苏浙向来就没什么感情,干干的应了贺空霖前面的那半句话,后面提到人的地方就像是没有听到般的一笔带过。
其实有事情,不给你打电话也是一样的,这么长时间,也都这么过来了,谈不上什么特别的感触,现在的年纪就一本正经的说习惯,是不是还有些热闹的玩笑气氛在?
填完志愿窝在家里头好几天,贺牧把书房里自己喜欢的书几乎翻了个遍。后来百无聊赖间想起自己倒是也有许久没有去过书店这些带‘店’的地方。
一想起这事,贺牧当下换了双在外穿的板鞋——这双鞋还是去年夏天让周重远妈妈给他两买的,因为身高没差多远,鞋子的码数也都一样。有时候他们两人都是互相穿,谁都没去计较那么多。
想起周重远,贺牧已经有好几天没有联系人,这时候想起,也生不出联系的欲望来,只是单纯的思念,想着那个人的名字,由他名字组成的笔画和发音,却不想因此而放任自己做些什么。
要严打严算,贺牧自出生就没怎么逛过明海的街。明海名声在外的那几条街对他来说连名字都念不顺溜。站在街头里夜晚灯火琉璃的建筑下全是熙熙攘攘的人,叫声交谈声从四面八方涌过来,灌进贺牧的耳朵里。
贺牧暗自摇了摇头,果真是许久没出过门的人,连这份属于凡世里、属于他一介普通人的热闹,都显出几分疏远来。
人们擦着肩膀走路,贺牧算是见识到了现代明海人民的热情。往往是他还没能自己走几步,就被身旁的人挤着往前走。贺牧就这么无可奈何的被人继续推着向前,竟然就这么随着人群走过了刚刚想要进去的书城,等意识到自己走了有多远时,贺牧发现他自己已经到了贯穿明海的那条大江边。
这条江是有他自己原本的名字,只是贺牧打小就对于这些事情不关注。那时候带着他的姆妈也顾虑着他的人生安全,极少带他来这些有水的地方来玩。
这么不经意间,就错过了和这供养明海子孙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的大江的一场相识。像是注定般的,相遇在今夜的一人一物,都带着重逢般喜悦的欣喜。
江河边满是人群,河岸边上满是手里拿着灯船又或是其他各种各样的年轻情侣。要是贺牧这时候还没反应日子的特殊性,也就白忙活这两年和周重远的恋爱史了。
终于想起这天是七夕的贺牧摸了摸口袋,没带手机,看样子也只能等会儿回去再打人的电话。视线落在桥下缩小的一对对人身上时,视线都带上了贺牧他自己不知道的情绪,其实他这个人,对于节日这些东西,向来是没有什么感触。
一个小孩过日子,哪能注意这么些花花肠子。
没有那份心思的贺牧看别人倒是有几分兴趣,换了个舒适的姿势,就这么单站在桥上,看桥下岸边的男女们用各色的表情,来上演这个杜撰出来神话故事的动人情节。
说不定也能有几首愁肠寸断的酸诗,不过,既然是这样的日子,有些温柔的诗情画意也自是不可避免。
贺牧就这么看着,脑袋里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转着转着就过去了。等他发觉自己看了好些会儿,而身边和他一样在桥头往下看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人群依旧拥挤,每个人的脸上表情各色各异,带着七夕晚上的深情和期待或是落魄。
在终于有了几分乏意,而在江道里游淌的蜡烛纸船也没法再抓住人的目光,贺牧拉了拉身上的体恤衫,朝着来时的路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
☆、第 69 章
但愿,这时候的书店还没关门。
贺牧抬起手腕,时间不早也不晚,看来现在去也没法挑上几本好书,这么想着,贺牧又生出些些犹豫,他从来没像这个晚上这么犹豫不定。
难不成是被这平凡但幸福的场景给羡慕到而他自己完全没有察觉?相必也是有这个理由的,毕竟心脏那块地方,阵阵的淤塞不是玩笑。
来这里的每个人,几乎都是带着真人或是对感情的希望而来。只有他贺牧,被人群推到这个地方,在桥上看了会儿又自己形影单只的走回去。怎么想,都是由几分难以言喻的难过。
只是在这份难过里,就愈发的想念一直装在心脏处的那个人。
匆匆向前走了几步,余光却像是自己长了腿再次飘到了斜远处的桥下。定睛一看,确实,那地方在贺牧转过身后的某个时刻,又添上了新人。
那个男人和周重远差不远的身高,同样干净利落的短发,背影看上去宽阔而挺直。此时正背对着贺牧,微微侧过头和他身边的女孩子说话,笑容有几分甜蜜有几分羞涩。面目在暖黄的灯船照耀下只能看出侧脸线条的柔和,却没法看个明白。
贺牧想都没想的从桥上侧边的楼梯上冲了下去,水泥糊成的栏杆还磨着手掌心。贺牧管不了那么多,大步往下跑着。
像是疯了般的奔跑,大步向前的时候就只想把那个和周重远有几分相似背影的人狠狠的揪过来,往后再要做什么,他也是暂时不明白的。
“干嘛啊你?”对方的声音是成熟男人才有的低沉,和周重远带着清脆铃音的低沉完全不同,而脸上还带着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