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岳说:“这是圣旨,陛下面前的红人邬川都亲自来了,你说我能不走吗?只要有一口气我就得回去,否则便是抗旨,陛下原本三分的怀疑都要变成七八分。”
“可是……”黎丞看着信上的内容,虽然陈怀义说殿下该回京了,可京城那地方他到底还是不放心,“陛下多疑,前太子自缢,晋王滞留江南不回,这可是陛下曾经最疼爱的两个儿子,都没落得什么好结局,殿下您这一回去,臣实在是有些担忧殿下的安危。”
他家殿下可远不如那两位受宠,这个太子之位都是阴差阳错得来。
刘子岳也知道这点,但他更清楚:“只要我还想争那个位置,就必须得回去。立即派人送信,让公孙大人、于大人、郭大人和冉长史他们都来一趟,商量一下回京的安排。”
黎丞见他心意已决,便没再劝,当即派了人送信。
过了三日,郭富、冉文清便先到了,又等了一天,公孙夏和于子林也来了。
刘子岳将他们召集起来议事,鲍全和黄思严也都到了。
他将陈怀义的信给了大家:“你们看看,看完后咱们再商讨。”
鲍全看完就说:“这肯定是晋王他们使的阴谋诡计。陛下强召晋王回京,他们就将咱们家殿下也拖下水,真是不厚道。”
公孙夏抚了抚袖口,淡淡地说:“陈大人所言没错,殿下在南越滞留太久,是该回去了。即便陛下不派邬公公来请,殿下也应该回去。”
郭富也点头:“没错,陛下已经五十多了,这两年身体也大不如前,太子殿下一直留在广州也不是个长久之计。”
小心算来算去被别人摘了桃子。
见他们都赞同刘子岳回去,鲍全看向冉文清。
冉文清站起来,拱手道:“殿下,臣是王府长史,请让臣陪您一同进京。”
公孙夏却说:“我回去更合适。”
于子林也赞同,因为公孙夏在京城的人脉更广:“相爷回去比较好,只是这如何回去却成了个问题。您跟着殿下回去,只怕依陛下现在的脾气和秉性,怕是不能重用相爷了,而且还会对殿下忌惮几分。”
这反倒是废了一颗好棋。
若是上奏请求回京也不大妥。陛下等了那么几年,你都不回去,太子一回去,你就屁颠颠上奏要回去,延平帝能高兴才有鬼了。
公孙夏显然是做好了准备:“我接到殿下的信便已经写了一封奏折让人快速送入京中,就说我在南越风湿越来越严重,身体不好,请求辞官,归家安养天年。我写这封奏折时,邬川可还没到南越。”
皇帝若是同意了他辞官,他可以回京,暗中帮太子殿下联络人手,出谋划策。
皇帝若是不同意他辞官,那很可能会将他调回京城,一样能达成目的。
刘子岳见他已安排好,便道:“冉长史陪我回京,相爷稍后回来,咱们分开走,以减少父皇的疑心。南越的日常事务便交由于大人、郭大人、黎大人负责,若你们三人出现分歧,谁也无法说服谁时,由于大人先定夺。”
对这个安排,黎丞和郭富都没意见。
郭富是管财政的,政务方面,他确实不及于子林,而且他来得晚,威望也不如于子林。至于黎丞,他年纪虽比于子林长了不少,可比起脑袋奸猾和跟京城那边的联系,他自觉不如于子林。
见他们都不反对,刘子岳看向黄思严和鲍全道:“黄思严随我回京,挑选两万忠心的精兵一同入京,鲍全留守南越。”
鲍全不答应:“殿下,臣是您王府的典军,负责您的安全,臣要跟您一块儿回京。”
刘子岳不答应:“南越得留人看守。”
公孙夏听了,问道:“殿下准备以什么名义让黄参将带兵入京?”
刘子岳笑道:“黄参将带兵入京请罪啊,况且这两万兵马本就不是咱们南越的,原属于江南驻军,现在归于陛下,自当回京。”
大家都赞同这个法子。这样一来,两万精兵可名正言顺入京,万一陛下心意改变,又或是遇到其他危险,殿下也不至于毫无办法。有了这两万人他们放心多了。
公孙夏点头,赞许地说:“殿下妙计,只是这次黄参将回去,要对陛下尽忠职守,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站出来替殿下做事。因此殿下确实应该带上鲍典军,一来可保殿下日常安全,二来也能替黄参将转移一部分注意力。”
刘子岳也明白这个道理,但他不让鲍全回去还有个用意:“我不带人,父皇会对我更放心。”
晋王懂延平帝的心理,刘子岳又如何不懂。
现在这关头,在延平帝面前示弱是最好的办法。谁弱,延平帝就放心谁,